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公共图书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范文

公共图书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共图书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公共图书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

摘要:儿童文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精神食粮。然而,当下儿童文学阅读往往不为家长和教师所重视。本文依托问卷调查,对儿童文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优势,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策略

1引言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教授、儿童阅读研究名著《镜子与永无岛:拉康、欲望及儿童文学中的主体》的作者凯伦•波茨说:“我们童年期所接触的文学应被视为塑造主体的关键。”童年期文学以7-12岁儿童为受众主体,是儿童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激发儿童想象、发展儿童心智的同时,为他们提供体验与构建自我的可能性,并长久地融入其心灵成长的版图之中。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儿童文学是开展儿童阅读活动最宝贵的资源和载体。有效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对提升儿童阅读能力和品质、塑造情趣高尚的儿童读者具有重要意义。

2当下儿童文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儿童的阅读心理,笔者编制了《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现状调查》问卷,来自无锡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及5所学校和8个社区的共400名7-12岁小学生参与调查,最终获得376个有效样本。调查结果如下:

2.1儿童文学素养较低

目前,小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阅读往往处于盲目的状态。在小学生中对于儿童文学概念的认识一知半解的比例较高,不知道甚至从未听说的占有相当的比例,能够正确理解儿童文学概念的儿童仅占23.7%。由于儿童文学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儿童对大量经典儿童文学名著相当陌生,造成儿童文学素养普遍偏低。当要求被调查者列举印象比较深刻的儿童文学作家时,结果非常令人担忧,儿童所知道的不是妇孺皆知的格林兄弟、安徒生,就是近年来的畅销书作家郑渊洁、曹文轩、杨红樱,许多经典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阅读视野之中。

2.2儿童文学阅读动机不高

发现自身的阅读兴趣是阅读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你最喜欢的阅读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本题为多项选择题),有近半数的小学生选择了卡通漫画类读物,选择学习辅导书的占比40.1%,选择益智游戏的占比20.5%,喜欢儿童文学的小学生仅占34.8%。小学生并没有对儿童文学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与喜爱。对“阅读儿童文学的动机”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能获得阅读乐趣,让人放松。儿童对卡通漫画类图书的偏好,恰好是他们希望通过看书获得放松这一首要动机的直观表现。学校和家庭往往要求孩子阅读富有“教育意义”或“对学习有帮助”的读物,强调儿童在识字阅读方面的准确率,却忽视了他们在心灵、人格、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发展需要。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天性,老师和家长自身对于阅读过于狭隘的理解势必让儿童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远离书本、远离图书馆。

2.3阅读选择能力欠缺

儿童的阅读选择能力往往决定其阅读品位的高低。对于在阅读儿童文学中遇到的困难,“不知道如何选择好书”的儿童占比高达67.5%。在儿童文学阅读过程中,儿童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读的书,他们对书籍的判断、选择能力较差。而在少儿读物出版迅猛发展、童书资源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今天,对自身阅读兴趣的茫然以及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生疏,使得儿童面对繁冗的书籍往往无所适从,甚至害怕做出选择,导致他们不愿意走进图书馆,或者只有在老师或家长要求阅读某本书时才不得不读。

3公共图书馆助力儿童文学阅读的优势

3.1具有吸引力的阅读空间

作为儿童最重要的课外阅读场所之一,公共图书馆为儿童创设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成为吸引儿童读者走进图书馆,激发阅读兴趣的重要一环。公共图书馆的儿童空间设计着眼于儿童生理与心理的特点,跳跃的色彩、活泼的装饰、充足的光线……富有趣味的环境让儿童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在功能布局上,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划区,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阅读需求。同时,公共图书馆注重图书陈列对儿童阅读行为、阅读体验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图书的精心陈列与摆放,让儿童感到阅读是积极的、受到鼓励的行为。图书馆充分利用书架的上层空间,尽可能多地展示图书封面,大大增加了图书对儿童的吸引力。还有很多图书馆别出心裁地将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以卡通形象付诸于各空间元素中,让图书馆充满童话色彩,易于激起儿童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使他们在阅读中对图书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

3.2丰富的儿童文学资源

在学校教育中,儿童的阅读对象是语文书,即单篇课文。课堂上对篇、章、句的学习为儿童进入社会提供最基础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但是,被编入教材和课外补充读物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毕竟十分有限,阅读资源的匮乏使得孩子们的阅读视野变得非常狭窄。儿童的理解力、阅读兴趣、审美趣味在零敲碎打的阅读中难以得到提高。公共图书馆拥有浩如烟海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保证了儿童可以免费获得更多的优秀阅读文本。同时,身处图书馆的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以自己的方式阅读某本书籍,通过自发性的探索达到发现自身阅读兴趣的目的。这样的阅读行为在严格的课堂教学程序中是无法实现的,而这恰恰对于培养儿童的阅读辨识力、发展儿童的书籍选择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3多元化的阅读活动

