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范文

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摘要:开设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中儿童文学的补充与拓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每个班级为单位,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这一课程形式,对学生进行儿童文学教学,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开发

开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个性、打造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按照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发展特色的原则,颐和星海小学于建校初期就确立了“颐和教育,合和星海”的办学理念和“颐养和谐发展的小学生教育”的办学目标,我们把“颐养和善立德、颐养和乐求智、颐养和协健体、颐养和美尚艺”确立为学生内涵发展的培养目标。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学校条件和学生需求等要素,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将视角聚焦在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上,并做了初步的尝试。

一、微型校本课程的内涵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发出适合学校自身的校本课程。而微型课程与校本课程几乎是同时兴起,微型课程实际上是相对于长期课程而言。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以长期课程为主,其开设时间较长,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微型课程是针对长期课程应运而生的。从归属看,微型校本课程属于“班级层面”,是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也称为微型化校本课程。它在目标、内容、形态上不同于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新型课程群落,这种课程具备了短、小、精、活的特点。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并为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开设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中儿童文学的补充与拓展,教师应以每个班级为单位,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微型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开发的确立依据

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目前的国家课程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容易忽略个性和差异性。随着三级课程的实施,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可以完善、拓展、优化国家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儿童文学则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儿童文学作品就占了总篇目的80%以上,儿童文学成为语文学习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则显得非常重要且必要。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不仅学习了相关的课程理论,还把握了课程的研究形势,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将校本课程建设聚焦在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上。

三、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微型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新形式,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方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以其“灵活而有针对性”“小步子快跑”的内在属性,唤起教师的开发热情。这一课程开发初期,学校采取了以下的实施策略。

(一)保证时间学校在有效教学时间内,每天上午设置10分钟的“颐和诵读”时间;下午设置15分钟的“颐和悦读”时间。每天在“颐和诵读”的时间段中,各班进行具有班级特色的童谣、童诗、经典诗歌的诵读;在“颐和悦读”时间段中,各班进行绘本、小说、戏剧、散文等内容的诵读和阅读。

(二)确定范围学校成立微型校本课程课题小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各年段教师在儿

童文学阅读研究中的侧重点。低年段教师重点研究儿歌、童谣、绘本、童话的阅读;中年段教师重点研究童诗、故事、儿童小说、寓言的阅读;高年段教师重点研究散文、戏剧、小古文、小说的阅读。(三)自主设计教师在学校规定的基础上,依据本班教学实际情况,探索不同形式的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儿童文学阅读内容与学科补充、拓展的内容相结合,在学科课程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让学生的阅读形成序列,获得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螺旋式提升。

四、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的阅读模式

校本微课程研究有三个要素:“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为了教学”是指微型课程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在教学中”是指微型课程研究的主要是教学问题,是教师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的假设。“通过教学”是指教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而去专门研究。因此,我校根据校本微课程研究的三个要素,要求教师应在各自的教学中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就会有针对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校在“颐和诵读”“颐和悦读”上已形成符合我校学生阅读的模式。

(一)“颐和诵读”的阅读模式“颐和诵读”的阅读模式有:诵读式、闯关式、赏析式、专题式、飞花令式。如低年段学生在初次读儿歌、童谣、古诗词等这些儿童文学形式的作品,他们可以采取最简单的诵读式模式。中年段学生阅读的小古文行文简练、灵动有趣,学生在采用诵读式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内容,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一些词句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大意,进而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所有学生都可以采用闯关式阅读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前一阶段背的内容。而高年段学生就可以采用赏析式、专题式和飞花令式,这样符合学生的特点,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程具有挑战性。

(二)“颐和悦读”的阅读模式“颐和悦读”的阅读模式有:推荐式、指导式、自读式、共读式、交流式、赏析式、读演式、编写式。绘本是图文结合富有故事性和艺术性的、适合低年段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如低年段学生为期一周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阅读,教师设计了认识绘本、走进故事和引发共鸣三个专题。第一次课进行“认识绘本”专题,教师可采用指导式阅读模式引领学生了解绘本的构成,认识绘本中的主要人物。第二次、第三次课进行“走进故事”专题,教师在引导学生采用指导式阅读模式的同时,配以自读式阅读模式,和学生一起在故事中走个来回。第四次课进行“引发共鸣”专题,由读到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感受到的。而中高年段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字数多、篇幅较长,且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自读式、交流式、赏析式和汇报式等阅读模式。微型课程是教师以自己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自己对课程、对学生的了解,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二次研发。所以,每种课型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实际进行的教学环节也不相同。此外,在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也在探索这类课程的评价方式。我们采用记录袋的评价方法,依据低、中、高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记录方式。每个月由学生自己整理,书写阅读收获,评价自己的阅读态度。每学年学校进行一次阅读积累夹的展示,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阅读。

五、实施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的效果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中充满活力。

(一)实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维品质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作品有着不可描述的美、不可求证的美。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其心灵,升华其人格。因此,开设儿童文学微型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实现新课标要求的途径之一。

(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儿童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积淀和结晶。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学生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在这一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教师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了解和其自身文学素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获得课程开发的经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四)探索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方法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各册都有相当数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但设计内容比较有限。我们通过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的研究,补充、拓展、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探索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方法。儿童文学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随着学校建设的健全,我们的研究将不断深入,使这一校本课程形式更加规范,更符合课程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蕾.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范红.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曾文婕.微型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化之路[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9(4).

[4]孙建国.论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J].教育导报,2013(5).

[5]王晓芳,黄甫全,曾文婕.论新兴微型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4(6).

作者:张媚霞 单位:大连市沙河口区颐和星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