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域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地域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域建筑文化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域建筑文化论文

一、实践性研究探索的方法

从系统性思考西南地域建筑文化开始,我们逐渐走出建筑师本身的专业视野,从主体、平台、品牌、传播等角度,摸索研究地域建筑文化的方法。

二、构建多元化研究主体

提到西南的成都以及四川,很多人脑海中首先联想到的地域性元素是火锅、变脸、盖碗茶、三星堆青铜人面像、大熊猫等,这是以旅游、传播等角度形成的大众化的地域性代表符号。对于建筑设计行业,以传统工匠与老一辈设计人为主的主体,提炼了“川西民居”与“林盘”这两大主要地域性元素,但是否局限于此也成为了有关人士关注的焦点。关于“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这一主题,2003年,重庆大学的戴志中与杨宇振两位学者,合著完成了《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一书。他们认为,对本区域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关键在于对地域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充分认知与建筑本体及其营造技术的研究之中,而要完成这种研究,需要“从资料掌握到技术层面研究再到价值观等与建筑的深层次关系探讨”。单从资料掌握这个环节看,有浅层次的资料梳理,也有深层次的勘测、考据,仅靠设计企业很难独立完成。我们在做锦里二期、大慈寺规划、成都北改等项目时,一些基础数据是由自己获得的(如部分建筑的测绘、安全性检测等),也有一部分是联合政府、高校完成的。后续的技术层面研究、价值观与建筑之关系等环节,还涉及到城市开发商、运营商、传媒、文化部门与社会组织等。因此,要深入系统地开展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需要联合包括政府、设计企业、开发商、运营商、高校研究机构与城市传媒等在内的各方,形成一个多元研究主体。(见图3)

三、搭建第三方交流平台

多元化的主体如何在一个体系中,沿着某一既定的框架坚实有序地前行,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3年来,我们的探索以搭建第三方平台的形式推动多元主体开展相关工作,成功联合了包括政府、业主、使用者在内的各方主体,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参与研究与实践。(见图4)搭建第三方交流平台能够给予不同参与主体平等协作开展工作的机会,既能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又能实现优势互动,使合作效应实现最大化。在第三方交流平台上,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得以用于实践进行验证与完善;城市传媒通过向行业与公众传播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相关理念与话题,在扩大研究探索影响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社会反馈。开发商、运营商、文化、策划及社会各界,则从城市经济、人文与社会等角度,进一步丰富了研究内容。初步的研究成果可先汇集到设计机构,由设计师融化、演绎,落实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研究性实践的经验与方式是值得推广与借鉴的,可以提供给政府主管部门审定后,以行业标准或政策法规等方式进行推广。平台的组织结构分为社会组织与支撑机构,社会组织如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等,支撑机构则主要是参与的各研究主体,形成支撑机构推动社会组织运作的组织结构。在过去3年中,我们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变化与行业转型发展,分别搭建了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以及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城市发展与设计研究专委会等平台,而支撑这些平台运作的后台实体则是我们联合的贵州省建筑设计院、云南省建筑设计院、重庆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等。平台的日常运营工作则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品牌与策略中心及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工作室共同承担,以西南地域建筑文化沙龙及地域建筑文化杂志专栏等载体,通过各参与单位的专门联络人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建立特色化沙龙品牌

平台搭建后,如何才能凝聚多元主体,共同聚焦地域建筑文化?结合第三方交流平台的组织形式和参与主体的特性,我们选择了沙龙作为凝聚的活动载体,2011年6月,首期西南地域建筑文化沙龙在都江堰青城山召开,各方主体就“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议题形成了共识。2012年3月,以“地域建筑文化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题的第二期西南地域建筑文化沙龙在重庆举行,得到了重庆规划局、城乡建设委员会等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随着第三期、第四期沙龙的举办以及研究的深入推进,沙龙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活动载体,更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见图5)4期沙龙共计500余人次参加,其中,有80余位嘉宾,分别来自设计企业、开发商、政府、高校、社会团体、专业与大众传媒等。每期沙龙都得到了举办地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成都市、都江堰市、重庆市、贵阳市的规划、住房城乡建设、旅游和文物等部门。沙龙的主题也直接与举办地城市建设发展相关问题相呼应,围绕具体改进与完善措施展开研讨。以第四期沙龙为例,举办地内江是张大千故里、书画之乡,城市建设沿沱江两岸生长,山水秀美,人文底蕴和自然禀赋优越。沙龙针对内江特点设置了《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城市特色濒水空间塑造中的地域文化》等核心议题,引起了内江市城市建设系统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思考。沙龙的观点与建议措施获得了地方政府的肯定与认可,进一步深化了我们与内江城市建设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并陆续落实于内江城市设计、绿色规划、生物多样性规划、主题公园、大剧院、新校区、沱江两岸夜景规划等项目之中。

