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范文

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

一、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在依据

大学文化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提出此结论有两个依据:其一,大学的本质属性使然。从对文化概念演变的梳理可以看出,文化与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是具有文化属性的,随着教育与文化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两者的功能和特征越来越相似,甚至有时人们认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一类重要组织,必然具有文化属性。有学者认为大学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其最本质的是求真育人,大学文化要建立在这个本质特征之上。[6]更有学者直言:“大学即文化,高等学府即文化机构。”[7]由此看来,大学文化对于育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可置否。其二,大学的职能使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已在学界达成共识,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文化、实践文化及传承文化的场所,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以人为载体来进行,大学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大学人的人化过程,即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由大学人内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向外在现实的物化过程,即大学人创造了大学文化;同时被大学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反过来又会对大学人产生一定的约束与熏陶,从“外在的文化”回溯到大学人的内在精神和人格的养成,即文化亦创造了人,进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反哺”的现象。在这一来一去的过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大学文化育人这一行为。正如有学者所言:“大学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8]因此,大学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与育人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大学文化育人并不在于通过硬性的制度规定或者强行的教学灌输进而给人以影响,相反,文化育人可以通过营造一种大爱无声的学习型生态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对知识、真理、理想的强烈渴求进而自觉地修身向学。我们知道,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仅只是指专业成绩的提升,还应包括素质的改善和提高,而素质、修养、信念、理想等在课堂上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和改善。大学文化可以通过培养人的理性精神,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进而使得身在其中的学生不自觉远离“功利主义、犬儒主义、大佬主义”等庸俗文化现象从而形成并守持真的信念、善的内心、美的行为以及社会担当之大道。

二、大学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在众多的大学文化要素中,重点可借助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类重要的文化形态有效地实现大学文化育人的功能。器物文化是育人的基础,制度文化是育人的保障,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

(一)器物文化育人大学器物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物理环境上。存在于大学内部的历史文化建筑总会给人以熏陶与涵养,正如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在开学盛典的致辞中所言:“这些长廊连同它们的华贵的圆柱,也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一块砌墙的石头必定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9]我们知道,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于人的熏陶起着不可忽视极其重要的作用,环境影响着人对事物的认知,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促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个体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崇真向善的理想以及求美务实的信仰,而作为大学环境中的诸如建筑、雕塑、草坪等大学器物自然扮演着育人的重要角色。在育人层面,器物文化着实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器物文化赋予了大学文化以整全感、历史感与庄严感,赋予大学生以使命与责任。但观近些年存在于我国高校间的合并与更名之风,令人痛心,实属悲矣!为了扩大建设规模,一些地方高校办学者迎合功利的社会需求,追求功利的办学目的,将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校名更名。如此一来,学校的规模更大了,大楼更宏伟了,新校名似乎也更好听了,然而变更后的大学只是徒有其表,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变更很难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反而割裂大学的历史,损害大学的精神,损害大学的文化,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不珍视大学器物文化的行为。

(二)制度文化育人《辞海》将制度定义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套用制度的一般定义,便可以得出大学制度的一般概念,即大学制度是要求大学人所共同遵守,按一定规则办事的规程。就学术概念的严谨性而言,制度并不等同于文化,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任何制度都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反映。也就是说,制度的设计往往是以某种文化价值为前提的,因此制度也有着文化的属性。无疑大学制度是大学理性治校的产物,是一所大学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等内容列入其中,强调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都需要相应制度的约束,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组织的正常运行,而且深刻影响着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同样,好的大学制度可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坏的大学制度便会对人才的培养起到消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文化主导或制约了精神文化与器物文化,解释了人类行为和活动的个中之因,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可见,制度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不重视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便无法规范大学的行为,没有制度、没有规范的大学便会如同一盘散沙,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杰出人才。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以及大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等都需要在大学制度的框架下执行。相较于西方大学制度,目前我国的大学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更应该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发挥制度文化育人的作用。众所周知,美国大学拥有着成熟的董事会制度,这一特色大学制度成就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独立性,为世界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奠定了美国大学在世界上的地位。诚然,一流的大学校长、雄厚的经济实力、一流的名师与优质的生源都是美国造就世界一流大学的因素。然而试想,如果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没有董事会制度的支持,是否还会像现在一样闻名于世而成为学子心中理想的学府呢?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克尔(ClarkKerr)和盖德(MarianL.Gade)就曾经指出,高校董事会制度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实权制,加上强调机会均等、自由选择、公开竞争、多元主体办学、大量投入,美国才有了世界上最为成功的高等教育体系。[10]由此可见,卓越的制度文化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根本保障。

(三)精神文化育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检验、历史的沉淀,从而凝炼并形成且为大学人所共同认可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它包括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以及价值追求等。透过大学精神往往可以看出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既能切实地感受到以培养人才为天职、以追求真理为真谛,以捍卫理想为目标、以探索知识为根本、以传播文明为使命的内在涵义,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对理想主义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其透射出的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使命及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最好体现,其不仅会给人以使命感和责任感,更会给人们以鞭策和警醒。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我们知道,人类的行为受思想、观念、信仰等精神因素的支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精神文化的建设尤其关键,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大学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校训和大学使命上。大学校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所大学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高度提炼和升华。大学的校训还往往会凝聚一些人物和故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的办学传统、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催人奋进的精神。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虽时局艰辛,却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在短短8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人才,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为抗战及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大人恪守其校训“刚毅坚卓”之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仍旧守持着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应有的操守,他们身上散发着的“刚毅坚卓”之气节令人折服。这种精神便是一所大学的校训文化对其育人所发挥作用与影响的最好诠释。

大学使命体现了一所大学欲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基本决定了大学的定位。如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正是在这种文化内涵影响下,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32个诺贝尔奖,为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32个诺贝尔奖,还有一大批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的物理学元老周培源(192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中国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赵忠尧(193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谈家桢(1936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39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所有这些大师奠定了加州理工学院在世界上的地位。[11]有什么样的使命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成员,大学使命文化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基本定位,也决定了大学成员所应有的担当、责任、理想等基本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引领性作用。大学发展至今,已经从被动适应社会的产物,走向了崇尚真理、追求科学、求美向善、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从而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一类重要组织,因此,重视大学使命文化的建设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鹏虎单位: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