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范文

地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摘要】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多元一体”“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增强文化认同、保护文化多样性、提高文化渗透力。以地域文化为落脚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良好的地域文化教育生态体系、保护好地域文化遗产、推动地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关键词】地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自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日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且把它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1]这就要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服务于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而现实的人总是在一定地域文化背景下从事社会实践的,地域文化本身又是传统文化的现实形态,因此,以地域文化为落脚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一、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传统社会延续至今的文化整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2]。同样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因不同地域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而形成各具特色和不同样貌的地域文化,它是从文化的个体意义上界定的。作为文化整体的传统文化与作为文化个体的地域文化既区别又紧密联系,表现为一体多元、相互依赖、互动发展的关系。

(一)一体多元的关系

费孝通先生认为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关系,被学界广为接受。“多元”“指中国有着众多的民族、地方和民间文化小传统”,而“一体”是指“中国又有一个为大家认同的历史文化大传统”[3]。费孝通先生还把这种关系进一步具体化,认为“一体”的范畴包含了“多元”因素之间的共性、互通性以及共同认可的东西,即地域文化为文化个性、多元的因素,传统文化为文化的共性。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主要在黄河流域形成的农耕文化即华夏文明是核心,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华夏文明也广泛吸收周边地区的不同文化要素,包括长江流域的农耕和渔猎文化和若干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考古学发现,在我国不同地域性中都有早期中华文化的源头和生长点,呈现主体文化与地域文化既统一又并存的格局。文化根源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的相通性形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和文化机制。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方式得以体现,“相对来说,中国哲学、文学、史学、科技、教育、法律等,各地域的差异较小,能体现中华文化一体性的一面;而风俗、习惯、民间信仰、乐舞戏剧等,各地域显示出五彩缤纷的,较能体现出中华文化多元性的一面”[4]。中华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源于这种“多元一体”的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机制。

(二)相互依存的关系

从文化的发生学角度来看,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黄河流域形成的华夏文化刚开始只是地域文化,但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为主体文化,作为主体文化的华夏文化又在与地域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不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长期大一统的政治社会结构促使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既有自然性又有人为性的综合特点。从中国地域文化的演进过程来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发形成的自然属性较强而人为性较弱的萌芽阶段;以相对独立的各封国为边界发展成型的地域文化的方国时代;人为性较强又兼具自然性的以地方行政区区分为特征的史志阶段。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改朝换代,中央——地方的不断变化产生了文化的核心——边缘的不断游移,最终由中央——地方形成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结构形成了整个国家地域文化的全面缀连。中国地域文化因不同自然环境而各具特色,而大一统的社会和政治格局又使中华主体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共性与个性并存,形成了传统文化整体上既有人为性又有自然性的综合构造的特点。“认识和研究我国地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个体特征,对于研究我国整体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5]综上分析表明,作为个性的地域文化与作为共性的传统文化整体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

(三)互动发展的关系

从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两者之间又存在“互动发展”的关系。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史来看,其最初发源于适合农耕的黄河流域,形成华夏文化。其后,华夏文化又与周边的部落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至先秦时期,在相对独立的封国基础上衍生出了三晋、秦蜀、燕齐、邹鲁、楚、吴越、邹鲁等各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而封国竞争又促使阴阳、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的兴起。经由长期的历史演进,最终形成了儒家文化为主和法家文化为辅,二者互为表里的统治文化,以及儒、道、佛三教文化共存互补的文化格局。纵观传统文化的整体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地域文化与整体的传统文化相互交流过程中因不断相互融合而创新,而不断互动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发展之动力。

