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大量德育素材,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的德育活动时,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优化德育内容,对德育价值进行重新定位,促使学生自主地融入到德育活动中。基于此,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分析,探索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策略,旨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自主地融入到社会建设中。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渗透分析
中华文化是我国无数先贤智慧与思想的结晶,是我国精神财富。因此,在小学德育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促使小学生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唤起自身的文化自觉,起到滋养情操与品德的作用。
一、增加优秀的传统文化比重
德育教材,是物质文本,能够体现教育价值与德育知识。教材的质量高,能够有效地对德育活动进行指导。因此,在德育教材上充分地体现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加强教材中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而提高德育教育质量。由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通过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国主义、文明守礼等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优秀品格。同样,要想发扬与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引导。注重德育活动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融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化理性,促使学生能够讲文明、爱文化,自主地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道德,从而形成自身的良好品质。因此,应在德育教材上,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综合的设计,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材的德育知识时,做到崇德行善,心存善念,乐于奉献,爱好和平,体现出对社会、对国家的爱,将传统文化与德育知识进行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进行道德的发展。在德育教材编写上,应增加宏观思想,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国家情怀,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关注社会文明与社会发展的进步,自主地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在德育教材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在培养学生的人格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国家情怀,从而弘扬仁爱共济的道德思想,在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
二、优化体现形式
教师在增加德育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时,要注意优化体现形式,利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文言文是体现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易理解、不易接受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尝试利用动画、故事、图画等途径,将传统文化通俗、直观的体现出来,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材中,充分地体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其比重,并利用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进行体现,这样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的同时,促使学生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三、多途径地开展实践教育
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时,不仅要靠说教,还要依靠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熏陶和感染,提升自身的德育精神。思想道德的形成,会受到生长环境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在德育活动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多途径地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形成校园的文化氛围。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些经典的朗读活动,挑选《大学》《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我国的经典作品,开展每月、每周、每日的朗读计划。同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朗读比赛,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经典之美,对文本进行欣赏,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理解经典文本中的精神,从而开展德育活动。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参加武术社、合唱团、舞蹈团、绘画社等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融入到社团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例如,绘画社可以组织“孝道”这一主题的比赛,合唱团可以开展“爱国”主题的合唱比赛,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德育的熏陶,提升自身的德育精神。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促使学生培养自身的美德,约束自身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庆活动,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节日活动,提升学生的德育精神。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促使学生能够走入烈士陵园,了解先烈的事迹,从而培养自身的英雄主义的气概,促使学生养成爱国的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开展端午节的活动,引导学生缅怀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学习屈原的宁死不屈、胸怀大志、为国为民的精神。教师还可以开展教师节的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感念学校、感念恩师,做到尊师重道,从而提升自身的品格。在学校里开展德育的实践活动,渗透传统的文化,通过利用社团比赛、节日活动等形式,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融入到德育活动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思想品格。
四、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引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就要注重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全面挖掘与灵活引用。对此,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与科学引用。首先,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内容中的恰当渗透,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具体情况,优化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适当拓展。比如,在进行谦让知识内容的讲解时,可以以“孔融让梨”的小故事来进行导入,这样既有助于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也能够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同时,在德育教育方式上也要加强创新应用,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文字通常都是文言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文言文记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授课内容,但一定要对小学生各阶段的认知水平与知识储备能力做出充分考虑,尽可能选择《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浅显易懂的内容,在进一步拓展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的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德育教学效果。当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也可以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科学引用来将原本枯燥、单纯的文字,以三维立体的动态图画的形成呈现出来,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其次,在德育教育中优化优秀文化渗透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逐渐将关注点向整个社会的关爱延伸,全面激发学生爱好和平、善良勇敢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发展。此外,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还要重视自身品德修养、爱国情怀平衡上的维持,注重榜样作用的发挥,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在业余生活中的渗透
德育教育仅通过课堂引导难以取得理想成果。对此,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优化传统文化渗透之外,还可以在业余生活中引导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从不同方面增强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一些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加强自主研究,或者是开展一些德育主题的优秀文化展览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深入理解。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弘扬并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文化,在教材中体现优秀的传统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自身的良好品格,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社会的责任,促使中华的优秀文化得到弘扬。
参考文献:
[1]崔振彬.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育,2014,(5).
[2]李宁,刘晓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J].教书育人,2012,(1).
[3]阮秀章.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
作者:古怀美 单位:山东省临沭县临沭街道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