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茶歌文化及艺术形态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国。我国有多个茶叶产区,而湖南则是主要的产茶大省,茶树种植历史悠久,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名优茶,如古丈毛尖、安化黑茶等。茶歌是湖南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源上看,湖南茶歌分为文人创作与劳动人民创作两类,前者以诗为歌,具有文学性强的特点。后者则是劳动人民在日常劳作与生活中创作的茶歌,具有形式自由,原生态气息浓郁的特点。
湖南地方文献中的茶歌文化
湖南茶歌的源头为屈原《楚辞·九歌》中的“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其中,椒浆即花椒浸泡后的汤水,也称花椒茶,是湘北的特色茶。唐代是我国茶树种植以及茶叶饮用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系统性研究茶学的著作《茶经》。刘禹锡在湖南常德留下了《西山兰若试茶歌》,记载了炒青茶的加工过程,为我们了解古代茶叶的制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清代为湖南茶歌的繁荣期,不少文人留下了大量茶歌,如《君山茶歌》《采茶歌》等。新中国成立后,湖南茶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一阶段的湖南茶歌创作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新中国新面貌的新歌,另一类则是对经典茶歌的改编,最典型的则是《卖茶歌》。《卖茶歌》是湖南临湘广为流行的茶歌,歌中唱道:“桑木扁担轻又轻,挑担细茶上北京,皇帝金笔批旨文‘临湘茶叶列贡品,定数年年进朝廷’。”1961年,王长安将《卖茶歌》改编为《挑担茶叶上北京》:“送给亲人,您是人民大救星。喝了家乡贡品茶,万寿无疆永长春。”改革开放以来,湖南茶歌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此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宋祖英演唱的《古丈茶歌》。古丈是湖南名优茶古丈毛尖的产地,也是歌唱家宋祖英的祖籍。1999年,宋祖英演绎了《古丈茶歌》:“采不完的悄悄话,采不尽的笑哈哈,采串茶歌天上撒,好像天女在散花。”极大地提升了古丈毛尖的社会影响力,也使得茶歌这一独特的民歌形式得到了更多地关注。
湖南茶歌题材丰富,常见的题材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劳动题材。湖南为产茶大省,大量人口从事茶叶生产、制作,涌现了许多和茶叶劳动有关的茶歌,比如安化的《“千两茶”踩茶号子》。踩茶是“千两茶”制作的重要工艺,要求踩茶者动作一致,施力均匀。踩茶极耗体力,踩茶号子不仅能够帮助踩茶者统一动作节奏,也能起到舒缓疲劳的作用。歌词内容有:“压起来呀———把杠抬呀!重些压呀———慢些滚呀!”第二,祭祀题材。战国时期,湖南属楚国,楚国祭祀之风浓厚,湖南茶歌中有不少和祭祀有关的内容,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楚辞·九歌》,第三,社会风俗题材。作为茶叶重要产地,茶文化已经融入湖南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社会风俗中和茶文化有关的不在少数,而茶歌则是最为主要的载体。以婚俗为例,湖南一些地区新人结婚时有先“闹茶”再入洞房的习俗,如临湘《赞茶歌》中的“香茶一杯热又甜,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早生贵子跳龙门”。丰富多彩的题材使得茶歌成为展现湖南社会风俗的一面窗口。总体而言,湖南茶歌演唱具有明亮欢快的特点。从发声的角度而言,湖南茶歌发声方式多样,最常见的为本嗓发声,演唱技巧虽然不多,但适合叙事性的对歌。假嗓,或者真假声结合是比较能够体现湖南茶歌演唱特点的重要方式。假嗓唱歌需要深呼吸,并以长柱变短带动声带振动而获得较高位置的头声。湖南茶歌中有不少高腔性旋律,如“把是把茶采也呢,转是转家园,采茶辛苦吃也吃茶甜”。就需要采用假嗓。湖南茶歌的润腔技巧自然,并且,随着新茶歌的不断涌现,湖南茶歌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润腔技巧。湖南茶歌演唱特点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湖南人民乐观豁达的心态。种茶、采茶、制茶虽然辛苦,但湖南人民乐在其中,并在茶叶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创作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茶歌。第二、湖南独特的自然环境。根据生态人类学,人类文化和生态环境有着复杂的关系,湖南山地众多,西、南、东三面为山地环绕,山地面积占比50%以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催生了湖南茶歌的唱腔与风格。湖南茶歌歌词具有鲜活生动的特点:首先,从结构来看,湖南茶歌受格律诗影响很大,多为七字一句,结构谨严。同时,作为民歌的一种,湖南茶歌结构也具有自由性的特点,常在七字结构中加入衬字,既增加了歌词的生动性,也使得茶歌在演唱中具有婉转悠扬的韵味。以花鼓戏采茶调《灵慧采茶情》为例,歌词“正月采茶是新(喽)年,姐妹双双进茶(呦)园。十指尖尖把茶采(呃),采起细茶转家(呦)园”。其次,从内容来看,湖南茶歌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是生活中的艺术,湖南人民的生活场景在湖南茶歌中有着生动地体现,如“绕物不种桑与麻,前山后山都是茶”“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最后,从语言来看,湖南茶歌中具有不少的方言元素,特别是茶歌广为流行的古丈县,多数茶歌并没有固定的歌唱,完全由歌者随心而发。不仅如此,古丈县苗族、土家族居多,方言体系复杂,苗族茶歌、土家族茶歌更增加了湖南茶歌的语言魅力,也彰显了湖南多元包容的文化格局。