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柳宗元诗歌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柳宗元出身L林盛旗,父镇官至侍御史l_‘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涛≥、《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珠若珠贝。当时流辈成推之“(《旧唐书梆宗元传》)他不仅年纪轻轻便卓越的文才能和渊博的学问在流辈L}1享有盛誉,而儿利举仕途也颇为顺利。他2l岁登进l一,26岁第博学宏词科,授集贤院正字,3l岁任监察御史里行,两年后人尚书省为札部外郧.颇得翰林学±王叔文器重,参与政治革新,成为时的风云人物从26岁至33岁,铆宗元可谓“超取显美”(《与萧悦书)),春风得意。但是随着革新失败,顺宗逊位,王叔文被贬(次年被杀),柳宗元受到残酷的逼害,十年永州.四年梆州,在僻远的蛮荒之地度过以后的岁月。柳宗元的诗歌,陈少数儿篇,绝大部分写于贬谪之后,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他的贬谪生活和思想感情.成为我们认识柳宗元的非常重要的资料柳宗元诗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抒写被贬的幽愤。“长吟哀歌,舒泄幽郁。”((上李中丞献所著文启>)政治上的失意之感、被贬的悲愤之情.时刻伴随着柳宗元的贬谪生活.他无计排遣愁怀.稍舒幽郁。翻开柳宗元的诗歌,处处都可以见到诗人在极度的痛苦中挣扎。(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届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未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写于永州。弘农公,即诗人岳丈杨凭。他任江西观察时,为御使中丞李夷简所劾.以贪污僭侈之罪贬监贺尉。其后罪名得以昭雪,人为王傅。这是杨凭罪名旧雪后柳宗元献给他的~首诗涛叶1赞坝杨凭的才德,写他由贬谪而人博,最后写技自己的不幸遭遄:
独弃伦人国,难窥夫子墙……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不言螺绁枉,徒恨};擞长。贾赋愁单阐,邹书-陆大粱。炯0那自是昭世懒佯狂鸣玉机全息,怀沙事不忘:恋恩何敢死7垂泪对清湘
诗人张挚未能取悦当世,致终身不仕,虞翻犯颜直谏.肚不协俗,终见谤坐徙,写出自己因参与王叔新被贬的悲愤,并箕子、屈原自况.表白自己的炯炯忠IL,。《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感谢娄图南在自己失意之时相濡以沫.诗中处处表现出诗人“锻羽”的惨痛、机锋四伏的凄惶和“远弃”“天边”的孤寂。在(零睦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中,诗人叹友伤己,悲愤之情不能自已。吴武睦亦永州流^,与柳宗元有相似的遭遇。“锻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是柳宗元和友人的不幸遭遇与满腔悲愤的形象描写(人黄溪闻猿>写由猿声而引起对身世的哀伤,读者如见其泪.如闻其哭。(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人七律的脍炙人口之作.饱蕴远逐柳州的“茫茫…‘愁思”<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是现存柳诗最长的一首。此诗纪游、写景、咏志融合成篇,而以咏志为主。作者在游南亭夜还之时,百感交侵,身世之恨.悲愤之情喷涌而出。“八司马”之一的凌准,永贞元年(805)十一月贬连州.母死不能归葬.致一门无主,抢地呼天。凌准泣尽而丧其明,最后悲惨地死于贬地。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哭友伤己,令人不忍卒读。“我歇减自恸,非独为君悲!”正是作者的自白。柳宗元的幽郁悲愤,不仅表现在他的感怀之作,赠答之章.还表现在他的写景之什。他的山水诗绝大部分都写景抒怀,寄寓作者的幽郁与孤寂,有些开篇便是身世之叹。如(柳州二月桔叶落尽偶题)之“宦情羁思共凄凄”,(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之“拘情病幽郁”,(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之“谪弃殊隐沦”,(登蒲洲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之“隐忧倦永夜”.(构法华寺西亭)之“窜身楚南极”,等等,使人感到即使在游览山水之时,诗人也背负着巨大的政治重压,无法摆脱心中的“宦情羁思”。
抒写对故乡的思念。柳宗元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但他生于长安,长在长安,在长安有过一段辉煌的人生历程.因此他视长安为自己的故乡。在长安西南郊有柳家的产业。这是一座有良田数顷、果树数百株,还有台馆房舍的庄园。在长安城善和里、亲和里有柳家的住宅,在善和里旧宅中还有三千卷的藏书。柳宗元贬官以后虽然举家南迁,但长安还有他的亲友和昔日的同僚。他被贬以后,无法淡忘对长安的记忆,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的思念。<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作于柳州,这首诗形象地表现作者强烈的乡愁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剖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共望故乡。
