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拉祜族种茶历史及其茶文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西双版纳有拉祜族6.15万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勐海县的勐阿、勐满、勐宋、勐往及景洪市的嘎栋、嘎洒等乡镇。西双版纳的拉祜族最早是在明代中后期从澜沧、思茅等地迁入的,至今约有400-500年的历史[4](P179)。明代中期直至清代中期是西双版纳各民族大规模种茶的一个高峰期,保存至今的西双版纳十二座古茶山都是在这段时期种植成形。拉祜族迁入西双版纳后,受当地傣族土司的统治。同时,由于受到当时西双版纳的社会环境及其他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拉祜族在接手管理布朗族抛荒茶园的同时,开始有计划、有规模地种植茶叶,以茶为生。
一、见证拉祜族种茶历史的两大古茶山
勐宋是勐海县东北部的一个乡,距勐海县城23公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全乡海拔在772米—2429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17℃,年降雨量1500毫米,土壤有赤红壤、红壤和黄壤。勐宋古茶山包括保塘、纳卡、南本、大安及滑竹梁子等地的古茶园,现存百年以上古茶树总面积达240多公顷[5](P52),大部分是拉祜族所种植。保塘古茶园位于勐宋乡蚌龙村委会拉祜族居住的保塘旧寨、保塘中寨的山坡上,海拔在1500米-2000米之间,古茶园总面积约67公顷,古茶树分布密度为1875株/公顷,全部属于普洱茶种(C.assamica)。这些古茶树基部围粗在60-200厘米之间,主干围粗在50-130厘米,树高在3-10米之间,树龄大多数在300-500年之间,是勐宋最古老的一片古茶园,也是拉祜族最早种植的一片古茶园。其中,保塘古茶树1号位于东经100°32''''36″,北纬22°6''''54″,海拔1910米,树型乔木,树姿半开张,树高9.2米,树幅7.7米×6.8米,长势强,分枝中,基部围200厘米,最大干围130厘米;叶长宽15.9×6.2厘米,属于大叶类;叶形卵形,叶色深绿,叶质软,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树龄达500年。纳卡古茶园位于勐宋乡曼吕村委会拉祜族居住的纳卡村民小组,海拔在1600米-1800米之间,总面积40公顷,均为拉祜族所种植。这些古茶树均属于普洱茶种(C.assamica),分布密度为1710株/公顷,树龄在200年以上。茶园土壤为红壤。古茶树总体生长势较弱,树体上苔藓、地衣、石斛等寄生植物较多。代表性植株为纳卡古茶树3号,位于东经100°33''''24″,北纬22°11''''39″,海拔1678米,树型小乔木,树姿开张,树高5.2米,树幅4.7×3.65米,长势较弱,分枝中,基部围110厘米,叶长宽11.7×4.6厘米,叶形卵形,叶色黄绿,叶质中等,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树龄200多年。
贺开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南部的勐混镇贺开村委会境内,该村委会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勐海县城20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共4000多人,其中拉祜族2200多人,傣族1000多人,哈尼族700多人。全村国土面积25.74平方公里,海拔1200-1800米,年平均气温17.6℃,年降水量1329.6毫米。古茶山占地面积达667公顷,现存古茶园分布在曼迈、曼弄老、曼弄新、广岗、班盆老寨、曼囡六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23公顷,均属于普洱茶(C.assamica)[5](P50)。其中,广岗30公顷古茶园属于哈尼族,其余均属于拉祜族。贺开古茶山的核心区为曼迈、曼弄老、曼弄新三个拉祜族寨子集中连片的古茶园,总面积达483公顷,是云南连片面积最大的一处古茶园。其中,曼迈村有280公顷,曼弄老有90公顷,曼弄新有113公顷。古茶园位于海拔1400-1700米之间的山坡上、林荫间,生态环境优良,茶树长势旺盛,平均密度为1950株/公顷。古茶树将三个拉祜族寨子包围其间,甚至在拉祜族村民的房前屋后就是古茶树,形成“茶中有村,村中有茶”的和谐画面。这里的古茶树基部围粗平均在0.8米左右,树高平均在2.5米左右,树龄大多数在300-500年之间。其中最大的一株为贺开古茶树1号,生长在曼弄新、老寨交界处,东经100°29''''53″,北纬21°48''''00″,海拔1760米,植株乔木型,树姿开张;树高3.8米,树幅7.3×6.55米,基部围粗2.35米,最大干围(距地面0.45米)1.85米。距地面0.55米处有5叉分枝,发芽密,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叶长12.1—15.0厘米,宽4.7—5.5厘米,叶形椭圆,叶色深绿,叶质软。树龄500多年。