五、拓展多样化传播渠道

地域建筑文化研究自起步开始,就明确了要担负起对公众进行地域建筑文化传播、普及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地从专业和公众两个角度构建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专业方面,从2001年5月开始,我们与专业期刊合作开设“地域建筑文化”专栏,两月推出一期,由一个主持人围绕某一个主题,邀请不同领域的参与者进行沟通交流,包含与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相关的“西方理论、本土认知、西南经验、项目实践、评论分享”等主题。截至去年年底,专栏共汇聚了98篇来自设计师、高校学者、政府主管、文化人士等主体的研究论述,共计30余万字。今年,我们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结集,准备出版发行,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见图6)公众传播方面,我们将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搜房、新浪等网络媒体和传统平面传媒进行传播,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培育和提升了公众对城市建设文化品质的认知。

六、实践性研究探索分析

10年的地域建筑创作实践,3年的地域建筑文化专题实践性研究探索,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使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范式,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将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可持续推进地域建筑文化的实践性研究与研究性实践。对于扎根一方的设计企业而言,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展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与创作,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对本土地域建筑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认知与情感。同时,在研究与创作的相互促进过程中,不断积累与提升,逐渐形成了企业地域建筑产品的专业化体系,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差异化品牌影响力。在2013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的评选中,我们企业的获奖项目中,地域建筑作品的获奖数量与等级均高于大型公建与城市综合体等作品。我们认为,这正是地域建筑作品提升企业市场与品牌影响力的体现。作为省级设计企业,尤其是处在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受市场、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型公建与城市综合体等领域,与发达地区的同行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在地域建筑创作方面,却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随着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与创作对推动企业发展作用的不断显现,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深化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实现了地域建筑文化实践性研究与研究性实践相互促进的可持续推进。2.进一步完善推进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平台运行机制,积极构建多元参与、多方共赢的平台效应。过去3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改进与完善推进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平台运行机制,形成相应明晰的激励效应,使不同参与主体的投入都能获得相应的收获,激发了各方持续参与的热情。完善平台人才培养机制。将地域建筑文化作为拓展设计师职业素养与视野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导设计师加深对本土传统与地域属性的认识,并通过策划开展“西南创作基地联盟”、“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联展”等活动,鼓励设计师怀着本土情怀去创作,从中获得归属感、荣誉感,增强文化自信心。对于其中对地域建筑文化感兴趣的设计师,我们与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定向培养、课题研究、海外交流等,努力构建核心工作团队与人才梯队。完善平台多元参与机制。虽然本土企业与设计师在地域文化研究与地域建筑创作方面有着优势,但正如吴良镛院士在《北京宣言》中提到的那样,未来建筑的趋势是“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地域建筑的现代化”,开展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需要不断吸收现代化的元素,拓展国际视野。因此,我们也不断吸收海外知名设计企业和国内先进同行参与平台研究工作的推进,并积极探索能够激发他们热情与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努力提升研究平台的影响力与公信力。我们希望前期搭建的研究平台能够积极对接行业组织,顺应行业转型发展趋势与国家方针政策,通过联合申报国家科研课题、试验性项目创作、项目评优、建筑评论、专业培训等,持续提升平台的行业影响力和公信力。3.通过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传承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顺应新型城镇化要求,努力重塑城市的个性与特色。面对饱受业界诟病的“千城一面”等现象,国家对于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建设水平提出的要求是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通过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来传承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同时及时将研究成果反馈到设计实践中,提升城市设计、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与品质,不仅是破解“千城一面”、重塑城市个性与特色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西南地区地理自然环境与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民族文化元素丰富多元,表现出的地域建筑文化既独特又繁杂,需要我们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不断进行拓展。

作者:李纯单位: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