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文明的优质属性与价值取向范文

生态文明的优质属性与价值取向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文明的优质属性与价值取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的优质属性与价值取向

摘要

生态文明是文明发展中的一种更高级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它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其自身的和谐,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技术等多种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有其优质属性价值取向

关键词

生态文明;优质属性;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一次大飞跃,它比以往任何一种文明都更加进步、更加高级的文明形态,有其自身的优质属性与价值取向。

一、生态文明的优质属性

(一)生态优先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和生存基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理所当然优先追求的目标。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生态文明本质上是“生态问题→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是生态问题,回归的终点仍然是生态环境。如果生态环境系统能够良性循环,人类社会获得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相反生态环境系统的恶性循环会严重影响人的生产生活甚至危机到人的生存问题,然而也就谈不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目前,人类社会着手做的紧急事务是根据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或依据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基本原则重建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社会的消费结构。如2007年,第三届世界生态高峰会议通过的《北京生态宣言》中所提出的:“人类健康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体、土壤质量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之间的微妙的平衡关系。”因此,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环境是生态环境,只有有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人类才能获得生存的条件,同时,人类从大自然赐予的丰厚恩惠中获得继续发展的原动力。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使人类身心健康,呼吸清新空气,同时,启迪人的思维,赋予创造的灵感,开阔人的视野,发展人的智力,更好地去改造自然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更先进的文明。

(二)和谐共生对于生态文明而言,其核心的价值是和谐,然而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其和谐中各种要素的共生。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先追求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和谐,最终达到诸多要素的共赢共生共续。从概念的内涵界定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相辅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潘岳在《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中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指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王如松把和谐的生态内涵概括为四层,即一是人和自然环境的自然生态因子、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自然生态和谐;二是人与其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调控等物质生产环境的经济生态和谐;三是人与人之间竞争、合作、集群、分异关系的社会生态和谐;四是人类社会的技术、体制、文化在时、空、量、构、序管理层面的系统生态和谐。刘湘溶教授认为,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天人和谐、人际和谐型社会为目标。

(三)代内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同一世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是指同一代人,不论其种族、国籍、性别、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工作单位不同,共享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换句话说,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利益为代价。代内公平既包括当代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等在自然资源利益分配上的公平和享有清洁良好环境获得上的公平问题,也包括一国或地区或城市内部当代人之间在自然资源利益分配上的公平和享有清洁良好生活生存环境的公平问题。代际公平,即称“世代间公平,”其含义为,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生存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和继续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等方面,拥有着同等的权利,不能因为当代人的无限需求的满足而侵占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资源,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当代人与后代人都具有相同的拥有自然资源的权利和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理所当然地将当代人与后代人视作一个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代人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扮演着双重的角色,当代人既是前世代人的后代人,享有前世代人遗留的自然资源和生存发展的环境,又是代替未来世代人行使共享自然资源和生存发展环境的重大权限的当代人,担负着保护好人类适宜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合理集约使用自然资源的重要责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当代人应扮演好这一角色,当代人应该为后代人留给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等资源的多样性并且保证相应的质量,使后代人拥有接触和使用的权利,不得限制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影响后代人的生存、生产和生活质量。

(四)协调整合永续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诸多生产要素相互协调整合,如环境、资源、经济、社会、技术和人口等要素协调发展,做到经济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污染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减少、人们消费更加合理、科技利用更加科学,人类社会大步进步。就关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还形象地把二者的关系比喻成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并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他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同时还要将城市与乡村、东中西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等领域也要实现利益协调整合。生态文明建设杜绝发达地区将资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或部门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不仅抵制生态危机的时间转移,更抵制异地转移或空间尺度上的转移。然而,永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生态文明作为新世纪的文明形态,理所当然地以永续发展作为其自身所倡导的最终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建设提倡改变人类中心的思维模式、线性的生产方式、过度浪费的消费模式和非绿色非低碳的生活方式,其宗旨在于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永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倡的四个优质属性既是相对独立的基本组成单元,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的统一整体。生态优先是生态文明属性中扮演着前提,基础的角色。没有足够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失去物质前提。没有适宜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发展就失去生存发展的空间。和谐共生、代内代际公平和协同整合是生态文明优质属性中的“三足鼎立”,如同支撑房屋的栋梁力量。只有三者共同达到目标,才可撑起一片生态文明的蓝天。永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最终要达到的落脚点。