过于标准化的阅读课堂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读相同的书上相同的课,儿童对文本的理解方式受制于处于权威地位的教师,儿童只能接受一种一统化的文本意义的解读,无法与文本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交流是阅读的最重要价值所在。每一个读者都希望在现实中与他人交流阅读的乐趣。图书馆在开展各种与儿童文学有关的阅读活动时,作为参与者的儿童在年龄、性格、爱好、能力等各方面不尽相同,通过参与讨论、表演、游戏等方式,可发挥他们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得出对于文本各自不同的理解与体验。这种以个体差异性为前提的交流频率越高,越能促进儿童对文本的积极思考,从中拓展自己的阅读经验。此外,公共图书馆举办的读书征文、阅读讲座、亲子活动等能够使儿童以多种方式体验阅读的乐趣,并在阅读之外增加新的学习与互动的机会。

3.4协助儿童阅读的图书馆员

除了家长、教师之外,图书馆员是儿童文学阅读活动最重要的协助者。图书馆温馨舒适的环境让馆员与小读者更容易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这使得馆员在协助儿童阅读的过程中拥有相对较高的自由度,能够成功地把文学阅读变成可以交流和沟通的行为。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将文本意义完美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儿童处于亦步亦趋的接受状态。而馆员能够在与儿童共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儿童对话,并鼓励儿童之间开展讨论。馆员通过有目的的提问,触发儿童展开自由的想象,帮助儿童在倾听、表达和交流中一点一滴地获得文学的意味和乐趣。在这种平等互动的情景下,儿童能感受到与来自成人的文学回应的交汇,让儿童知道阅读能打开如此有趣的经验大门,使其参与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

4公共图书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策略

4.1把握文本选择方向,遵循儿童成长心理

小学阶段的儿童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已经能“了解到由其他人担任的不同角色,而且也日渐清晰地知道他是个有自己的需要、欲望、活动与目标的独立的人。”他们的阅读心理呈现出表现自我、释放自我的需要,倾向于借助幻想世界里的恣意漫游体验心灵的畅达愉悦,获得精神的满足和补偿。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中将儿童文学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其中,“顽童的母题”体现着儿童在审视自己的世界与成人世界时无拘无束的眼光,它的审美特征表现为“在意外的认同中获得审美的狂喜。它总能让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兴奋……它总要打破一些书写的框框,冲决一些习以为常的束缚,使你感到突如其来的痛快淋漓。”以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地板下的小人》为例,该作品塑造了一个和家庭对立的“胆大妄为”的儿童形象———阿丽埃蒂。她是住在小男孩家里的地板下只有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她不喜欢做乖乖女,不听父母劝告,一心想走进人类的世界和人类交朋友。她的所作所为让父母整天担惊受怕。但是,阅读这本书的儿童却为她喝彩,视她如知己,喜欢她带领着自己逃离故事之外的这个充满条条框框的现实世界。书中的想象是现实世界在另一个空间的延伸,是儿童生命里可能存在的一种真实。儿童在这个神奇曼妙的想象世界中与主人公一同体验险象环生的生存环境,一起感受主人公机智乐观心态带来的心灵成长。当所选读的作品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儿童会很容易走进作品,并领会到文学作品中生动有趣的形象与引人入胜的情节背后引发人们思考的更深刻的内容,如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生命存在的意义等。如果以此文本作为范例,引导儿童阅读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那么儿童会不断积累文学形象所具有的审美属性,从而实现文学作品对儿童的感染、引领与提升。

