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的再认识及诊疗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流行病学
因疾病定义及研究方法不同,发病率不一。德国16岁以下儿童除外继发于系统疾病者,ILD每年新发病率为1.32/百万,大多在生后第1年内诊断[3]。英国和爱尔兰一项只纳入经肺活检诊断为儿童ILD的研究显示发病率为3.6/百万[4]。儿童ILD约10%为家族遗传性[5],病死率约15%[4]。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目前尚缺乏发病率数据,但近年来病例报道渐多,参考国外的发病率,我国ILD患儿人数众多,所以提高对儿童ILD的诊断水平和及时救治迫在眉睫。
2病因
儿童ILD与成人相比,病因有很大差异,还包含代谢性、先天性及吸入性因素。常见的病因有4类:①与肺泡结构紊乱有关的ILD;②与全身疾病有关的ILD;③婴儿期特有的ILD;④与环境暴露有关的ILD。法国罕见肺疾病中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儿童ILD男女发病性别比为0.9,诊断时年龄中位数为1.5岁,明确病因的占72.7%,其中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遗传性缺陷、肺泡蛋白沉积症、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结节病约占1/2[6]。
3分类
3.1按发病年龄分类
儿童ILD按发病年龄分为婴儿特有的ILD及非婴儿特有的ILD[7]。婴儿特有的ILD:①弥漫性肺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肺泡发育不良、ACD-MPV);②肺生长发育异常:因羊水过少、先天性膈疝、胸腔占位等所致的肺发育不全;慢性新生儿肺疾病;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③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遗传性缺陷:SFTPB、SFTPC、ABCA3、NKX2.1/TTF1等基因突变;肺泡蛋白沉积症;赖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④病因尚不明确:如肺间质糖原累积症、NEHI。非婴儿期特有的ILD:①免疫功能正常者的ILD:见于感染及感染后(尤腺病毒感染)、环境因素(过敏原、毒物、加湿器消毒剂[8]等吸入)、嗜酸细胞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A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②免疫功能抑制者的ILD:见于机会性感染、化疗、放疗或药物反应、移植或排斥反应;③与全身疾病相关的;④未分类的ILD:如终末期疾病、经组织病理未明确诊断的。
3.2按原发于肺部还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分类
原发于肺部的ILD:包括肺泡出血综合征、吸入综合征、肺部生长发育异常、药物或放射性物质导致的肺疾病、过敏性肺炎、感染或感染后的慢性肺疾病、NEHI、肺泡蛋白沉积症、慢性嗜酸细胞肺炎、肺间质糖原累积症、肺血管异常、肺泡微石症、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遗传性缺陷等。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ILD:见于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等、NKX2.1/TTF1突变所致的脑-肺-甲状腺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先天性角化不良、免疫缺陷和淋巴组织增生异常、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尼曼-匹克病、粘多糖病、恶性肿瘤、神经皮肤综合征、赖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结节病等。然而,一些ILD没有明确病因,也缺乏全身性疾病的提示,需要肺活检经组织病理学协助分类。
4临床表现
儿童ILD常有以下临床表现:①新生儿出现不能解释的呼吸衰竭,或早产儿存在与其并发症不相符的慢性肺部疾病;②小婴儿出生后几月内,出现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及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及持续性低氧血症;③婴儿或儿童有持续气促、湿啰音、低氧血症、慢性咳嗽;④婴儿和低龄儿童出现喂养困难、体重不增、胃食管反流;⑤大龄儿童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及杵状指;⑥患儿有肺疾病家族史或同胞中有类似疾病;⑦肺部影像学呈原因不明的弥漫性浸润改变。
5鉴别诊断
儿童ILD诊断应遵循程序性诊断策略。首先需除外其他更常见的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部感染和胃食管反流、吞咽功能障碍、喉、气管及食管解剖学异常等。
6诊断
诊断时需考虑儿童肺发育及成熟状态、免疫、遗传因素,然后进一步完善病原学、血清免疫学、遗传基因、肺活检等。需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因素包括低氧血症、肺功能、肺动脉高压、生长发育状态、免疫功能、家族史、疾病加重或好转的趋势[9]。感染、吸入、机械通气的气压伤或高氧性肺损伤可导致病情恶化[10]。
6.1病史
不能解释的新生儿呼吸衰竭,需考虑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遗传性缺陷及其他婴儿特有的ILD;足月婴儿除呼吸增快外,无其他表现,需考虑NEHI;喂养困难需考虑吸入性肺炎;咯血提示肺泡出血综合征;发热、急性呼吸道感染提示感染性疾病;暴露于鸟类或有机粉尘环境提示过敏性肺炎;有结缔组织疾病、免疫缺陷病时,ILD可能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有骨髓增生不良的家族史或过早毛发灰变需考虑先天性角化不良;有慢性肺疾病家族史或同胞受累提示遗传性ILD。
6.2查体
