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分析古典文学教学的生命感受范文

分析古典文学教学的生命感受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分析古典文学教学的生命感受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分析古典文学教学的生命感受

古典文学的不同文体和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提供了从多侧面感受人生的方式,但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常与作品有一定的距离,看似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文学最重要的“功能”时引用了德文中的一个说法即“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1],所以引领学生找寻文学作品中这看不见的东西,找寻文学作品中的“你”,在这多彩的人生幻象中找寻生命的共鸣点,从视其“路人”到发现“自己”就是语文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这个独特的生命体验过程中笔者着重从以下方面来做:

一、注重点评式读书习惯的养成

这是要走进作品的第一步。“点评”,即圈点并批评,方式有圈点、总批、眉批、夹批等。“圈点”是对需要评论的内容做些符号,画圈或点点。“批评”即评论,内容可以是作品的思想情感、写作手法等,形式可以是赞许的、批评的,或是由此及彼、展开联想,评语大多简短,随手批出。例如毛宗岗评《三国演义》、金圣叹评《水浒传》、李卓吾评《西游记》、脂砚斋评《红楼梦》,这些名著点评写得非常精彩,思理入妙,要言不凡,便成就了另外的一种名著。读书,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管这声音是大是小,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笔者先布置学生初读写批注,之后将课本收齐检查其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做详细记录以备讲课时及时点评,然后印发《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让学生再读并补充批注,同时给脂批写批注,因为脂批本身就已经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样,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学生就已通过自己的文本阅读和脂批的讲解对课文有了大致的认识,课堂上便可以着重就几个方面做深入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祭妹文》等文亦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虽耗时费力但学生主动性提高,情感得到了自由释放,尤其是宝贵的灵感能落实到字面,这个文字组织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思想生成的重要过程,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能力无形中提高了。而这也是学生欲真正找寻到文学作品中的“你”必做的努力。此外,批注可以多次撰写,初读、再读……皆不同。路过学生的书桌,看到书页上那些或长或短的文字,心里就有无限欣慰,因为那里都是生命成长的印迹。

二、教师结合自身生命体验引领学生走近并走进作品,找寻文学作品中的“你”

这里分两个层次,教师首先引领学生看见作品中的“你”——作品主人公,其次引领学生借助作品看见另外一个“你”——读者自己。下面以袁枚的《祭妹文》为例具体分析。

(一)引领学生看见作品中的“你”——作品主人公袁枚的《祭妹文》中记叙了三妹素文悲凄的一生。同为女性,这个带有悲怆色彩的被称为恪守妇道的“贞洁”女性的典范引起笔者很多思考,甚至使笔者陷入一种无望的绝境。文中袁枚那隐隐的愧疚之情让人心酸,愧疚在于妹妹生病自己没有陪她,愧疚在于妹妹死前没有相见,愧疚更在于对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妹妹的婚姻他竟没有挽回些什么:“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但假如素文不识《诗》、《书》,真的能不“艰贞”吗?笔者把问题抛给学生,并补充相关背景:清朝贞节观念强化至极点,皇帝诏示、女教书籍都竭力宣扬“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桐城派大儒方苞还写了一篇《康烈女传》,表彰商人之女康烈女未过门但仍以张家媳妇自居上吊自杀殉夫君张京,而使破落之户张家身价百倍一事。没读过书的村妇祥林嫂尚且在再嫁时头上撞个包来表示自己的贞节,何况袁家的大家闺秀呢?为真切体会素文的痛苦,笔者一次次地自己设想也让学生理解素文这样选择的万般隐忍与无奈,难道她没有考虑过反抗吗?不,她一定想过,千次万次地想过,可反抗之后呢?高家子无赖顽劣,反抗不是理所应当吗?可这个社会只关注结果,高家子无赖顽劣的前提会被过滤掉,于是在这样的现实里她会死于人们的唾沫中,她的脊梁骨永远直不起来,不仅她的,甚至她的整个家族!她心里很清楚,就像林冲,他为什么一直隐忍,他懦弱吗?不能这么简单地评价!因为他的选择将是众人的选择:如若不是万不得已,又有谁能鼓起勇气和这个主流社会真正决裂?“反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此以后你将踏上一条不归路,战战兢兢、浪迹天涯!光明与黑暗、温暖与寒冷、幸福与孤独、快乐与悲伤,一念之间,皆不同也。素文和林冲一样都幻想以自己的隐忍换取平静的生活,而最终得到的却是更大的伤害,忍让这条中庸的道路并没有兑现人生美好的诺言。如果袁枚真对封建礼教害人的本质有深刻认识,他为什么不阻止?只有深刻认识到本质才能有力反抗,杜丽娘穿越生死的抗争便是明证。这样想着,三妹素文内心的苦楚,笔者能理解,学生便也能理解,其笔下写道:“当我心中怀着万般的无奈和矛盾走近素文时,我才真正看清了历史的真相,在这素练垂天的幕布上掩映的是那个本可熠熠发光,但却香消玉殒的生命。泱泱大清封建礼教如同鸦片烟慢慢吞噬着他和她。”之后笔者又让学生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袁枚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的人,那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素文,不过就是一个我们视而不见饭后闲聊的可怜女子,又或者我们本身就是那违心将女儿嫁入他家的父母,就是那个不幸的女子素文,就是那个愧疚连连的袁枚。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作品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2],看见诗书礼仪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看见“路人”,此为其一。

(二)引领学生借助作品看见另外一个“你”——读者自己在这个女子的身上,笔者还看到了自己。学生很疑惑,笔者解释道,人生的痛苦和快乐,境遇的顺与逆,何其相似又何其不似。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从小孩子一点点长大的吗?或许你没有兄妹,但你会有陪你一起长大的朋友,他们曾经给你带来多少欢笑和感动,也无情地留下种种离别。“悲莫悲兮生离别”,纵有预言和诺言,也无法逃避这来去自由的离别,时空在作品里穿越交替着,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和三妹的又有什么不同?物是人非的变化不是我们能停止的,纵有快乐也掩饰不了心底的悲伤和遗憾!学生们深有同感,他们在批注中写道:“冥冥之中,似曾相识,她,宛若惊鸿,悲凄美丽,揭开那轻薄的绢纱,我亦在其间。”“纸灰飞扬,朔风野大”,每念及这八个字,看着学生笔下那动人的语言,心中涌动的是愤恨,是同情,还是怀念,又抑或是对学生能深入作品的欣喜?我们的确应常常走进这些文学作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欲言又止的文字,文字里幽渺的意象,意象所激起的朦胧的感觉,使你停下来叹一口气,使你突然看向窗外倏然灭掉的路灯,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里,让孤独笼罩,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3]文学,使你“看见”,看见“自己”,此为其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就如岸上的白杨树,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而文学带给我们另一条路径,那就是湖水里白杨树的倒影,这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地存在着。语文教师就应引领学生走近并走进往往被我们忽略了的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就这样,痛苦着、发现着,找寻文学作品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