二、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

对于价值取向,种种表述众多。从价值取向含义的界定视角,将其总结为三种类型,即用“倾向性”界定价值取向、用“价值标准”界定价值取向和用“行为取向”界定价值取向。文中采用第二种界定,即价值取向是指某一个人所信奉的,而且对其行为有影响的价值标准。因为价值取向是针对生态文明而言的,虽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是主体的,但作为主体的人也是要正确领悟生态文明所提倡或所信奉的价值或内在的内容,只有正确地领悟了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作为主体的人,才能全面而彻底地建设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实现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制于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出的最直接动因是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即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危机。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是在1935年由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的,并主张生态环境系统是指在现有空间领域中所有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各种要素、能量和信息流动的有机共同体。然而,环境危机与生态危机两者既有区别又有一致性。环境危机是指现有的生存发展环境不能很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不再适合于人类生存的危机,重点指出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负面影响或效应。环境危机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枯竭两方面的内容。环境污染根据其污染物分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污染、噪音污染和光污染等等;根据资源种类的划分,自然资源枯竭主要包括矿物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自然能源的枯竭,都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系统中生物种链条断裂、循环出现滞涨、平衡稳定的局面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崩溃,走向毁灭的境地。例如生态系统的部分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升温、冰川融化、干旱洪涝、地震等等自然灾害的增多,警示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崩溃等危机的临近,严重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居住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价值取向就是对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和信息交流被严重打破所造成的危机进行缓解消除并预防,使其良性循环。

(二)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的价值取向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是以人类社会出现的“三大危机”和“两大有限性”为现实背景的。所谓“三大危机”是指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两大有限性”是指地球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社会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等领域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其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实现自然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两大和解”的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内涵中涵盖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赢共存永续发展的时代特征,使以往主张的人类中心论成为过去式,提倡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的生态理论,把人类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将大自然视为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大乐园,人类社会不能脱离于自然生态网络而存续发展,并主张在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大乐园中人与人之间必须和谐共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是其余两项内容和谐统一的基础。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主张两个中心和两种价值。所谓两个中心是指人类与自然并存的两个中心,摈弃人类中心论中提倡的人类单一中心论。所谓两种价值是指对自然和人的两个主体的价值,既要注重自然的主体价值,也要注重人类的主体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现阶段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研究主题从不同视觉研究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就研究领域限定于城市地区而言,城市的本质是人,不论从哪个角度运用哪一种学科研究城市,其研究的最终落脚点都将归于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健康北京“十二五”城市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北京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城市能够给居住于其中的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使其受益于更多的社会福利,其最终的指向是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践了这一城市的本质价值。从城市本质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文明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即实现基本生存发展和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又实现人的综合幸福感。在《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一文中仇保兴提倡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使居民生活更加美好,主张生态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为三个内容,即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城市发展的经济利益和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价值取向是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已成为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最佳区域。一个城市能否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置于国际竞争领域的制高点,就取决于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标志。城市对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的协调统一价值实现的程度体现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上。如果一个城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而没有提升该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竞争能力的话,是徒劳无意的。没有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没有价值的。生态文明建设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更加优化,生活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更加集约化,城市文化品牌更突显生态文明印记,城市规划建设更彰显绿色理念,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而彻底落实,这些都是城市最具提升竞争力的表现形态。

(五)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的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就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现代化,换句话说就是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既是并列的概念,又是更高一级的概念,是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领域所取得的所有人类社会文明的成果。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蕴含的从自然层面的自然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还是从和谐层面上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或是从人类层面上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或是从城市层面上的城市竞争能力的提升,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也认定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崭新的文明形态,给人类社会发展指明未来文明的方向。

作者:于翠英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