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区茶文化历史探微范文

地区茶文化历史探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区茶文化历史探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区茶文化历史探微

1江浙茶业的历史沿革

江浙地区明清以来就盛产茶叶,许多地区现在一年只产春茶,而当地居民也以绿茶为主,尤其喜欢清明、雨前的茶,大部分绿茶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也有少部分的是纯芽头。相较于其他几类茶叶,绿茶与江南人文环境还是相得益彰的,每年早春做茶时,江浙的茶山上都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浙江、杭州等一些地方,还专门开展旅游项目,如各种茶会、各种茶叶节。也由此带动了与茶相关的一些产业的发展。相传江浙地区栽茶历史始于三国时代,据《临海县志》引用抱朴子《园茗》记载:盖竹山有仙翁茶园,旧传葛玄植茗于此,葛玄(公元164-244年)字孝先,江苏句容人,他于赤乌元年和二年(公元238-239年)先后创建了浙江天台山上首批道观———天台法轮院,桐柏观和福圣观。又据南朝山谦之撰(约公元454年前后)《吴兴记》中记载:乌程温山(今浙江湖州市郊)出御舛(茶别称),到了唐代,江浙茶区有了较大扩展,并已形成主产茶区的雏形。据陆羽《茶经》记载唐肃宗及代宗时代,浙西的湖州、杭州、睦州和浙东的越州、明州、婺州和台州均已产茶,实际上唐代的产茶区已遍及江浙十几个州与几十个县。

2江苏茶文化特点———“隔竹呼茶,穿花过酒”

江苏的茶文化以苏州为代表。苏州茶文化起源于汉,发展于东晋南朝,盛于唐宋,至清明独领风骚。太湖之滨历史上曾经名茶辈出,处处可寻茶事墨迹,苏州园林的楹联,很多是与茶有关的,例如怡园碧梧栖凤联:“新月与愁烟,先入梧桐,倒挂绿毛么凤;空谷饮甘露,分傍茶社,微煎石鼎团龙”。又如拙政园远香堂:“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诸君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苏州人喝茶一向颇多讲究,不但要茶好,还要水好。不少人喝茶是“茶翁之意不在茶”,旧时苏州的茶馆都设有点心摊,现在的茶馆,不少都用茶点自助形式,各类茶点品种繁多达到几十甚至上百种。此外,苏州的茶馆文化中,虽没有正宗的茶道,但就是老茶馆茶倌沏茶功夫来说,也是独树一帜的。近年来,江苏地区的茶馆越开越多,但大部分是以休闲会所为主,更多用于商务洽谈等,环境气氛比较雅致;而浙江地区,在传统茶馆的基础上,改变一些经营模式,有一部分茶馆是自助式的,在西湖边上有几家这样的模式的茶馆,方便游人观光以后可以在此慢慢品茶,感受浓浓的江南风情。

3浙江茶文化特点———“绚丽至极,归于平淡”

作为拥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古越文化”、“浙东文化”一系列人类文明瑰宝的浙江,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茶文化,经历了七千年的繁衍生息后的今天,依然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茶俗茶礼来发现浙江省历史长河中的茶文化价值。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茶文化历史悠久,到了南宋更是茶事兴盛,城市茶肆大兴,同时茶礼仪已成体系。杭州茶客有几大特点。一是讲名茶配名水,品名临佳境,才能得茶艺真趣。杭州人喝茶,主要喝“西湖龙井”,真正绝品龙井并不在龙井村而在狮峰,龙井茶属典型绿茶类,它很好地保持了茶的本色。第二,西湖茶客,多了些“仙气”、“佛气”与“儒雅”之气,典雅而古朴。第三,整个杭州山水是构成西湖茶室文化的自然氛围,构成一个“大茶寮”,不必刻意雕琢,茶与人,与天地、山水、支雾、竹石、花木自然契合一体。位于浙江省境内长兴县的名闻遐迩的大唐贡茶院是浙江茶文化的代表作。它坐落在太湖之滨的顾渚山,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常年云雾缭绕、氤氲弥漫、气候温润,尤其适宜茶树生长。顾渚山麓峰峦叠嶂、林木幽深;修竹苍翠、泉水清澈;茶树遍布野岭山谷,紫笋飘香,金沙涌泉,山花照人。

曾任湖州刺史的著名诗人杜牧诗句:“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即指此。古来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贡院内主要包括吉祥寺大殿、陆羽阁、东西阁廊、东西茶亭、左右茶楼和茶宴厅等。整个建筑群顺山势而建,气势恢宏;全木仿唐建筑结构,新建如旧;院寺内殿柱栏槛古朴高雅,楼台阁檐雄伟壮观;浑然是一座融入大自然的山水之中、历尽岁月沧桑的千年古院寺。古代茶圣———陆羽则是西湖茶客最佳代表人物,陆羽不仅精于茶道,也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伟大传播者。浙江长兴,正是陆羽潜心研究茶道并著《茶经》之所。陆羽对茶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经常同朋友们谈茶,论茶,品茶、并对茶的种植、栽培、烹煮等技艺了如指掌。把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观察加以总结后,陆羽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茶经》,也为自己赢得了“茶圣”的美誉。所以大家可以在这地方尽情欣赏陆羽是如何把这些茶经宣传出来的过程。在大唐贡茶院这样的清凉之地,三五知己的入坐并谈古论今这将是人生一大幸事了吧?于是徜徉在贡茶院里,处处感受到静谧的环境,茶的气息及其所营造的氛围。以及由此而产生茶文化中的“静,和,雅”。

