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文化与高校德育的共融发展范文

大学文化与高校德育的共融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文化与高校德育的共融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文化与高校德育的共融发展

摘要:大学文化和高校德育是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然而,在新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原因是网络文化复杂性对高校德育的冲击,高校校园德育环境存在很多的盲区,高校校园德育环境建设缺乏文化内涵。在大学文化视阈下,发挥大学文化对德育工作的作用,需要在注重校园文化设施与景观建设、构建完善的高校德育机制、加大大学文化建设力度的同时,创新大学德育工作方式,使两者互动发展,以改善德育工作的效果,共同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文化;创新;高校德育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对我国高校德育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推动我国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的建设造成了很大冲击。大学文化和高校德育是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学文化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的思想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高校德育也扮演着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全面发展人才的角色。如何实现两者共融发展是高校教师和教育专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德育环境的现状分析

(一)网络文化复杂性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在这个以网络的普及为基础的新时代,大量的信息铺天盖地地涌入到大学生的视野,方便了大学生对信息的吸收和挑选。但是网络的及时性、隐蔽性以及虚拟性触发了一系列道德问题,比如网络背景下出现的知识产权的问题、由信息和网络安全触发的道德问题等。网络的快速普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也对高校德育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彻底打破了信息的门槛,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高校德育工作陷入了自由文化的冲击和恶俗文化的浸染之中,这对大学生的道德形成是非常危险的。网络环境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面上传信息,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信息选择和过滤过程中的困难,降低了信息的品质。德育信息隐藏其中,以繁杂无序的状态存在。相关专家曾经进行过调查,垃圾信息在网络信息中的比例达到了50%,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暴力和色情信息,数量更是惊人。这些信息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稳定、抵抗力比较弱的大学生来说,这些信息必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冲击。网络个体的活动是隐秘的,因而教师想要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网络行为存在巨大的困难。在目前这个环境中,信息刷新速度大大提升,各种思想纷繁复杂,这为学生接触各种信息打开了方便之门,让学生获得信息的道路越来越宽阔,也让他们获取信息的行为越来越隐蔽,道德对他们的约束力正在不断减弱。网络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信息传输的匿名性和符号化等特征,使交际过程中出现在其中的主体身份模糊,这让传统德育工作的监督效果受损,德育的主导地位受到影响。

(二)高校校园德育环境开发不全面

高等院校的校园环境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一个好的校园环境,才能让高校的德育教育发挥最大的价值与作用。但是,我国高等院校在以校园为背景的德育教育中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等院校的校园德育教育环境开发不全面。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高校德育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受教育者身处高等院校这样的大环境中,环境对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习惯有重要的制约作用。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与其他的专业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让德育教育具体化,并不是在接受德育教育之后马上就形成合格的德育素质,合格的德育素质是在接受教育后,在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所以,高等院校的校园环境对于这种素质的形成起着制约的作用。只有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才会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怀。虽然,从理论上得出校园环境对于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主要的原因是高校德育教育形式化,没有后期的长期跟进。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思想情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而在这个长时间的过程当中,高等院校的校园环境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只是实现在课堂上,没有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外部条件即校园环境上进行跟进,最终导致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想让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应该重视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而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校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发挥校园环境的辅助作用,才能让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高校校园德育环境能促进德育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的盲区,这主要体现在构成高校校园德育环境主体的内容还有一定缺陷。目前,大多数高校校园德育工作开展一般都是在课堂上,而完成德育工作的主体人员也只是辅导员、班主任等这些具有专业知识的德育工作者,他们具有德育工作的知识,可以集中开展德育工作。但是,生活德育的开放性,让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尽可能地扩大他们的工作范围,让德育环境蔓延到被教育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要求让德育环境主体出现严重不足,学校目前很难提供如此数量的德育工作者,以及与其有关的管理者。德育环境主体内容的缺陷肯定会引起环境营造的不力。此外,高校校园德育环境的营造还需要解决资源不足的难题。目前,我们最缺少的就是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教育内容只是德育教科书,在别的学科知识中包含的德育知识缺少深层挖掘。同时,德育工作也没有和大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总之,当前德育环境的营造缺少必要的人力和财力的支持。

(三)高校校园德育环境建设缺乏文化内涵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关于德行和人品的教育都是通过课堂上的讲解来完成的,主要是课堂的知识灌输和相关的课程设置,对于最终所能取得的效果也是通过简单的、僵化的考试来完成的。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成了某一标准生产线下生产的固定的人、没有自主思索能力的人。这种教育模式缺失了对于实践重要性的考虑,让学生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德育思维观念,这其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德育的发展的,而德育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学校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也以一个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基本思想道德水准。而大多数学校采用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严重地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而所取得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验证,这也使得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其最终所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则可想而知了。第二,如今的德育教育是以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为背景,进而转变为更抽象的理论知识,直接给学生进行讲解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很难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的,只有通过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由课堂出发,进行自我探索,自己思考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德育教育的效率。当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和表面主义的痕迹,看起来做得热热闹闹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很多只是做的面子工程,这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不具有实质性的影响。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有的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时候,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参加活动的人数和场面的热闹程度上。在校方看来,德育活动只要弄些色彩斑斓的宣传条幅和标语,就能取得期望中的效果。但是,对德育活动是不是能够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心灵是不是能够得到净化、学生的灵魂是不是能够得到塑造都没有深入思考。因此,这样的德育活动看起来会热热闹闹,但是它们都只是流于形式,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有关校园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缺乏较为完善的、科学的体系,严重影响了优良学风、校风及其严谨教风的形成,而这些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却没有从根本上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给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校园文化发挥的正面效应也受到了影响。

