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偏失与匡正范文

浅谈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偏失与匡正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偏失与匡正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偏失与匡正

【摘要】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引领着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关系到乡村教育的未来前途,须立足时代进步和乡土本色来进行选择。我国现有的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失,表现为:城市化、理论化、社会化三个方面。匡正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失需要以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为准绳,明确乡村教育价值定位、开发本土化课程、树立乡村教师“为农”的教育价值观念,以引导乡村教育朝向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教育价值取向;乡土资源;现代化

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乡村建设“促进者”的角色,这也是对乡村教育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现有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存在重城市化、理论化以及社会化的偏失。乡村教育依托乡土而存在,乡村教育价值取向也必须依托独特的乡土环境来选择。匡正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失对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教育应然价值取向

(一)城乡一体化———乡村教育的追寻目标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之间的隔离发展,造成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1]乡村教育是乡村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也理所应当地以“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实现为追求目标。乡村教育应该利用其培养人的特质,培养一批优质的乡村本地人才,以挖掘乡村本身独具特色的价值资源来建设新农村,逐步实现乡村的稳步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减小长期以来乡村与城市发展之间形成的鸿沟,为城乡一体化体制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乡村教育的发展路径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乡村历来是以实践劳动为主要生活、生存方式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乡村人生活世界朴素而和谐的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他们的日常经验世界,也就是他们的全部生活。[2]因而,乡村教育应该让教育回归乡村自然,回归乡村日常生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才是乡村教育的本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得天独厚的劳动环境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乡村教育应该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培养一批能够扎根乡村、汗洒乡土,真正能为乡村建设做出贡献的理论与实践型人才。

(三)社会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乡村教育的创新机制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得以健康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没有人的社会化,个体将难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自主创造于社会,而没有人的个性化,个体的观念和行为就会千篇一面,其自身的才智及其潜能就难以充分自由地发挥。[3]乡村学生由于生活在乡土之上,很少离开家乡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的眼界和思维往往受到地域时空局限性的制约,因此乡村教育应该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进而改变社会。然而,注重社会化的同时,也必须对乡村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同等重要的关注,只有社会化没有个性化的教育,是压抑和束缚学生身心自由发展的,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人,只会成为为社会服务的机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没有个性思维的意识,更别说创新能力了。

二、现有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偏失的表现

(一)城市化教育价值取向主导下的乡村化价值的偏失我国有着悠久的乡村历史,在传统社会里我国社会结构是以乡村为主体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传统文化大多也是产生于乡村社会的。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改变了以往乡村在我国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以城市化为特点的转变方式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乡村中的经济、文化、人才资源都向城市流动,向城市看齐。乡村教育也以城市为导向,忽视乡土知识和乡村文化的价值,使乡村文化、乡土知识在乡村教育变革中的参与力度逐渐式微。正如学者所言:乡土的知识和价值在城市取向的话语体系中遭遇贬低和排斥,乡村教育存在的价值也仅仅是为城市输送劳动力和少数精英,不可避免地沦为城市教育的翻版和附庸。

(二)理论性教育价值取向主导下的实践性价值的偏失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5]因此,乡村教育必须具备向乡土少年传递一些实践性及实用性的农业知识的价值。然而,现实的乡村教育把乡村少年“禁锢”在学校的围墙之内,只注重传递成系统、成理论的书本知识,却不能将理论知识与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实际和乡村农业结合起来,忽视了学习系统化的知识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这一科学命题。

(三)社会化教育价值取向主导下的个性化价值的偏失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目前乡村教育倾向于把社会化价值凌驾于个性化价值之上,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乡村不乏擅长美术、体育、音乐的学生,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他们一样会成才。然而,这种美好的设想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教师总是压制这些学生的个性特长,告诉他们:学特长无价值,以后进入社会没什么出路,还是要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世界都不怕。这样的教育忽视了人作为个体本身的价值,是使人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缺乏独立性人格、缺乏灵活性的偏差教育。

三、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出现偏失的原因分析

(一)“物化”的教育价值定位乡村教育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优先地选择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服务的教育价值取向,培养现代化人才,输送到城市。这种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特征的教育价值观念,片面强调教育的价值是为物质生产提供支持,实质上是一种“物”的现代化。教育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作用都站在了“物化”的立场去衡量教育的价值。这种“物化”的现代化教育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很容易导致乡村教育者把乡村教育当作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地位提高、物质财富积聚的可利用的工具。乡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找到自己落户城市的一席之地,殊不知,他们的移入不仅造成城市管理不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而且造成乡村人口空心化、乡村文化日渐消亡、乡村学校撤并、乡村教育边缘化等严重的乡村问题。