(南中荣橘柚)写于永州。诗人从贬地的“橘柚”,想到“故乡”的—雪”,不禁发出思乡之叹。(闻黄鹂)将思乡之情写得真切、具体而感人: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伦人不思还。乡禽何事亦来此,夸我生心忆桑梓。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诗由“黄鹂”而引起对“故园”春天景物的联想,寄托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这种思乡之情,有时又表现在对故乡田宅的具体描写当中。(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室有雩、杜,名田占澧、涝。石苷溪近馀基.阿城连故壕。”(游朝阳岩):“故墅即澧川,数亩均肥硗。台馆集荒丘,池塘疏塘坳。”诗人对长安城郊雩、杜之间,澧、涝两岸的居室、台馆、田地、池塘如数家珍,怀恋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首春逢耕者>则从农夫春耕而念及故园的田亩:“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思乡之情触景而生其他如(零陵早春)、(春怀故园)等,都无不表现出深切的思乡之情。描写贬地奇丽的山川景色。柳宗元的山水诗有二十多首,跟他的山水散文一样,都是我国古代山水文学不可多得的珍品。论文写作
界围岩在永州湘水拐弯处。元和十年(815)正月,诗人自永州北还过岩下,是年三月出刺柳州,五月赴柳州再经此地,写下了(界围岩水帘)、(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两篇作品。他以生动形象的文字,描写那里青青的岩壁、澄澈的流水、璀粲的“悬泉”、“云间”的“鹳鹤”,对“悬泉”的形状、水声更作了精细的刻画,为我们留下了两幅清幽奇丽的山水书卷。(湘口馆漕湘二水所会)写l葺’湘二水会台处的景色。碧水“萦回”,渔歌雁叫,加上“高馆”“危楼”、青山秋空,组成一个清幽绝俗的人间仙境。永州城郊朝阳岩东南为袁家渴,袁家渴西南有石渠,石渠既穷为石涧。这是一条山间的石溪。柳宗元为它写过一篇记((石涧记))和一首诗((南涧中题>):记侧重于纪游,诗则对石涧的“回风”、“林影”、“羁禽”、“寒藻”作了精细的描写。长乌村在永州。‘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以生动的诗笔,刻画了长乌村幽谧、旖旎的田园风光。友人崔策在柳宗元“废居八年”((送崔九序))之后到永州来看望他。他们起登西山游览,他写了(与崔策登西山)一诗,诗中写了登高远望的山水景色补了《始得西山宴游记》景物描写之不足此外.他还描写过夏初雨后的愚溪(《夏初雨后寻愚溪))、南谷的荒村(《秋晓行南谷经荒村))、西园的月夜((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零陵的春色(<零陵春))、愚溪的渡头(<雨晴至江渡))、寒江的雪景(<江雪))、江上的渔舟(<渔翁))……柳宗元的山水诗,大都以永州山水为题材。他的山水诗,较之他的山水散文.更富于诗情画意。永州的山水名扬天下,得力于他的山水散文,也得力于他的山水诗。
此外,他还写过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还有一些与佛禅和书法有关的作品,较为零散,这里就不再多述。
柳宗元与韩愈同是中唐文体革新的主将,但是没有像韩愈那样开创出与前人截然不同的新诗体。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功绩主要在于继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写出无隗于前人的作品。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他不属于开拓者那种类型;但他的诗歌达到很高的水平,其中不乏万口流传的名篇佳作。
或谓柳宗元的诗歌风格与陶渊明、韦应物近似(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这种看法可能本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禳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像子所及”。
苏轼将韦应物、柳宗元并举,用”发纤称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概括两人的诗歌风格;而韦应物作诗则以陶渊明为榜样,唐人也认为韦诗与陶诗相近。我认为,柳宗元的古体诗和近体诗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今存古体、近体数量约各占一半):古体工简幽丽,风格更接近谢灵运i近体则疏爽摇曳,完垒是盛唐的继响。
简洁工致,是柳宗元古体诗的显著特色。从笔墨来说,柳亲元的古体是简洁的;从描写效果来说,柳宗元的古体是工致的。本来简洁与工致,在同一篇作品中难于兼顾。由于柳宗元能抓住描写对象的特质,因而能用最少的文字,把描写对象刻画得生动细致。如《南翮中题》:
秋气集南硎,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