江浙地区的茶馆相较于成都,北京等地的茶馆,少了些市井之乐,多了些淡雅与厚重,进入当地的茶馆,你不会听见高谈阔落,给人更多的感觉是一片安宁与祥和,这也符合江南水乡的特点。江南文化历史悠久,其茶文化一直伴随着江南文化的发展,太湖之滨历史上曾经名茶辈出,处处可寻茶事墨迹,苏州园林的楹联,很多是与茶有关的,例如怡园碧梧栖凤联:“新月与愁烟,先入梧桐,倒挂绿毛么凤;空谷饮甘露,分傍茶社,微煎石鼎团龙”。又如拙政园远香堂:“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诸君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使得江南茶文化总少不了与文人雅士,名句绝文的关联,二犹豫这些赞美,也是的江南的茶叶及其文化更加出名,相较于其他几类茶叶文化,更加具有儒雅的气息。江南茶文化的演变,从侧面也体现的整个江南文化、社会的演变。

4江浙地区茶文化建设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加工方式,茶馆经营模式等等,由于过度繁琐或单调,在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都市气息,使得现在江浙地区的茶馆并不是非常兴盛,远不如从前。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江浙地区茶文化发展有些地方亟待加强:

(1)加强部门间、地区间协同规划。有规划地发展茶园边建筑物设施,防止生活垃圾、人为活动破坏茶园环境,为茶园生态旅游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发展空间。

(2)开辟特色茶文化旅游产品。通过江苏太湖、浙江山水与“苏浙茶文化”碰撞产生火花,为江浙地区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增强吸引力。

(3)通过高校教育培养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交叉人才。通过茶文化本专科教育,并与旅游专业并轨教育,为江浙地区茶文化市场提供高素质人才,不仅可提高旅游服务的接待水平,而且能科学引导茶文化旅游经营的有序竞争。

(4)江浙地区的茶馆可以越来越多地使向多元化发展,在向人们展示传统茶文化的同时,不忘与时俱进如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果茶调饮:①枸杞菊花茶:预先取宁夏产大红枸杞子5g与上好杭白菊5g,分别放入两只配料缸,注少许开水,加以轻摇,浸泡约5min,令菊花温润舒展,枸杞红艳欲滴,备用。将泡好的浓缩绿茶汁从冰柜中取出,向杯内注20ml左右,加凉开水与冰块,至杯七分满,用小匙加入枸杞子七八粒、菊花二三朵,浸汁一小匙。枸杞子味甘、性平,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杭白菊味甘、苦,性微寒,具散风清热,利肝明目之效。

②金银橘皮茶:选红色、橘色干橘皮(剪作细丝)5g与干金银花5g入配料缸,注少许开水浸润约5min。取浓缩绿茶汁入杯内注约20ml,加凉开水与冰块,取小匙夹放金银花二三朵、橘皮丝三四缕即成。金银花味甘、苦,性寒,可清热解毒;橘皮味苦、辛,性温,理气健胃、燥湿化痰。这一款茶特别适合潮湿闷热天气饮用。③薄荷绿茶:取鲜嫩薄荷叶数枚,清洗沥干水后,置白瓷碟中(如无薄荷鲜叶则用薄荷香精代替);鲜草莓两只对切开,置白瓷碟中(如无薄荷鲜叶则用薄荷香精代替);鲜草莓两只对切开,置白瓷碟中,备用。取浓缩绿茶汁向杯内注入20毫升,加一块方糖,轻搅令溶化,加凉开水与冰块;用小夹匙了取一片薄荷鲜叶置水面上,半个草莓骑放杯沿,过片刻待薄荷味道溶入茶汤后饮用。或滴入薄荷香精,先用小匙轻搅,再饮用。(上接第5632页)

5结语

江南自古兴茶,饮茶习俗更是悠久。茶文化的兴起与江浙地区身后的文化渊源也是一脉相承,气质和风采非凡,凭借茶香,至今保持着青春和活力。于是,在日渐繁华中江浙一带,人们“偷得浮生半日闲”地猫在一个静谧的茶馆中,听一曲古筝,让低沉的旋律划过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如此释放心理的烦恼,辗转工作的压力,在酣畅的惬意中尽情地绽放喜怒哀乐。茶客端起的一只从江苏宜兴带回的紫砂茶壶,望着旧青色花纹的口杯,泛着瓷白光晕,碧螺春或龙井绿茶的香气溢满屋子,摊开书,歪躺在本白色的沙发上不疾不徐地阅读。偶尔撞入眼帘的佳句,静静品来,竟有一种重回少年时代的滋味,闪烁着青春的光亮,执著而隽永,不及掩倦,已掉入感动的怀抱。柔软的心底,保持着轻微而敏感的触觉,为无数细致入微的情节捕获。

作者:葛晋纲王润贤高起荣乔小倩周天天单位:江苏省茶业研究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