二、地域文化对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既包含精华也包含糟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经过历史检验,能够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发挥其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鉴于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以地域文化为落脚点和抓手,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有祖先崇拜文化和与之相生的寻根意识。祖先崇拜文化与寻根意识跟中国社会结构的连续性相关,中国自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及至封建社会,都延续了依赖土地形成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和家族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家国一体的伦理治理模式。这种家庭、宗族与国家的同构性,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由此,对以家庭、家族为基点的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对整个国家的整体文化的认同具有一致性。文化认同是通过每一地域的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微观生活中孕育而成的。“文化,尽管在学理上描述它时可能必须采取抽象的方式,但它本身从来都是具体的。在这一点上,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具有异常的重要性,因为它告诉我们:那种感觉是滋养出来的。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成为一家人的纽带,但它并非只是一种无形的纽带。”[6]乡愁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是通过家、家族、地域的日常生活滋养出来的,它是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文化与寻根意识的具体体现,这种乡愁意识甚至使很多海外华人即使远离国土,仍然保持对祖国的认同。因此,乡愁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我们对民族和国家产生认同的文化纽带和环节。中国民族的祖先崇拜和寻根意识通过乡愁这种地域文化与意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国家认同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文化认同的统一性又有源自不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也是其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原因。文化多样性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也是其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原因,但目前面临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威胁和挑战。首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经济全球化的名义,通过现代发达的信息传媒技术和网络技术输出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威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次,“工业化”和“城市化”促使乡村和城市按照工业最有效率生产和商品集中消费的模式进行建设,导致一些珍贵的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包括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面临着瓦解、消亡。“大街上随处能闻到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的油酥香味,而小巷里‘桂花糖粥、酒酿圆子’的吆喝声却随风殆尽!”[7]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使乡村和城市的面貌“千篇一律”,不同地域乡土文化和市井文化体系日渐衰微,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面临散失的危机。地域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形成的一笔巨大财富和资源,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财富和资源。“因此,保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8]因此,保护地域文化就是保护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就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三)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力

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虽然传统文化赖以形成的传统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已发生变化,但一定地域形成的传统文化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渗透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当中,维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观,但这种抽象的观念要发挥现实的作用,需要通过一定地域的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在具体的生产生活过程来实现的。中国不同地域的人民依据各自的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了丰富的生态保护的地方性知识,在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平衡上有许多有效的乡土措施。如鄱阳湖的开港,每到秋季为禁渔期,选择适合鱼冬栖的河港,制定乡规民约予以封禁。开禁期则在冬令——小寒之间,开港约20天。事实证明,地域文化中有着不同地域的人民形成的生存智慧和地方性知识,时至今天,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地域文化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在地域文化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对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当中。以地域文化为落脚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切实可行的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构建良好的地域文化教育生态体系

教育人类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文化的保存、延续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传承、沟通与创新”[9]。由于传统地域文化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发生变化,因此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整体发展环境,以服务于地域民众为出发点,综合平衡各种利益诉求,系统整合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教育基因,发展多种形式、整合各种元素的多维立体和良性互动的地域文化教育生态体系。要发展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传统教育方式,也要“发挥数字媒体技术、文创产业、旅游休闲、现代乡贤等非传统的教育传承机制的作用”[10],使地域文化以鲜活的方式与地域民众建立多方位的生活的联系,多层次多维度地发挥地域文化的社会功能。概言之,构建良好的地域文化教育生态体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

(二)保护地域文化遗产

地域文化包含了精神理念和形式载体两个层面。系统的教育是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精神理念的最基本途径。但对于地域文化的形式载体方面,由于已经脱离了原先的经济基础和生活环境,容易被破坏,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有计划地系统性保护。对于地域濒危文物,要实施抢救性保护,地域已被破坏的地域文物,则实施有计划性的修复。在城市化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能因为要改变落后面貌而拆字一条鞭,而要注意修复和维护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和文物。为此,对于中国传统村落要系统保护,要保护好各城市的传统民居、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工农业遗产等。对于各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以制度的方式实行完善的保护。语言的多样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因此有必要以多种方式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和丰富的表征,要通过翻译、出版和符合实际的方式传播等多种方式保护和推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经典文献、民族地域音乐和民间地域文学,地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不同地域和民族生活和生产智慧和生存技巧的体现,也需要加以研究和保护传承。

(三)融入生产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激发其活力,就要融入一定地域的人民的生产生活当中,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挥其潜在的积极作用。在城市建设方面,要防止同质化,就需要深入挖掘和提炼各个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如在公共空间如广场雕塑、公园中体现城市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元素。在城市建设中,注意把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文化的有机融合,延续城市文脉。在乡村振兴方面,要注意发掘和保护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小镇和村庄;在企业发展上,用地域文化的精髓滋养企业精神,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养分。对于那些具有浓厚文化特色、民众认可度高的中华老字号,要实行保护发展工程,并支持其做精做强;在传统节日上,保护富有地域特色的节日并弘扬其时代价值,并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加以适应时代的改变,以传统地域节日的深厚底蕴涵养人文精神,促进不同地域人民增强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在服装服饰方面,把各地域文化形成的服装服饰特色与当代流行的服饰设计有机融合,展现传统地域服饰的魅力和特色,激活其生命力;在地域文化旅游方面,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规划设计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景观,推动地域文化与休闲生活融合发展,培育能够当代人精神需求的地域休闲文化。

作者:郑玉丽 单位: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