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构主义理论的通识课程教学范文

建构主义理论的通识课程教学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通识课程教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建构主义理论的通识课程教学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和造就符合时展的“专才”,更要培养集“天文、地理、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于一身的“通才”,因而在高校,逐渐兴起了一个课程群,即通识课程。然而,通识课程没有专门指定教材,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授课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精细加工,是一个不断探索与确立的过程。那么,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通识课程应该如何组织和开展教学,确立一个与之较为匹配的教学模式?虽“教无定法”,但或许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能有所启示。

二、通识课程的特点及开设意义

通识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大学教学理念,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因而,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它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而是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学生们由此得到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因此,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与思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又是一个组织与社会的合格公民。通过备课、讲课到确立考核方式,发现了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必要性。通识课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有益性。通识课程知识传承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现状。同时,通识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其本身涉及多种学科门类,且其开设目的又与专业课有质的区别,无疑补充了专业课内容的不足,让学生更全面和客观地了解到某一学科或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富知识性和趣味性,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学生更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了解知识,如同一个流动的“图书馆”。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将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等高级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的意义建构,因而它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填鸭式的教育”使得学生被动接受、死记课本知识,因而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地表现为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很难评估。而传统的评价方式也是以考试为主,学生在学习完一门课程之后,很少有机会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只能通过考试来评估自己的水平,这样简单、唯一的评价方式更缺乏及时的反馈,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成绩及在班级的排名,而不清楚自己究竟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扎实。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评价方式也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更为灵活、全面、有效,侧重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开发。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学生观方面,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教学观上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教学要求的情境,并提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四、建构主义理论如何影响通识课程教学模式

第一,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与通识教育目的相匹配的教学观念。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可见,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大视野,做一个心智健全的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第二,提供了建构符合社会发展与学生内在需要的通识课程内容参照的框架。在国内,尚没有通用或公认的通识课程教材,高校的开课课程体系依旧在摸索和尝试的阶段,因而,无论是教学大纲的确定,还是授课内容的选择,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那么,建构主义理论无疑为教师在建构授课内容框架提供了一个参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是一个指导者、启发者的角色,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带有问题解决空间的授课情境。加之通识教育不是传统教育,更有别于职业教育,因此,授课内容就少了功利性,要多一些道德承担的内容。

第三,督促教师建构符合通识课程内容与开设目的的评价体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评价体系和方式应该是多维的,更加灵活的。因此,作为通识课程,无疑应该消除“死记硬背”的应试考核评价方式,以体验、实践、人格塑造和养成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体系除了可以沿用传统的课堂考勤外,应更关注学生内在体验,原则上应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作者:杨晓玲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