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大学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良好的大学文化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从精神文化培养、制度文化完善、环境文化优化、行为养成四个方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政教育;创新
1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至今为止,教育界对大学文化的定义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学者们对大学文化的认识角度存在差异[1]。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将大学文化视为一种亚文化,这种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附属,仅存在于大学校园内。大学文化是历届师生传承下来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依托于校园的物质、制度而存在,体现在学生的行为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具有主导意识的思想,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周围人群产生行为、理念上的影响,进而达到某一共同目的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形成正确的、统一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层面的重要保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处在整个思政教育体系的较高阶段,经过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广大学生已基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大学阶段是其思想政治修养的提升阶段。大学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具体表现在:一是目的一致性。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大学文化亦是如此。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历届师生将多年的文化精髓沉淀在了这片热土,这些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以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因此,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二是对象一致性。无论是大学文化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作用对象都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大学文化因人而生,并作用于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由人来完成并影响他人,两者在影响对象方面具有一致性。三是实现方法一致性。大学文化的影响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才能完成,例如一些学校将文化浓缩为校训激励学生,或建立校史馆,记录、宣传学校的创建、发展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实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课堂外的任何地点、某些特殊事件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可见,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方法上具有一致性。
2大学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大学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促进作用。首先,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大学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它通过制度引导,促使大学生规范个人行为,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它有助于教师掌握大学生思想的动态变化。自进入大学校园起,大学生就开始受到大学文化的影响,大学文化的变化会体现在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从大学生的行为与心理变化判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存在问题。最后,它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观念与行为的约束力。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能够抑制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消极思想,强化正能量的作用效果。大学文化的积淀源于历届师生对某一价值观的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学生的观念与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
3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文化发展的作用
大学文化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同时,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保证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高度统一,并指导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大学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牢牢把控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避免外部文化中的负面成分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促进大学文化的快速、广泛传播。大学文化体现着民族文化的未来走向,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能够筛选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文化,可促进大学文化向着对国家、民族、高校师生有利的方向发展。最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作为主要发展对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以往有所不同,其适用性与实践性更强,对外部消极思想的抵御能力也大大提高。
4基于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高素质人才,在此过程中大学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基于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可以此为据。
4.1以精神文化培养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良好的精神文化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并督促学生自我完善。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对精神文化建设相关内容的解读,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关键性理论进行宣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2以制度文化完善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制度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制度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相似之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其错误行为,实现大学生群体行为的一致性和统一性[4],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亦是如此。制度文化将原本生硬的制度性要求进行了升华,使其成为大学师生精神层面的一种信仰,并且大学制度文化创新性的将大学师生的权利放在了首要位置,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创新。
4.3以环境文化优化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每一所大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环境也是一种文化,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首先,良好的环境文化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宽松的氛围。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去享受环境带来愉悦,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其次,校园环境文化也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大学校园里的建筑物、雕塑等大都具有深刻寓意,它督促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学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配合下这种效果更加明显。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创造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文化,不仅是建筑、雕塑,还包括以宣传、教育为核心的“文化长廊”等,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整个校园,使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接受它的教育。
4.4以行为养成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在校园内一切活动的集合,包括理论学习、体育锻炼、校内实践、人际交往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行为文化得到验证,而行为养成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大学校园不仅是汲取知识的地方,也是大学生充分释放自我、展现自我的地方。大学里的活动多种多样,范围涵盖学术和娱乐两大领域,多彩的活动能够丰富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内容,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例如,在纪念“九•一八”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较大,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较为理性地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然而,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两种极端行为,一种是我行我素,对活动漠不关心[5],另一种则过于极端,如焚烧日本国旗,对使用日本产品的学生进行人身攻击等。教育者要对此类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合理释放情绪,将负面情绪进行积极转化,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对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分析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邹增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路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256-257.
[2]上官万成,田园.以“中国梦”引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知识经济,2014(1):176-177.
[3]李亚员.显著影响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思潮及原因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3(1):43-48.
[4]黎海珍.论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25-128.
[5]雷骥.论文化自觉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24-26.
作者;曹静芳 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