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影配乐对影片审美效果的作用范文

电影配乐对影片审美效果的作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影配乐对影片审美效果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影配乐对影片审美效果的作用

配乐对电影叙事基调的奠定

对电影配乐来讲,配乐与画面统一和谐比配乐本身的质量更重要,这是电影配乐的重要原则,配乐必须与电影画面和剧情完整融合、无缝对接,才能达到烘托氛围、推进剧情的最佳效果,而如果电影配乐过于突兀,则使观众对配乐本身过于关注,忽略了导演表达,造成了喧宾夺主,因此好的配乐是隐性的、无形的,如同万物赖以为生的氧气,看不见摸不着,却又须臾不能消失。在《海上钢琴师》中,莫里康内向我们展示了他过人的配乐技巧,使音画在互动之间获得了和谐之美,完美地实现了配乐对电影的辅助功能。电影配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组成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观众对电影主题的领悟与思考,让观众与导演意图之间达到完整的默契,电影配乐与电影画面共同作用于观众的精神领域,使之获得情感与生命的共鸣,引发对1900传奇又璀璨人生的认同与追思,配乐与画面共同奠定电影叙事基调,是一部优秀电影所必须具备的审美品质,在二者的配合上,《海上钢琴师》主要体现在对主题和氛围的营造中。影片中,莫里康内通过电影配乐,向人们讲述了1900这位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1900固执地坚持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放弃了富贵荣华和璀璨爱情,将这艘游船作为寄托自己音乐和心灵的惟一居所,用多情、敏感和洞悉一切的美丽心灵,看透世间百态和人生无常,用音乐表达自我对生命的反思和对庸俗现实的对抗,直到游轮被炸毁沉没,1900依然不肯离去。1900与游轮一起毁灭,选择一种绚烂的死亡,而不是回到世俗世界迷失自我,这种单纯,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命纯洁性的捍卫令人感伤。

电影主题曲贯穿影片首尾,在飘逸灵动的曲风中,营造出慷慨激昂又宽广宁静的氛围,正如1900生存和死亡的游船大海。成功的电影配乐,能够使观众得到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在《海上钢琴师》中,电影配乐本身就蕴涵了以纯净的音乐对比名利欲望的物质世界的意味,它以一种舒缓流畅、娓娓道来的风格萦绕全片,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悲情氛围。电影开始时,被窘迫生计所迫,麦克斯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小号,当最后一次吹响小号,电影主题音乐响起,唤起了乐器店老板的思绪,他播放了一张陈旧的CD,正是1900演奏过的乐曲,两个阴阳永隔的好友仿佛再度聚首,音乐跨越了时空,将这段友谊和经历再现出来,可叹世事境迁,快速浮躁的时代已逐渐侵蚀了纯洁的音乐,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塞满了浮躁和名利,而这恰恰是主人公1900选择远离陆地的原因。在嘹亮的小号声中,麦克斯内心的怀念和感伤真情流露,而唱片中的钢琴声又如同天籁,仿佛涓涓细流在麦克斯的心田奔流。在配乐中,1900的传说一点点展开,电影主题曲随着剧情的深入多次出现,画外音主要由管弦乐器演奏,风格完整统一、一以贯之。电影结束前,主题曲再度响起,与电影前段乐器店老板播放唱片相互呼应、互为烘托,回扣主题,这一旋律也成为麦克斯与1900的诀别序曲,1900对自由灵魂的捍卫、对浮华名利的淡漠与对音乐的无限挚爱,使他的人格与生命呈现出别样的厚重与伟大。