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湖南茶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南茶歌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茶文化价值。我国为产茶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茶歌是茶文化与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见证了茶文化在民间的广泛影响力,也是茶文化传承发展的着力点之一。第二,民间音乐文化价值。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内容多样、形式自由、曲调流畅、唱腔动听而著称。作为民歌的主要类型之一,湖南茶歌蕴藏着独特的民间音乐文化价值,在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区域文化价值。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区域受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发展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各区域文化共同构成了繁荣多彩的中华文化。茶歌作为茶文化的分支,广泛流行于我国各产茶区域,如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四川等。湖南茶歌受湖南区域文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区域文化属性,这也是湖南茶歌的文化价值所在。
湖南茶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茶歌在传承中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湖南茶歌赖以生存、发展的乡土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青年人对西方音乐感兴趣的不断增加,对民族音乐感兴趣的日益减少。因此,必须创新湖南茶歌的推广方式:首先,在学校中推广。将湖南茶歌全面融入音乐教育中,开发湖南茶歌音乐教材。其次,在社区中推广。社区教育起源于美国,改革开放以来,社区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补充学校教育,提升公民素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南茶歌不仅具有娱乐价值,也有文化教育价值,应该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中推广,如广场舞中推广,丰富广场舞的音乐形态。创新是湖南茶歌文化内生发展的动力,也是湖南茶歌文化更好传承的基本要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新时代湖南茶歌文化的创作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更要立足时代的发展趋势,创作一批贴近人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举例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已经有不少反映精准扶贫的优秀文艺作品,湖南茶歌创作也要紧扣时代主题,不断推出艺术精品。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为提升,文化娱乐旅游消费占比不断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综合旅游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湖南茶歌的传承、开发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湖南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而在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文化融合等顶层设计的指引下,湖南茶歌与旅游的融合成为一股热潮。对此,要探索湖南茶歌的开发工作,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将湖南茶歌与湖南全域旅游结合起来,以湖南茶歌丰富湖南旅游的观瞻性,提升旅游的文化层次,以旅游创新湖南茶歌的传承、开发路径。
小结
作为茶树故里,我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悠久、灿烂的茶文化,而茶歌则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为产茶大省,也是茶歌资源最为密集的省份,其中,古丈茶歌更是闻名全国。湖南茶歌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多角度传承、发展、利用好湖南茶歌,就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民
参考文献:
[1]李飞.原生态茶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J].福建茶叶,2017,39(12):361~362.
[2]李静,贺翀,余有贵,等.浅析湖南茶歌文化及其艺术传承[J].茶叶通讯,2019,58(3):360~364.
[3]匡泓锦.茶文化生态视角下关于湖南古丈茶歌进课堂的思考[J].福建茶业,2016,38(8):246~247.
[4]王俊睥.生态视角:中国茶文化研究创新的可能性[J].农业考古,2011,31(5):9~16.
[5]陈奇志,赵丈田.湖南茶歌回顾与未来之路[C].株洲: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2008.
作者:姚岚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