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校作为社会文化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而且也肩负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参与社区的教育服务。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建立高校与社区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是各国发展社区教育的一项共同经验。
一、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天然优势
以人们社会生活最基本单位社区为依托的社区教育,是构筑以人的不断完善、发展为目的,将各种教育因素整合在一起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形式。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性与大众性特征决定了其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天然优势。(1)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人才优势。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社区教育服务价值的实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由于大多数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对社区教育服务属性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到位,甚至出现误解,从而大大降低了社区服务的有效性。社区专门教育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高校丰富的教师资源不仅能够有效满足社区教育与培训工作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持,成为社区教育发展必要的思想库。高校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广阔的学术视野必将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2)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空间与环境资源优势。
社区教育的特色形成,教育质量的提高都需要社区不断地延伸自身教育服务的实践空间,必须将各种社会教育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寻求多元化的教育实施平台,开发并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高校教育资源的公共性、多元性与社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诉求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基础。大学开放的教育空间环境不仅能够为社区教育的实施提供优质的、广阔的实践平台,而且能够为其教育服务的实施提供丰富的物质与文化性资源。高校通过建立专门的致力于服务社区教育的实践基地,不仅能够弥补社区教育能力的有限性,还可以有效地提升社区教育服务的质量。(3)高校具有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基础。高校是培养各方面人才的摇篮,享有知识“象牙塔”的特殊社会地位,是社会先进文化生成与发展的重要基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价值引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社会公众同样期待高校能够成为社区教育的公共空间,引领社会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社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繁荣社会公民文化,传播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方面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二者的有效互动与合作必然会形成优势互补的社区公民教育新模式。
二、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
明确的功能和价值定位是高校社区教育服务实践的逻辑起点。只有理性的认识高校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高校社区教育服务实践才会有实效。笔者认为,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在于拓展高校的教育服务功能,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寻求教育先进文化理念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平台。
1.拓展高校的教育服务功能长期以来,高校被认为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前沿阵地,高校应有的开放性与社会性功能一直要让位于高校的知识性与技能性教育。为此,北大校长陈佳洱院士在北大百年校庆举办的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为主题的高校校长论坛的演讲中指出:“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是高校应予完成的使命。”高校应当成为国家的思想库,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服务[3]。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服务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首要价值取向就在于,要实现高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衔接,将高校的教育服务功能由学校延伸到社区,由正规的学历教育拓展到非正式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效满足我国公民日益增长的社会性教育需求。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应该成为地方社区发展的思想库、引领者,应该成为区域的学术中心、文化中心,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基地。
2.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内容社区是一个天然合成的社会文化与习俗,社会知识与教育的集散地,社区因此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竞相争取的社会教育资源与教育空间。高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依托社区教育的独特资源优势,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内容。高校参与到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来,对于增强高校办学的开放性,提升高校的办学品质及社会影响力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校通过参与社区教育与培训,不但可以拓宽教师群体的教育与研究视野,还可以增强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需求之间的契合性。此外,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文化资源也为高校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基础。因此,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构建专门的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不仅能够发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也是体现高校自身价值,培育自身教育特色,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3.寻求教育先进文化理念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平台社区是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先进文化理念传播的重要平台,是高校获得社会资本的重要基地。学校社会资本是指学校存在于社会网络关系之中并能够被学校投资和利用以便实现学校目标的社会资源。如何将高校的优秀科研成果以及其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先进理念有效地进行传播,从而为社会公众的生活与生产服务是当代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社区是公众生活与交往的重要场所,因此,社区往往集合了社会公众生产与生活所需的基本资源,社区对社会先进文化理念也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高校与社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交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即是有效开发并利用社区的教育需求空间,为自身的科研成果与文化传播寻求更好的社会性平台。
4.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发展模式创新高校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已经被社会所普遍认可,如何增强高校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的实效性,提升高校以及社区教育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应然功能,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实践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1)创办富有地区生态特色的“社区学院”。高校创建专门的以服务社区公民为宗旨的“社区学院”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地方院校已经开始出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高校的教育功能由正规的学历教育拓展成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与培训。高校创建的“社区学院”主要应开展如下几方面的社区教育与培训工作:①开展面向社区工作者的专项教育与培训。通过对社区工作者实施职前与职后的教育与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务实性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专职队伍。②开展系列面向社会的社区教育与培训活动。以“社区学院”为中心,利用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进而以高校“社区学院”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龙头,通过运用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手段开展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的社区教育活动。③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与社区教育研讨会。根据城市社区的现实需求情况,开发多样性的,模块式社区教育课程内容,通过专题讲座和主题报告的形式对社区居民展开相关的教育与培训。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对社区教育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社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通过科研立项,对社区教育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提高人们对社区教育的原有认知水平。高校创建以服务社区公民为宗旨的专门的“社区学院”,对于转变以往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传统理念与传统模式,形成一种新型的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相符的社区教育模式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高校与社区合作建设开放的教育与艺术惠民基地。当前,我国公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正在由享受一般的大众性、休闲娱乐教育向享受优质的、个性化社区教育的转变。我国社区教育的供给能力与社区公民的多样性、选择性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突显。从社区教育内容层面来看,我国社区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宣传和文体娱乐两个方面,承担这两项工作任务的是街道居委会,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根本需要。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社会价值是十分必要的。高校通过建立专门的致力于服务社区的教育与艺术惠民基地,开展社区艺术教育活动,实施艺术惠民计划。通过对不同层次和具有不同需求的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教育,在社区形成居民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积极友善、健康幸福的和谐氛围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惠民工程,也是彰显现代高校大众性与开放性精神的有效途径。
(3)创建多元化的高校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构建以高校“社区学院”为核心的多元化、立体化社区教育与培训网络是创新高校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发展现代化社区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构建以高校“社区学院”为实施平台,开展面向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教育远程研修工作,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远程教育平台,延伸并拓展高校社区教育实践的教育与培训空间。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社区教育服务的效率,还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公民的多样性教育需求。此外,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可以实现与其他省市高校联合开展社区教育的经验交流等活动,丰富社区教育与研究经验,增强高校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的实效性。
作者:卢丽华 单位:沈阳大学 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