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互联网社区平台文化形成与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Web2.0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网络社区平台诞生,这些平台的属性或综合或细分,形成了彼此不同的话语体系与平台风格,用户与平台两者间进行着双向的选择,共同构建了属于自己“圈内”的圈层文化。文章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圈层文化得以形成的内部、外部原因,进而分析了圈层文化对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圈层文化;文化认同
1圈层文化成因探析
1.1文化认同构建平台圈层文化
2018年4月10日,广播电视总局责令“今日头条”网站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内涵段子App用户组成的“段友联盟”齐聚抖音,喊出“统一头像,攻占抖音”的口号。“段友”对内涵段子的维护并不仅仅是出于对App的喜爱,其行为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认同。“在宏观意义上,“文化认同”对一个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最有意义的东西形成了肯定性的确认,是一种基本价值的认同。”[1]这一群体不仅存在于国家、团体等相对宏观的、有形的实体中,更存在于依靠网络来联结的虚拟社区中。戚攻和邓新民认为,社会学研究社区所揭示的一般的基本特质(构成要素)是:一定的空间(地域)、一定的人群,以及相应的组织或团体、公众的参与和某些共同的意识与文化[2]。当社区的形态被迁移到互联网,随着Web2.0的崛起,“一定的空间(地域)”这一具象的实体要素转化为虚拟的平台型社区,只消一个连接端口,用户即可进行各种跳转,无论是“用完即走”还是“深度使用”都相当自由。共同的意识与文化源自于消费心理背后的文化认同,依据共同的文化来凝聚群体、促成社区,这点始终未改变。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文化认同?它又如何导向深刻等问题都值得探究。如同传播实现的基本条件,传播双方要拥有共同的符号系统,并具有共通的语义空间。布鲁默提出“符号互动论”,该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交往通过交换象征符号来实现,能够引起价值认同的意义也在该互动过程中生成。同时,互动范式也关注到了情感层面。库利认为,社会的含义之一指人们直接交流,“社会是人际交往的生活”[1]。互动理论所追求的象征意义与情感交流共同构成了文化认同。同时,不同的社区平台由于不同的商业定位与不同的沉浸机制,又会引导参与其中进行分享、交流等行为的用户塑造出彼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开始形成圈层壁垒,各个圈层文化之间既可以因为共同的认可而走向协同,也可以因为对立的观点而走向对抗。例如“帝吧出征Facebook”等网络亚文化事件,体现出作为圈层文化形成基础的文化认同的力量。
1.2圈层文化形成的外部推力
用户参与到平台的运行,如前文所述,也就通过象征符号与情感交流参与到了文化的建构。圈层文化的形成与加固,内在的文化认同是基础,同时外部因素也不可或缺。主要体现为相对固定的话语体系、用户的印象管理行为以及大型社会的分化。
1.2.1相对固定的话语体系巩固圈层文化在圈层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固定的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和心理具有凝聚作用。例如在“二次元”亚文化弹幕网站“哔哩哔哩”,用户通过弹幕进行交流,“火钳刘明”“cxk”“小别致真东西”等具体的符号组合,让“圈外人”不能轻易参与到“二次元”文化圈层的建构之中。特定的语言规则对内保持了圈层的的同一,对外保持了圈层的完整,圈层文化得以在这样的环境得到巩固与发展。
1.2.2用户的印象管理与身份塑造对圈层文化的维系用户还会依据特定的语言规则进行身份构建——知晓更多象征符号背后意义的人与相对知晓较少的人之间形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前者拥有了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因此可以对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身份的经营,从而成为“意见领袖”。对任何角色的扮演,都是用户对自己的虚拟身份进行印象管理的结果,它摆脱了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在该状态之下,网络角色的塑造满足个体社交需求的同时,也加深了自我对平台的文化与价值认同。尽管角色的塑造看起来轻而易举,但是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仍然需要苦心经营。戈夫曼称之为“印象管理”,即在互动中,个体不仅彼此向对方表现自我,还努力进行特殊的印象处理通过控制自己表现出来的姿态以求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中给人们留下某种印象[3]。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成员捕捉具有话题性的内容、依托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将自己经营的角色塑造成“网络大V”。
1.2.3大型社会的瓦解与小众文化的聚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整个社会的整合模式的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方面,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得部落化的社会瓦解,人们被定义在人口统计学的信息指标上,淡漠了“血缘”所维系的人情。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也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脆弱。它们共同加剧了社会的分化,人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被各种符号所困,缺乏文化认同的境遇让他们迫切找到“组织”,从而满足个体的交往需求。同时,互联网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衰落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传统的精英主义与大众文化的没落。分众的市场与社会组织形态崛起,个体急需一个平台来宣扬个性,网络社区平台的出现恰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提出“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他认为即使在最小的国度,其成员永远也不可能认识甚至听说过其他绝大多数成员,但在每个成员的内心都有着关于他们所处共同体的图景[4]。网络虚拟社区中圈层文化的兴起,是在社会分化的背景下出现的文化认同上的社会聚合。
2圈层文化的影响
2.1对个体:
社会性需要得以满足的载体交流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性需求,人们需要通过交流来知晓外部世界的动态以躲避危险。发展到现代信息社会,与他人的信息交流更加必不可少。日本的御宅一族,虽然呈现出不与他人、社会打交道的表征,但他们仍然在满足交流这一人类本能需求,只是他们的交流更多地借助了互联网等电子媒介。因此,个体对互联网社区平台的介入,实际上为彼此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与倾诉的出口,满足了自我发言、求得关注的要求。再进一步讲,圈层文化不仅仅起到向内的吸纳观点、满足个人需求的作用,同时它也能够向外对目标人群进行辐射,使得目标个体“找到组织”,圈层文化在这里既对个体进行了规训,也因为新成员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而不断壮大。
2.2对群体:
群体智慧消平,群体行为增加勒庞的《乌合之众》认为,群体的集结并不能够将个体智慧之和发挥到最大,相反,而是将个体智慧减到最低,个体在群体之中无法理性思考,极易受到情感驱使而变得“简单而冲动”。在这样的群体情绪包围之下,由于匿名性等群体心理机制的存在,易发生具有危害性的群体事件。早年在百度贴吧等社区平台,经常会发生“爆吧”事件,“帝吧出征,寸草不生”就是爆吧事件的典型案例。
2.3对社会:
差序格局消解文化集权圈层文化的形成不可避免地需要制造文化的“独裁者”,但好处就是它允许多人参与进来,对他们共同的文化进行价值重置,共同“商讨”出文化的象征意义与能代表它的象征符号。同时,市场经济发展、分众理论盛行,也使得圈层文化的类别多元、不再单一,能满足任意小众市场的文化需求。不同的圈层文化之间既会走向协同亦会走向抗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观点的自由市场”的建构。无论从圈层文化的内部还是外部来看,它们都存在着费孝通笔下的“差序格局”,如巍峨不可撼动的泰山一般的集权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颗颗能够激起水波、有影响力的石子。圈层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既有其内部因素,也存在诸如社会结构等外部的底层推力;其产生的影响,既能够消解集权,亦能够诱发危害性事件。对于圈层文化的发展,既需要有平台给予空间,亦需要有政府给予引导,只有这样,一种文化才能够发挥正向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尹筱钰.网络社区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王欢,郭玉锦.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0.
[3]宫程波.试析网络社区中的角色扮演新闻界[J].新闻界,2008(2).
[4]聂磊.网络时代的虚拟社区及其成员参与模型[J].现代传播,2012(8):152.
作者:宋佩容 单位:临沂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