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应用型大学自动化校企融合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推动校企合作,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许多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目标。本文从校企联合方法,教学模式改革,以及校企融合实践环节,对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深入探索。结果表明,把企业技术人员“请进来”,带领学生“走出去”,学校可以投入到企业中。把企业办到学校中,既锻炼了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能力,同时也为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校企融合”办学模式的效果显著,企业乐于接受学生成为正式员工,不仅丰富了企业文化,也扩大了求职资源。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自动化专业;校企融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
一、引言
随着社会转型升级加剧,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1]。作为应用型人才的提供者,高等应用技术型大学肩负着传授高级技能的任务,因此,通过校企联合模式培养学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同时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通过联合办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目前,“双轨制”“优势分配”“TAFE”“产学合作”以及其他很多模式都已经成为了校企联合的常规模式[2-4]。与此同时,随着需求的发展以及创新风险的提高,校企联合趋向于更加紧密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即为“校企融合”。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微元,企业已经把利益和价值看成是他们最终的目标,把人才看作是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格外重视培养人才。众所周知,德国作为一个工业水平发展较高的国家,德国教育不论在观念还是具体实践方面都颇有建树,可以为我国高等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提供重要参考[5-7]。近年来,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与学校的联合日趋紧密。这种“校企融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而且还为企业、为社会培养了成熟的人才。首先,“校企融合”使得学校和学生对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物尽其用。学校在智力资源上具有优势,可以在科研中解决相应的技术难题,改良生产工艺[8]。此外,学校的研究背景宽广,研究方向较为先进,具有很多创新性的观点。通过一线实习,学生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并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正确深入的认识,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能力[9-10]。与此同时,企业也非常需要创新方面的思路,并且可以提供研究课题,并在其中承担风险,担负一定的责任;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能用”“好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向学校下“订单”,共同定向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企业和学校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及能力,这正是企业和学校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和企业的联合不仅可以给各自带来最大限度的实惠,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使“校企融合”模式成为一个双赢的模式[11]。当然,学校和企业必须为“校企融合”花费一定的费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甚至政府都可以获得高回报,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赢。因此,相比“校企融合”所花费的费用,“校企融合”代表着更大的利益以及更高的回报。本文从强化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角度对校企融合的运行策略、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实行“3+1”人才培养方案,派遣学生赴企业,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掌握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技能,促进了公司的认可,拉近了校企间的距离,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培养目标。本文的研究对应用型技术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建立实训基地,实践“校企融合”
“校企融合”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其巨大优势,已经成为一个促进科学技术、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营口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建校四年的本科院校,先后加入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批准为辽宁省首批综合应用型改造试点机构,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的基地学校。目前,学校正在电气工程系的自动化专业推广、实践“校企融合”模式,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校企融合”运行策略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角色,学校必须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校企“联姻”。制度上,学校规定了企业与学校应尽的义务,以及利益分配。运行上,学校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让学生书写实习小结,并经常与企业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师资上,以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能讲会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培养和造就基础理论扎实、实践业务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心来为校企联合服务。在服务期间,针对不同的问题,例如学生顶岗时间,学习领域,以及学习进度方面,要与企业积极联系,做好合作。校企合作结束之后,积极做好收尾工作。在上述政策方向的指引下,目前,学校已经与营口金辰、阿部等公司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其中,金辰有限公司是省级的实习基地。学生们身临其境,认识企业、了解本专业的生产技术;同时,将他们的职业规划、毕业设计与企业创新攻关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动化专业发展前沿和最新技术,进而不断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校企融合”教学模式在实施校企融合的过程中,笔者建议实施“3+1”人才培养方案,即在校理论学习3个学年,在校实习、实训以及到企业生产实习并完成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关的毕业设计一个学年。