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沧漪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竞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0期这里四句写了“回风”、“林彤”、“羁禽”、“幽谷”、“寒藻”、“汜1漪”六种景物,而它们的形、态、动、静叉刻画得精细而生动,使人如临其境。再看《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
发春念长违,中夏欣再睹。是时植物秀,杳若临玄圃。献阳讶垂冰,白日惊雷雨。笙簧潭际起,鹳鹤云间舞。古苔凝青枝.阴草湿翠羽。蔽空素彩列,激浪采光聚的断沉珠测,锵鸣捐佩浦幽岩画屏倚,新月玉钩吐。受凉星满川,忽疑眠洞府。
“笙簧”八句,写自日雨后界围岩之景:潭水,写了水浪、水光、水响;潭上,写了鹤舞云翔、“古苔”“青枝”、“阴草…翠羽”和遮天蔽日的水帘。这些景物交织成一个色彩鲜丽、绘形绘声、有动有静、如画如仙的艺术境界。
柳宗元古体诗的另一个特色是爱写清幽之境,表现自己的孤寂、抑郁。他的古体境界凄冷.表现出一种寂寞凄清的格调;这种格调在他的山水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上面所举(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一篇,“古苔”、“青枝”、“阴草”、“翠羽”、“素彩”、“激浪”、“寒光”、“幽岩“、“新月”、“夜里”,构成一个清冷幽凄的境界。叉如(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日出洲渚静,澄明晶无垠。浮晖翻高禽,沉号照文鳞。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孤山乃北峙,森爽栖灵神。洄潭或动容,岛屿疑摇振。陶埴滋择土,蒲鱼相与邻。信美非所安羁屡遗巡。纠结良可解,纡郁亦已伸。高歌返故室,自谮非所欣。“清沦”、“静渚”、“浮晖”、高禽”、“沉景”、“双江”、“诡怪”、“孤山”、“洄潭”、“岛屿”…
组成的画丽,笼罩着令人震颤的寂寞与清冷,正好表现作者的“纠结”、“纡郁”。柳宗元的古体色彩鲜丽,他喜用绿色、白色等冷色。这清冷的色调,与幽峭的境界相一致,是诗人表现孤寂凄清之境的手段柳宗元的古体华而不绮,色彩鲜美而不会浓艳,有时他仅用一两种颜色,便收到很好的视觉效果。如(渔翁)用山水的绿色,烘托渔翁的悠然自得;(江雪》茫茫的皓白,烘托r一漠的寒冷和无边的空寂,突出“孤舟”“独钓”。柳宗元的近体诗很少用典,也很少议论,通过鲜明的形象,表现作者落奠的情怀和缠绵的愁思。请看《蹙柳州城楼,寄漳汀剑连网州):
城上高楼接走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飑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写广漠的原野、无际的海天”、在“惊风”中“乱飑”的水面“芙蓉”、“密雨斜侵”的墙上“薜荔”、重重的“岭树”和曲折的“杠流”表现诗人彷徨无据的心境和“茫茫”的“愁思”。再看上文所举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这首诗通过对尖“似剑芒”的群峰的描写与联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痛,令人心灵为之震撼。形象鲜明,神韵摇曳,这是盛唐诗歌的显著特色。苏轼之所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正是由于他的近体诗继盛唐之后,能以“远韵”取胜。
柳宗元近体诗的另一个特点是笔带感情。他的近体诗或思乡,或赠别,或感怀,总是笼罩着强烈的抒情气氛,荡漾着缠绵的幽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就是突出的例子。再看看(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班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雨后的“山城”、凋零的“百花”、“满庭”的落叶、“乱啼”的黄莺,这春深之景,因融进了诗人的“宦情羁思”而充满萧瑟的秋意,摇曳着幽怨的情思。再如(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目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作者眺望秋日的原野,但见荒山层叠,距柳州城北30里的融州,仅隐约可见,而故乡长安却在千里之外淡淡的诗笔,饱蘸浓浓的乡思。
声韵悠扬,也是柳宗元近体诗的特点他的近体诗多用响韵,加上和谐的声调,形成强烈的音乐美。只要读读他的近体之作,便不难有这种感受
柳宗元的诗歌之所以未能引起人们r泛的重视.主要原因是:
一、柳诗无论数量或影响,都不能与柳文相比,柳诗的成就往往为柳文的成就所掩盖;
二、在诗人纷纷探索诗体新变的中唐,柳宗元仍然走着盛唐的路子,虽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取得突出的成就,但有盛唐诸公横亘于前,他的诗歌光芒就相对显得暗淡一些不过,我认为,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成就来看,柳宗元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仍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