(二)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的疏离乡村学校教育是以乡村文化和乡村社会为依托的,因此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也应当遵循乡村社会、乡村文化的生态法则。然而,现存的事实是,乡村学校教育完全忽视了乡土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与城市区别最大、最能体现乡村文化浓厚氛围的地方就是乡村所独有的“乡土气息”。这种天然的、生动的、独具一格的“乡土”是乡村文化持续不断传播发扬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乡村学校也和城市一样建立起层层叠叠的高楼,学校中几乎找不到一处具有“泥土”气息的角落。乡村学校到处洋溢着城市文化的意象,毫无乡村文化特色,严重脱离了乡村的实际和环境,乡村学校的教育目标、教材、课程等与城市学校并无两样,甚至可以说是城市学校的照搬和移植。

(三)乡村学校教师教育价值观念的偏差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和乡村文明的继承者与传递者,他们在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国乡村教师基本都是在城市接受师范教育的,而城市师范教育并没有开设有关乡村教育的课程。他们在城市师范学校所学的教育知识、教育价值观念也都是具有明显的城市化价值取向的。他们大多不了解乡村的环境、乡村的人文气息、乡村的农业知识,更没有乡村生活的实践经验,他们又怎能怀着一颗“为农”的教育价值观念来引导乡村教育的发展呢?因此,当他们进入乡村学校时,只能按照头脑中已有的城市教育价值观念去教学,间接地把乡村教育引向城市的轨道。也有一部分乡村教师了解乡村的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但他们却不认同乡村生活的乐趣。他们虽然在乡村从事着教育事业,但是他们的心在城市,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念也是向城市倾斜的。他们在城市中买房、居住和生活,所有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都是城市化的,在乡村的生活仅仅局限于周一到周五白天几个小时的校园工作时间。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念基本脱离了乡村自然环境,他们也无形中把自己从城市中养成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学生。这些乡村教师即使教学经验再丰富、教学能力和水平再高,也只不过是“离乡而教”,没有把乡村教育的根扎在乡村的沃土里。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念一定会与带有较强地域色彩的乡村教育价值观念格格不入。

四、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偏失的匡正

(一)宏观国家层面:明确乡村教育价值定位,进行“完整人”的教育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并不是指城乡同质化。乡村振兴战略也不是要把乡村建设成城市的复制品。乡村教育作为乡村社会的一部分,理应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而不是城市教育的翻版和附庸,更不是“物化”的现代化工具。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不管是城市教育还是乡村教育都应该把培养“完整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因此,国家要明确乡村教育的价值定位,并倡导乡村进行“完整人”的教育。国家可以将“在劳动实践中自觉地接受各种锻炼,努力吸取各种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自身的能力,强化改造世界的本领,使人实现完整性存在”[6]作为乡村的教育方针,以扭转乡村教育“只见经济效益而不见人”的价值取向。

(二)中观学校层面:开发本土化课程乡村学生自幼生长在乡村,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等都是“依乡而养”的,如果只学习国家课程,肯定会导致乡村教育课程改革的误区。因此,乡村学校要结合乡村本土资源进行本土化课程开发。首先,乡村村民的质朴、乡村泥土的气息以及乡村自然的纯真都无时无刻不在熏陶和感染着每一个人。因此,乡村学校要善于利用乡村特有的环境,把隐性课程资源融入到国家课程之中,把乡村的文化知识、农业知识、伦理知识纳入到学校课堂之中。其次,乡村的乡土、自然、人文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课程,这是城市教育不能比拟的。乡村学校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环境入手,尽可能多地到乡间或田间地头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性活动,亲身感受一下乡村本土的文化、农业知识。

(三)微观教师层面:树立“为农”的教育价值观念乡村教师是引领乡村教育的核心和支柱,也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乡村教育,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都来自城市,那么这些带有城市教育价值观念的乡村教师在办学理念、教学方式、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一定不能适应乡村教育的规律,甚至产生格格不入的现象。因此,乡村教师也必须“依乡而养”,树立“为农”的教育价值观念。首先,乡村教师要正视自己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职业价值,树立对自身职业高度的认同感。其次,那些初到乡村任教的新手教师,需要入乡随俗,了解乡村的人文、环境以及文化特征,并能够亲自参加乡村社会实践劳动,这有助于新手教师形成“为农”的教育价值观念。最后,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饱满的、发自内心的“为农”情怀来感染乡村学生,还要注重对乡村学生的个性培养,善于发现乡村学生的独特性,为乡村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靠乡村教育。我国现有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失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如果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那么乡村教育很可能越发滞后、越发偏离正确的价值轨道。因此,匡正乡村教育价值倾向的偏失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领乡村教育向着美好、和谐、长远的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9).

[2]孙智昌.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6(2).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苏刚,曲铁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及重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2).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6]兰敏.关于完整人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作者:李洋洋 李继宏 单位: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