贺开古茶山的边缘区为广岗、班盆老寨、曼囡三地的古茶园,其中,广岗哈尼族村有古茶园30公顷,班盆拉祜族老寨有古茶园6公顷,曼囡拉祜族寨有古茶园4公顷。据当地的拉祜族村民讲,贺开古茶山最早种茶的是布朗族,而布朗族什么时候迁走就不知道了。拉祜族迁移到贺开一带最早的已有20多代,约500年左右的历史。在贺开定居下来后,拉祜族在原来布朗族所种茶树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扩大种植茶树,甚至还从南糯山一带背来茶籽补种,才最终形成了如此规模的连片大茶园。因此,拉祜族才是最终成就贺开古茶山的民族,贺开古茶山也见证了拉祜族500年来栽培利用茶树、以茶为生的历史。
二、拉祜族的科学种茶之路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拉祜族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称“省茶叶所”)等有关单位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逐渐走上了科学种茶的道路。[6](P218-223)1964年至1966年,省茶叶所派出科技人员到勐海县勐阿拉祜族乡南朗河,帮助当地拉祜族群众引进茶树良种,培育壮苗,推广等高条栽、合理密植新技术,指导当地拉祜族群众建成了46公顷丰产新茶园。20年后,即1984年至1986年,省茶叶所科技人员又在南朗河开展了茶树高产栽培综合技术试验示范,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拉祜族群众科学管理茶园,大大提高了茶园单产,促进了拉祜族群众茶叶增产增收。1982年至1998年,省茶叶所派出科技人员长期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贫困拉祜山区蹲点,开展密植速成、高产稳产茶园栽培试验示范及高产优质茶果园综合栽培技术开发等工作。其中,1982年和1987年分别在该县富邦和邦奈两地指导当地拉祜族群众建立了1.6公顷和20公顷密植示范茶园,1994年又在该县南甸村建立了33公顷茶果园,均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当地拉祜族群众看到了科学种茶的好处,从而掀起了科学种茶的热潮。另外,在孟连县、双江县及勐海县勐宋、勐往等地的拉祜族村寨,应用省茶叶所的科技成果,也建立起了一片片高产优质的新茶园,如今,500年来“种茶为生”的拉祜族,守护着一座座古茶山和一片片新茶园,生活因茶而一天天好起来,边疆拉祜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更加有了保障。
三、拉祜族茶俗
“种茶为生”的拉祜族,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茶。饮茶是每天都少不了的,待客时,茶水也不能少。在婚俗上,男方给女方的说亲礼、聘礼中,往往也要有茶。新婚夫妇要给双方父母敬献茶水。每年春季,拉祜族还要举行独特的祭茶仪式。拉祜族喜爱饮香高味浓的“烤茶”。“烤茶”的制作主要有三种方法。方法一:将一芽五六叶的茶梢采下后直接在火塘中烘烤至焦黄,再放入土罐中,用开水煮饮。方法二:将刚采下的茶树鲜叶放入一个葫芦瓢内,再用火钳从火塘中夹一些烧得通红的木炭放入瓢内茶叶上,并不停地抖动葫芦瓢,使茶叶得到充分的烧烤,再拣出木炭,将茶叶放入土罐中,用开水煮饮。方法三:将刚采下的茶树鲜叶或晒青毛茶放入事先烤热的土罐中,再在火塘边抖烤至焦黄后,用开水稍煮片刻后饮用。[5](P119)另外,在勐海县勐宋乡纳卡村的拉祜族有制作和饮用香竹筒茶的习俗。通常是在春季采下古茶树鲜叶,经锅炒杀青、手工揉捻后装入当地出产的一种香竹筒中,塞紧后将竹筒在火塘中烘烤至焦黄,再剥去竹筒后即可用开水冲泡品饮[5](P119)。纳卡香竹筒茶清香持久,滋味醇厚,具有独特的茶韵和竹韵。纳卡香竹筒茶过去曾是拉祜族给傣族土司的贡品,而现在主要是作为商品和礼品。在镇沅一带的苦聪人有饮用“糊米茶”的习俗,即将适量的晒青毛茶和山谷米放入茶罐中,在火塘边抖烤至五成糊时,注入开水,稍煮片刻即可饮用[2](P23-24)。
说亲时,媒人还要亲自在火塘边煨一罐茶,依次端给姑娘的父母、舅父及叔伯们喝。如果姑娘的父母喝了茶,则表示同意婚事,如不喝则表示拒绝。婚事确定后,男方要正式下聘礼,聘礼主要有米面、烧酒、猪肉、盐巴、茶叶、红糖、布匹、衣服等等。结婚时,新婚夫妇要在伙伴的陪同下,带着竹筒打来泉水,烧茶、煮饭,将茶水和米饭敬献给女方及男方的父母[3](P213)。拉祜族有独特的祭茶仪式。拉祜族信仰原始宗教,认为万物有灵,必须加以敬奉和祭拜。天有天神,山有山神,而茶神作为古茶园的守护神,是拉祜族敬奉和祭拜的神灵之一。每年春茶开采前夕,拉祜族都要举行祭茶仪式。通常是在天与地交汇的一片古茶园里,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在最大的一棵古茶树下开始了神圣的祭茶仪式。
祭茶仪式以拉祜族寨子德高望重的3名长者为首,带领其他村民(通常是一户一人),通过念经、奏乐及一系列舞蹈动作,达到与神勾通的目的。随后,在古茶树下用竹子搭建的一个小祭台上,以米饭、酒、茶等祭品进行供奉,并对古茶树行跪拜礼,默默祈求天神、山神和茶神共同保佑茶叶丰收、茶山繁荣、茶农平安!(本文作者:陈红伟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