二、大学文化视阈下高校德育的关键所在

(一)注重校园文化设施与景观的建设

各大高校的相关领导人务必要注重对大学校园文化设施和景观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和教育基础设施。学校可以建设诸如可以反映大学特色的博物馆、大学创始人纪念展厅、校史展厅、杰出人才展厅等展示该校的基本状况,包括大学的发展史、发展过程中曾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和服务使命、办学创始人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以及教育风范、教育思想和在教学上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专利获得等方面。这些基础的文化设施能够更好地将大学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和服务使命等相关的文化景观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保护学校的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和教师创建了浓厚的教学学习环境,有助于推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和夯实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各大高校还可以拟定大学校训风,注重更新办学理念,确定校歌、校旗、校徽,将校园道路、楼宇分别命名,挖掘历史文化故事等,树立新颖的校园文化形式,也可以在课间播放校歌,定期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大型的校歌歌咏比赛、升校旗、拍摄历史文献片、上演历史话剧等,丰富校园的精神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和老师能够在参与这些活动过程中自觉树立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价值观。

(二)构建完善的高校德育机制

学生除了学习一些基本的专业课程之外,还要学习一些所谓的隐形课程,它是大学生生活经验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课程方式是以学生亲自体验为主,教师在课程中主要是积极挖掘每个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多样性特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多样化和广泛性的需求,保证了德育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因此,各大高校应注重对学生隐形课程的开发,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应统筹兼顾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积极作用,构建科学完善的德育体制。学术界对隐性课程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理解的角度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识就是:显性课程主要是对学生个人价值、情感以及意志等学习成就方面的考察,而隐形课程则是对学生学习以外生活方面等的考察;从另一个角度看,隐形课程的影响主要存在于班级中、学校里以及现实生活中,它会潜在地、无意识地对人产生长久的影响。隐形课程和显性课程在大学课程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方面隐性课程弥补显性课程中的缺陷,使得学生能够自觉地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其涉及的有诸如校园文化、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具体领域,加大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宣传力度,敦促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有关德育教育的活动。在大学的制度文化氛围中,也可以采用较为隐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但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究其本质,这种隐蔽的德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生活观和价值观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这种严格而又科学合理的强制性方法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对于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在选择性的文化基础之上的,要不断的进行思维的创新,结合当前的社会需求,制定出更合理的德育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学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当将德育教育的精神内涵作为大的基本导向,然后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实际主体,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样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涉及到学生的人文精神建设、科学精神的培养、创造精神的激发、实际精神的推进等方面,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只有进行自我管理,学生才会在思想和生活上实现超越。大学人文精神的建设需要对日常的教育方针、办学的理念和方向、课程的设置、教育的风格、学校的校训以及校服校徽等关于学校文化的东西都要进行调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也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才可以带动学生,学校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教育水准的提升。丰富的校园文化蕴含着多样化的文化内涵,如果要通过这些实际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的相关教育部门务必要对这些零散的文化进行充分的发掘和整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实现大学德育教育的目的。此外,要将大学文化中的一些引领元素贯穿到整个校园文化设施和景观建设中,进而形成多种新型的文化要素,充实校园文化内涵,推动大学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满足新时代下学生对新事物的需求,各大高校要注重完善教学体系的建立,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比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搭建师生互动的德育教育学习平台。

高校要确保以隐性课程为主体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注重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积极开展与此相关的心理诊治活动,以便及时解开学生的心结,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德育和智育是大多数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两大部分,其中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客观上削弱了德育教育的效果。所以,高校要打造出一种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强全体教职工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认识,形成“人人关心学生成长,人人争做育人标兵”的良好风气,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信息化新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应当将德育教育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想要创造一个和谐的高校学习环境,净化网络环境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外来事物的一个主要工具和渠道,只有净化网络环境,并引导大家自主地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发挥网络的特有功能,才能让其为高校的德育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网络已然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丰富了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极大地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而传统的德育教育则是通过老师、家长以及电视广播的说教来完成的,这样的教育学生是被动的,其所接受知识的意愿也十分有限,而且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网络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创了德育教育的新模式。然后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日常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总结

大学文化视阈下,主要通过考查各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深度和接受程度来检验高校德育的功能性目标实现情况,因为真正的校园文化价值观是必须要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考查各高校师生是否主动传播和践行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深入了解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结果也能够间接反映高校的校园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黎世法.“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法”理论体系梗概[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S1).

[2]张云志.网络的负面影响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5(2).

[3]续润华.苏霍姆林斯基论学生的自我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0(8).

[4]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杨曦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