配乐对剧情发展的预示与推动

音乐本身就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又恰是对于情节跌宕起伏的最好表达,这也是大部分电影的特点,它能够表现出一种高潮、舒缓、再高潮、再舒缓,高潮和舒缓相互交替表现电影的节奏,对于影片情节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1]在电影的前半段,主人公1900的挚友麦克斯被聘为“弗吉尼亚号”游轮的小号手,是夜风浪来袭,游轮起伏不定,电影镜头在麦克斯与夜色里汹涌起伏的海浪中间或转换,麦克斯踉跄翻滚、亦步亦趋,此时配乐以巴松、短笛等木管乐器为主,在配乐的中低音区,配合游船上晃动的环境,配乐的节奏是欢快轻佻、俏皮幽默的,将风浪塑造成一个喜欢和人们开玩笑的精灵,将麦克斯的窘迫和憨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本段音乐结束后,主人公1900出场为麦克斯解围,在镜头远景俯拍角度下,麦克斯的身影在闪电的照耀下,忽明忽暗,木管音乐继续,麦克斯张开双手不停晃动。1900将琴盖打开,麦克斯随即扑到了钢琴上,极富特点的木管乐曲告一段落。随着弗吉尼亚号游轮的不停晃动,钢琴犹如一叶在海面上随波逐流的小舟,搭载着1900与麦克斯起伏不定。此时,从1990翻飞的手指下传来活泼、轻快的钢琴伴奏,像是一首即兴的舞曲配合着画面的节奏。钢琴声随着周遭环境的摇摆而变幻着节奏,麦克斯也渐渐适应了这摄人心魄的钢琴演奏。麦克斯趁着钢琴接近酒台,随性抽出一瓶美酒,当钢琴再次回到相似位置时,又顺手将酒瓶放回。这一抽一放,均巧妙地落在了钢琴配乐的重拍上。画面的展现与音乐的动感浑然一体。随后,1900琴键上的手与海浪叠化于一处,背景海浪声与配乐亦获得了节奏同步。这一片断录音与画面合成的独具匠心与浑然天成堪称电影史上音画合一的完美经典。此外,《海上钢琴师》在配乐上,不但与画面间的结合和谐一致,还进一步丰富了电影画面的意义与内涵,融合为电影剧情的一部分,推进电影剧情发展。在轮船大厅的舞会上,麦克斯询问1900钢琴演奏的灵感时,1900采用几段风格迥异的即兴弹奏,巧妙地刻画出舞会上四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人生过往。如,那个衣着华丽的手中拿着香烟、画着阴郁眼线的满脸皱纹的女人,1900将她看做是个弑夫私奔的女人。此时音乐变得激昂慷慨,重音迭出,如同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曲风带有明显的吉卜赛风格,描绘出了人物澎湃不羁的内心世界。[2]随后,镜头中出现一个略带哀伤的男子,他被1990描述为为情所困、深埋于往事中的忧郁男人。音乐在节奏上也变得舒缓柔和、略有伤感,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流。这些正是因为有了配乐的介入,才使得孤立的画面得以完整,使不同人物特征与内心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仅用了短短几个镜头就使人物形象变得饱满丰富,而这正是因为配乐的魔力。正是有了音画合一的完美呼应,才使电影获得了任何单独的视听元素所无法实现的综合、立体的审美效果

配乐对剧情的具体阐释与延伸

配乐不仅仅是电影情绪的渲染者,更是电影的主基调,电影配乐对电影剧情起到具体阐释与延伸的功能,拓展了电影剧情的广度与深度。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莫里康内的音乐与托纳托雷的画面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震撼感人的境界,著名的“钢琴决斗”段落,电影配乐对剧情起到了绝妙的渲染和阐释作用。在“钢琴决斗”开始时,Jelly出现在画面中,伴随着一段低调、阴郁、压抑的音乐,随着Jelly的正式现身,随之切入一段更为低沉的大提琴音乐,将整个环境的张力完美地表现出来。在斗琴的结尾,1900弹奏了那首根据俄罗斯作曲家科萨科夫《野蜂飞舞》改编的Enduringmovement,这首曲子运用了模进、分裂、闪回等手法并加入了大量经过句,如同多个人在同时演奏,同时电影镜头采用了叠加的表现手法,1900的脸上汗水淋漓,魔幻般的指法就像多人同时演奏一首乐曲。[3]一曲终了,1900演奏完这首极富技巧的乐曲,震惊全场后长达十几秒的无声和留白运用更是精彩经典,将1900的炉火纯青、无懈可击的钢琴演奏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全体观众的情绪带到了震撼的巅峰。

莫里康内的大师级地位早已毋庸置疑,他凭借多部经典电影配乐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海上钢琴师》再一次印证其宝刀不老的实力,他既让古典的音乐技巧变得平易近人,直探人心,也让通俗的音乐类型有脱俗的表现,而且完美将各种音乐素材重新结合再造,为乐迷与观众带来新的音乐创意与音乐感受。《海上钢琴师》是一部音乐与画面完美融合的作品,配乐与画面、配乐与剧情和谐统一,增添了整部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效果。电影主人公1900的故事充满了唯美主义的传奇色彩,他完美而充满理想主义的一生,反衬了当代社会充满世俗欲望的喧嚣,讽刺了人们精神家园的荒芜。也许,1900仅存在于人们的美好幻想中,1900永远不会出现在尘世喧嚣中,1900的生命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的,配乐大师莫利康内正是通过这些灵动美妙的音符,将一个美好、纯净而饱含深情的生命呈现于观众眼前,令人哀挽沉思、难以忘怀。(本文作者:李艳红、张建萍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石家庄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