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构主义下的学生翻译工具能力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在当今信息化和互联网学习环境中,作为译者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翻译工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翻译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翻译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提高译者翻译工具能力。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是与其相关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该理论视角下提高学生翻译工具能力以其提高翻译教学效果。
【关键词】
建构主义;翻译工具;翻译工具能力;策略
一、引言
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发展,当今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和重视愈加凸显,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在未来相关领域的职场发展。因此,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现代教学理论之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翻译工具能力这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随着信息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译者的翻译工具能力直接影响到翻译质量和效率。如果译者翻译工具能力低下,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翻译自信心。因此如何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提高学生翻译工具能力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理论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心里学家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的研究源于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即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探究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中,借助学习同伴的帮助,通过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组成。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包括随机通达式、支架式、抛锚式和自上而下式。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今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对教学领域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拓宽了学习研究的领域及范围、深化了关于知识及学习的本质性认识、推动了认知科学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改革[1]。
三、翻译工具与翻译工具能力
目前对翻译工具及翻译工具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译工具界定、翻译工具分类、翻译工具比较、翻译工具运用方法、翻译工具能力培养以及翻译工具使用策略等问题。目前对翻译工具的界定仍然存在分歧。翻译工具通常分为传统型翻译工具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翻译工具。传统型翻译工具即指各种纸质词典(如英汉词典、汉英词典和各种分类词典等等),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翻译工具逐渐取代了传统翻译工具,主要包括各种常用电子词典、大众在线词典以及专业用途在线翻译软件。现代电子翻译工具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翻译工具能力主要涉及翻译职业能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人际交往及社会互动关系)和各种翻译资源的合理使用(如字典、术语库、平行文本以及各种电子资源)[2]。提高学生翻译工具能力是满足信息化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必备前提。
四、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提高学生翻译工具能力策略
(一)建构“过程翻译法”教学模式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贾米特•艾米格(JanetEmig)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过程写作法是以交际理论为基础,使教师转移关注的重点,即从对写作成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写作过程的关注。过程写作法包括预写作、打草稿、修改、校订和发表五个步骤。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培养学生翻译工具能力的教学模式之一就可以借鉴过程写作法,尝试建构“过程翻译法”的教学模式,在现代翻译工具辅助下,过程翻译法可以包括预翻译、修改、校订和发表四个步骤。在教师的指导和学习伙伴的合作下利用多种翻译工具完成翻译初稿,然后进行师生合作以及生生合作,对译文提出修改建议,依据修改建议再次利用翻译工具校订译文,最后与学习伙伴分享定稿译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翻译法”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充分运用翻译工具的基础上完成翻译过程的意义建构。
(二)建构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多种学习任务为中心作为该模式的核心特点,以完成学习任务作为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系列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在准确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前提下,建构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探究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学生翻译工具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工具能力培养与提高为教学目标的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实施的成与败取决于翻译任务的设定,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真实翻译任务,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学习情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要求学生利用多种翻译工具完成真实翻译任务,并且以小组合作方式对不同的翻译工具在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本翻译中进行诸如忠实、通顺和便捷度等多维评价和对比,对工具的优劣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分析与平衡,以实用性强、准确性高、方便快捷等为主要因素确定未来翻译工具的使用。该学生翻译工具能力培养过程凸显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应用。
(三)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研究儿童思维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元认知概念。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体验构成。元认知是对自我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基于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目标的认识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元认知能力对其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学习者在合作翻译过程中对多种翻译工具的使用效果要利用元认知能力进行不断的总结反思和利弊对比,然后进行适时修正,提高翻译工具使用效果并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旨在提高课堂上学生翻译工具能力以其提高学生综合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5):77-80.
[2]王湘玲,莫娇,梁萍.电子翻译工具与EFL学生翻译工具能力之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5-78.
作者:董秀丽 成昭伟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