紫绀、杵状指提示病情严重。晚期ILD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和进展期病例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还应注意肺外表现,如皮肤、眼睛、指甲、淋巴结异常,贫血、肝脾肿大等。
6.3遗传学检测
目前与儿童ILD发病相关基因研究包括:①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遗传性缺陷与SFTPB、SFT-PC、ABCA3或NKX2.1基因突变有关。②部分ACD-MPV的新生儿存在FOXF1缺失或变异[11],或亲代为该基因的镶嵌型,可导致子病,对有家族史的家庭应进行遗传咨询[12]。③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a链基因与肺泡蛋白沉积症发病相关。此外该病还与CSF2RA[13]及甲硫氨酰tRNA合成酶(MARS)基因[14]突变有关。④FLNA基因突变与致死性囊性肺疾病有关。⑤GATA-2转录因子突变与免疫缺陷、感染有关,有研究显示该基因变异可以儿童间质性肺疾病为首发临床表现[15]。⑥COPA变异与自身免疫性关节炎、血管炎及慢性肺疾病有关,其a亚基变异可导致遗传性自身免疫介导的间质性肺疾病[16]。⑦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与STAT3[17]和LRBA[18]变异有关。
6.4肺功能
ILD是限制性通气障碍,但一些类型也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滤泡性细支气管炎及过敏性肺炎。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①呼吸量: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常有FVC和FEV1下降,FEV1/FVC正常或增高。②肺容量:肺总容量(TLC)正常或下降,残气量(RV)/TLC增高。③单次呼吸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下降。
6.5影像学
6.5.1胸部X线片呈弥漫性网点状或磨玻璃样影,但缺乏特异性。NEHI则表现为正常、过度充气或支气管周围袖套征。
6.5.2CT优于胸部X线片,可减少肺活检的需要并确定肺活检部位。高分辨CT(HRCT)能更好地显示间隔增厚、磨玻璃样影、马赛克样衰减、肺囊肿、结节和实变。在病变程度、分布和严重度上,与疾病有更好的相关性。对于显著呼吸急促的患儿,可用麻醉或控制通气高分辨CT(CV-HRCT)减少运动伪差,获得更清晰的影像。
6.6支气管肺泡灌洗
可鉴别感染、吸入及出血;对一些类型如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肺泡蛋白沉积症、溶酶体贮积症、结节病及过敏性肺炎有诊断意义。
6.7肺活检
为诊断ILD的金标准。仅有肺部表现、无其他系统疾病的患儿,无创检查不能确定诊断者,可经肺活检协助诊断。每种组织病理改变都与特定的病因或潜在的全身性疾病相关。常见的组织病理类型包括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细胞间质性肺炎、婴儿慢性肺炎(CPI)、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弥漫性肺泡损害/急性间质性肺炎(DAD/AI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滤泡性细支气管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等。经胸腔镜肺活检和开胸活检的诊断率接近,但前者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胸腔引流时间更短。不推荐经支气管肺活检,因其组织量相对少,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
7治疗
儿童ILD的治疗方法包括:
7.1支持治疗
减少烟及其他吸入性刺激物的暴露、营养支持、氧疗、锻练、规范疫苗接种等。
7.2特异治疗
抗感染、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改善吞咽及返流、回避过敏原、对肺泡蛋白沉积症进行全肺灌洗。
7.3糖皮质激素
应用范围有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的ILD、过敏性肺炎、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结节病、毛细血管炎。此外,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遗传性缺陷、弥散型肺间质糖原累积症、感染后的细支气管炎应用激素可能有效。
7.4其他药物
氯喹或羟氯喹对部分ILD有改善作用,包括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肺出血综合征/毛细血管炎。或用环磷酰胺、麦考酚酸吗乙酯、硫唑嘌呤代替羟氯喹;甲氨喋呤、环孢霉素A、大剂量静脉丙球亦有应用。此外,中医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有许多优点,如对肺纤维化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目前渐成为研究热点。
7.5肺移植
对上述治疗无反应的严重进展期患儿,符合肺移植标准时可进行肺移植,5年生存率约50%。
8结论
综上,儿童间质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类疾病,在过去近20年内,儿童ILD的研究进展巨大,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IL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少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药物评价标准不统一;更有效的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待探讨等。期待未来加强临床-影像-病理多学科、多中心合作,在儿童ILD基础领域及临床治疗上取得更大突破。
作者:钱晨;杨爱君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