“3+1”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快速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和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日合资营口阿部配线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就订单要求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和企业工程师进校园参与实践教学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更紧密的合作。金辰机械、阿部配线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企业笔试、面试的方式,分别在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2013级)中遴选出20名、11名学生,组成“金辰班”和“阿部班”。学校电气工程系组织这些学生分别到金辰机械和阿部配线进行半年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实践技能培训和顶岗实习;同时邀请金辰机械的工程技术人员进校园,针对企业的实际工作状态,提出毕业设计课题,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担任“金辰班”学生的毕业指导教师。这样一来,学生的毕业设计既能应用于生产实际,又能符合规范化的毕业设计要求,为其将来进入企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技术储备。学校电气工程系利用金辰机械捐赠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针对真实生产工艺流程的现场公开教学,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实际进一步结合,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能在这条生产线上找到相对应的电气元器件、控制单元,这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自动化专业的认识和专业兴趣,还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气工程系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增加了学生对企业以及所学专业的认识。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也会更加牢固。
(三)“校企融合”实施效果经过学校与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双方近10个月的沟通交流,在电气工程系的积极配合下,金辰机械圆满完成了生产线的设计改型、加工制造、设备搬运、安装调试,2017年6月22日,伴随着机械手的抓取、移载、放料,合作共建的自动化生产线实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成功典范。在这条自动化生产线上,可以模拟企业生产状态,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摸索出先观察、后讲解,提出问题、再观察,最后回答问题的授课方式,实现了“教”“学”互动,创新了现场教学方法。电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参与度为原则,编纂《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教材。2014级自动化专业学生即将开始毕业设计,电气系自动化专业围绕这条自动化生产线提出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将会进行选题、设计。通过和金辰机械的合作,学校的教学模式更接近于生产实际,对学校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拉近校企距离,深化理解,学校组织了2013级、2014级自动化专业学生到中日合资营口阿部配线有限公司顶岗实习。经过培训,学生们对该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和安全规范以及对保证产品质量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实习过程中,公司的员工们都很耐心地指导,手把手讲解产品的作业流程。学生克服了长时间站立工作的困难,适应了企业的严格管理,在实践中学习、理解、运用专业知识,保证了产品质量,得到了厂方的肯定。利用学校暑假时间到合作伙伴单位实习,为我们自动化专业的应用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方案。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可以顺利成为合格的“准员工”,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到企业近半年的实习,“金辰班”学生学会了识别电气元器件、安装电气控制柜、安装和调试生产线,并在校企双方老师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毕业论文。“金辰班”的20名学生中,6名学生被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选中,即将赴金辰在设备维护、质检等岗位工作。由于在“金辰班”的实习经历,其余14名学生被营口忠旺、中冶京诚等在营企业录用;“阿部班”的学生吃苦耐劳,工作一丝不苟,8名学生通过了该企业的考核,被选录到工程部等相应的科室工作。新入职的大学生像一股清流,为这些企业增加了活力,为职工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在营口工作的31名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均已转为正式员工,实现了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无缝衔接,为学校的校企联合办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结束语
“校企融合”模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回归,对高校的就业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极大地丰富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模拟企业运行,可以实现学生对企业的“订单”式培养,促进就业。学校通过把金辰机械的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来”,带领学生“走出去”以及合作共建自动化生产线实训中心,实现了把学校的实训教学移到企业中,把企业的生产现场搬到学校里的目的。这样就锻炼了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能力,同时也为其专业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校企融合”办学模式效果显著,企业乐于接受这些学生成为正式员工。该模式不仅丰富了企业文化,而且扩大了学生求职资源。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6):5-9.
[3]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朱旭东,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10.
[5]王晓波,曾明星,周清平,等.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46-150.
[6]郝远.加强官产学研联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5):147-152.
[7]郭伟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运行机制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3):108-111.
[8]周俊,雷家勇,颜为向.校企共建实验室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234-236.
[9]左铁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5.
[10]姜文彪,陈烨.实施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强化实践教学应用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356-358.
[11]卢瑾,李洪煜,王小号.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实训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34-136.
作者:赵艳丽 李向龙 单位:营口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