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莆田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依托地方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格局及其背景,其人才培养规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等方面力求精准定位,保持自身专业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
一、地方艺术院校工艺美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目前,在国内现有开办工艺美术专业的高校里,因各自办学能力、学科基础、学术底蕴及其社会影响力的差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排名居于领先地位,其培养的工艺美术本科专业人才相对而言整体规格高、综合能力强;换言之,其毕业、就业出路较广,社会反映较好。对应于此,办学综合实力处于弱势的地方院校,在开办工艺美术专业时如何根据自身办学条件,精准定位,保持专业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是尤其重要的研究课题。由此,要分析其所在区域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地缘优势,设置相应的区域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的设置上不仅要具有差异性,且要具有灵活性和超前性。
二、莆田学院工艺美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复兴,工艺美术人才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在专业设置上,纤维、陶艺、玻璃、金工、漆艺、首饰设计等是国内各艺术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的主要方向。莆田学院作为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力求保持应用型、服务性、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并依据地方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及其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做了细致的调研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及其专业特色上做了科学的论证,于2013年开设了当时福建省第一个本科工艺美术专业,下设木雕、玉石雕、家具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培养能在木雕、玉石雕、家具设计等工艺美术产业领域内从事产品设计、创意研发和加工制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在强调注重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重点突出学生创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渐形成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导向,注重市场需求、强调产学合作、灵活创新的办学特色。在莆田市“336”重大战略工程大力发展工艺美术千亿支柱产业的背景下,工艺美术行业正需要大量既有文化知识,又有扎实功底和创新意识的新生力量来充实人才队伍。莆田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艺美术本科人才为目标,而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艺美术人才,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和国内外交流与展览等方面的建设。
三、莆田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专业建设情况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区域优势和产业背景,逐步优化专业结构,在专业建设中彰显地域工艺特点及其文化特质,扬长避短,在差异性、特色化中寻求发展方向和空间,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结构、科研创新水平及其产学能力,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多种方法和路径,加快工艺美术专业建设水平及成果呈现,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专业发展的基石,为了建设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师资队伍,自2013年工艺美术专业开办起,围绕学科特点及其课程建设,在原有师资基础上,逐年引进高素质专业型教师人才,担任三个专业方向技能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人才建设上,同时注重吸收社会各界优秀教学资源,如聘请行业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技能专家、工艺传承人等为客座教授来校进行协同授课或讲座交流。同时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规划及工艺特色,利用课余及假期时间,每年选派2-3名青年骨干教师到业界拜师学艺,系统研习莆田传统木雕、玉石雕技艺,熟悉掌握“仙作”古典家具设计与制作工艺流程,同时吸收其传统文化精神,注重内涵和外延统一,并能创新性地运用、反哺与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工作当中,努力向“双师双能型”教师角色转换。另外,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考博、访学工作,以提升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引进来”的办法,逐渐构建一支专业型、“双师双能型”和客座教授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结构,既保障了应用型教学的质量,也体现了特色性教学模式。
(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在科研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课题,进行科研立项、、专利申请及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共发表了25篇高级别的论文,获22项国家(省、市)专业级奖项、4项国家专利,申报了8项省市级课题、11项科研项目等成果,不但检验了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也有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有计划地培养教师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的能力,如协助政府、行业、企业进行工艺美术产业调研与规划、创新与设计服务,增强教师科研团队的社会实战能力和服务地方水平,努力向“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方向转变。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并举,从而形成配套的教学、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和校园文化与环境氛围,进而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共赢的联合体。
(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工艺美术专业作为莆田学院特色专业,学校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于201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工艺美术实训中心,下设泥塑写生室、陶艺实训室、木雕实训室、玉雕实训室、石雕实训室、德国“费斯托”家具实训室、五轴雕刻加工中心等,以满足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工艺美术专业实践课程设为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和专业任选课3个模块。通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上,从“1+3”向“1+2+1”的模式过渡,即一年级专业基础培养阶段,以学习工艺美术基础技能和理论知识为主;二、三年级专业技能培养阶段,根据三个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实践课程教学;最后一年岗位技能培养阶段,采取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的手段培养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完成专业实训及毕业设计任务,让学生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工艺美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模块化教学体系,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质量统一,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如基础构成、3D制图、专业素描、泥塑、材料等课程(木雕、玉石雕、家具设计)等的交叉递进;教学上采用讲授、示范、辅导结合案例讲解等多种方法,贯穿各个实践课程始终。
除了日常实践教学课程外,同时注重对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思维和创作方法上的兼收并蓄。如在泥塑、木雕、玉石雕创作、专题设计等核心课程中聘请国内美院知名教授、国外著名艺术家、设计师来我院进行阶段性讲学与现场创作,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视野、创作思路和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成效,并邀请其并参与课程的建设与指导工作,以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特色。此外,对于工艺美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如何设置传统工艺美术的相关课程,并在知识层面将传统与现代的手工艺融会贯通,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为了提升和评估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制定相关计划,如每个课程后举办一场学生作业观摩展,每学期举办二至三场以上的学术讲座等,使同学们能够有机会相互观摩和交流,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同时,每学年举办工艺技能竞赛,检验学生们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创意水平。另外,组织师生参加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福建省大学生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等展览竞赛活动,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既增进了学术交流,也展现了专业风采。
(四)校外实践基地合作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让课程建设贴近行业、产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本专业积极对接校外实训环节,提升校外实践的平台,近年来建设了15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采用校企共建的模式为我院学生提供课程实践、毕业创作和顶岗实习的机会。同时充分利用“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在已建成的基地中选择3-5家进行重点建设。校外实训课程环节采取“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主持专业课程的讲授、项目的开发、技能的传带、作品的指导和市场的开发,形成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轨并行培养机制。强化顶岗实习,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期,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双赢”机制。总之,通过与业界的互动联合,共建校企实践基地平台,施行“订单培养”模式,学生对技能操作、材料认识、信息捕捉和工艺流程等环节的整体掌握是其最终成为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四、总结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力求精准定位,寻求差异化发展模式,争取未来三至五年内建设成为省内特色鲜明的工艺美术专业。另外,作为地方高校的新办本科专业,在创办过程中应该勇于开拓和创新,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整合政府、行业等资源,对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定位和方向,积极寻求社会多方力量合作办学。
参考文献:
[1]王燕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第11页.
[2]常瑞红.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设计艺术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02):第26-29页.
[3]张帆,李辉,戴剑平.亲产业•闽台合作——打造“差异化”传媒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视界,2013(10):第113-114页.
[4]徐艺乙,董静.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状况分析报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05):第40页.
[5]王冠.现代学徒制视角下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04):第182-183页.
作者:陈高 单位: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