4.2运用讲述技巧,以故事拓展阅读故事讲述

作为阅读活动的主要环节,是文本呈现、分析的阶段。以故事为依托,把故事情境带到阅读活动中,使儿童把自己的生活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寻找二者的契合点,能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同时,故事文本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引导儿童从整体的视角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儿童整本书阅读的习惯。以《地板下的小人》为例,在儿童与故事相遇的初始阶段,首先应引导儿童观察书名、封面、封底,让儿童大胆猜测作品的内容,引起儿童对整本书的期待,再通过阅读目录以及各章标题,让儿童整体性地感知该作品的全貌。第二阶段,通过分析主人公阿丽埃蒂“离家—回归”这一儿童文学经典故事模式,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以及线索,并以“从小人看人类”和“从人类看小人”两个视角对比等方式,揭示人物形象的不同性格,加深儿童对故事及其呈现主题的理解。同时,选择趣味盎然的“小人”日常生活片段进行精读,通过对细节有声有色的讲述,将儿童引入故事的氛围和场景中,使儿童在精彩片断的引领下萌发急于阅读的意愿。最后,有目的地向儿童提出问题:“管家德赖弗太太发现了小人一家,她将如何对待小人?”“小人最终有没有逃脱人类的追捕?”通过设置故事悬念,让儿童大胆猜想、推断故事的未来走向,在激活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同时,促使儿童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4.3开展阅读讨论,激发儿童审美体验

文学作品具有无限生成性的意义阐释空间,远远超出了仅仅阅读的层面。这种审美式阅读更加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阅读体验、情感和感受。“儿童读者的情感和认知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阅读更多是一种感性的‘参与’‘亲历时’阅读。”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组织形式多样的讨论,引导儿童展开丰富想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仅有益于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儿童心智的全面发展。以罗尔德•达尔所著《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一书为例,巧克力工厂的主人威利•旺卡是一位伟大的巧克力发明人和制造商,经营着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他曾为印度王子建造了一座巧克力宫殿。作品中对巧克力宫殿的描写趣味盎然、活灵活现,颠覆了现实世界的规则和逻辑,充盈其中的幻想激发了儿童以崭新的视角认识事物。此时,可以依次提出以下问题:“你们喜欢住在巧克力宫殿吗?”“天气炎热和下雨天,巧克力宫殿会怎么样?”“有什么办法让巧克力宫殿保存得更长久?”此类开放性的问题涉及到儿童最感兴趣的主题,为儿童整理内心体验、倾诉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打开了想象和讨论的空间。经过与他人的讨论,儿童的精神世界、生活经验会与所阅读的作品建立有效联系,从而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正如当代英国广受欢迎的著名儿童文学家、世界知名的儿童阅读推广大使、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艾登•钱伯斯所说:“在阅读讨论的活动中,虽说每个人的意见都弥足珍贵,但经过集体所理解的文本,多半要比个人的诠释来得复杂且深刻。”

4.4打造文学阅读环境,发挥图书馆员创造力

图书馆员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是对自身业务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首先,馆员是阅读活动的设计、组织者。每场阅读活动均应以责任到人的方式保证活动的开展。从对外沟通联络到活动的具体策划、实施,均由馆员承担和完成,促使馆员的组织策划、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锻炼。其次,馆员是儿童不可多得的阅读陪伴者、协助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期是“一个充满了焦虑感、压抑感的困惑时期。儿童与环境的最大冲突就是发现了自己面对成人世界的无力和软弱。”[儿童从迈进校园的第一天起,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被纳入到成人严密的监视之中,儿童阅读这一最为个性化的行为也难逃家长、教师的管束。虽然馆员在面对儿童读者时同样要担起教育职责,但是馆员能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中为儿童打造一个非功利化的阅读环境,以平等的姿态与儿童共同阅读充满想象、幽默、美感的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生机和活力。馆员要扮演好阅读协助者的角色,热爱儿童文学是首要条件。馆员为儿童推荐什么样的作品,对儿童读者的阅读品位将产生直接的影响。馆员通过大量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体味儿童文学对于人生的价值,加深心灵深处对儿童和儿童文学的认同感,自觉地走近儿童文学,才能为儿童挑选出更优质的童书,对儿童的阅读做出更出色的引导,提升儿童的阅读质量。同时,馆员应不断学习,充分发挥主动性,掌握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阅读理论、儿童出版物等相关知识,关注出版机构和儿童阅读推广机构提供的阅读资讯,使自己成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5结语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公共图书馆肩负着推动儿童阅读的神圣使命,亟待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但是,儿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回应文学作品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发挥馆员的力量,关注儿童阅读品质的提升,充分了解儿童与文学互动的乐趣,借助阅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儿童发掘持续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成为终生的爱书人。

参考文献:

[1][美]凯伦•波茨.镜子与永无岛:拉康、欲望及儿童文学中的主体[M].赵萍,译.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4.

[2][美]霍华德•加登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91.

[3]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4]李学斌.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5][英]艾登•钱伯斯.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M].蔡宜容,译.台北: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1:61.

[6]马力.论儿童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100-102.

作者: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