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论文2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1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1.1社会责任感担当感匮乏新兴媒介的兴起带来了一场电视电影产业的狂欢。铺天盖地的娱乐节目席卷而来,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以全新的外观对大众进行轮番轰炸。大学生作为一个价值观未完全形成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被轻易吸引。无厘头电视剧的台词、粗俗的装饰和夸张的肢体语言,热辣性感的火爆场面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博取大学生的眼球。当然成功的娱乐节目仍有其可取之处,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带来轻松和愉悦,舒缓了紧张而压抑的生存压力,但此类节目的设计方案存在严重的缺陷:思想性要求不高,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不大,以人们最简单而直接的感官蛊惑人心,缺乏文化思想,与社会发展和人们审美文化的要求脱节,整个节目的艺术质量不好,更谈不上对人生意义、生存和社会责任的反思,经常接触这些不良的思想会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越来越麻木,甚至可能造成“娱乐至死亡”的可怕后果。
1.2学习倾向过于功利化随着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人才供求市场的进一步自主化,激烈的竞争、人才的饱和、市场供需的不均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刚进大学校门就感到来自就业的无形压力。迫于这种压力,大部分学生将时间、精力投放在对那些能立竿见影、对就业能有直接影响的专业技能学习上,以至于对塑造人格、完善价值理念、健全身心发展的思政教育及人文素质教育弃之不顾。这样一种功利化的学习倾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发展的完善,直接导致他们蜕变成为知识结构失调、人文知识较贫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道德文明修养不高、人际关系方面不和谐、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有技术没健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半人”。
1.3大学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陈旧单一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曾说过:“信息的重复出现超过限度会引起防御性的反抗。”目前,大学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在中学接触到的政治课内容大同小异,存在着多数知识点的重复,过于熟悉的内容必将导致课堂枯燥乏味缺乏新鲜感。同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与现实性、生活性较强的知识内容相比略显沉闷,若没有实例而抽象地进行讲解必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我国高校的思政课堂多为采用外在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过于强调个人对社会规范的遵守、个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内心的关注及学生个体自主性的发挥。
2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思政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主席曾经有过一番讲话,在党校80年校庆活动中谈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和掌握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积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人生的损益。因此,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在了解社会现实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充分挖掘文化的精华,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1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包容性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源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佛教文化与道家最具有核心的影响力,儒家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等五常思想,这一直是我们国人追求的儒雅形象而广泛宣传。此外,儒学思想也强调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命运密切相关,我们应该有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韧性。“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求知识分子具备忧患意识与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家庭、国家和世界形式的变化都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利益相关,充分体现了儒家积极的思想文化。与儒家的积极入世不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主张出世无为,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庄子则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更加深刻的阐述,他所表现出的逍遥而浪漫不羁的人生态度与儒家思想却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道教是淡然的生活态度,与儒家思想的浪漫特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佛教是外来文化,其思想本身就是以宁静平和的向心力来促进民族团结和稳定,进而稳定人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食粮。因此,当代的思政教育更应该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把儒、释、道三家优秀的思想理论贯穿于教材撰写、教育模式、教学理念之中,着力培养大学生立志成才、严格自律、报效祖国的决心与信念。
2.2优秀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思政教育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千百年的文明传承中,中华民族以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品格锻造出了坚韧挺拔的民族魂魄。孔子在创立儒学时就十分注重文化精神构建。孟子则认为为了崇高的道义连生命都可以舍弃,正所谓“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再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苦乐观,则更真切地把握住了儒家积极进取、以苦为乐、有所作为的内在精髓。后世文天祥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慨悲歌。大文豪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毅然拿起以笔杆为刀枪,向陈腐的旧社会开火。中华民族虽然饱经沧桑但仍然自强自立,不断强大,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把当前市场经济的进取精神同远大的人生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坚定的人生理想和人文精神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
2.3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文道德修养的关注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借鉴一方面,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万物有灵,万物有情。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自然事物都被赋予了高尚道德,充满高雅、诗意的人格情调。如《论语》有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象征着翩翩君子雄伟沉着、庄重稳健的气质,水则是滋养万物包容万象大公无私的智者形象。又如《诗经》中“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素来有温、润、凉(良)、洁的特征,以玉喻君子,颇符合儒家“温良谦恭让”的君子处事标准。当代大学生身处于一个浮躁嘈杂、充满物质诱惑的全新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要想保持内心平和、坚定理想信念,就需要不断提高审美乐趣。通过品味传统文化的古诗美句,了解历史上那些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培养一种超越功利的爱好与专注,这对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提升审美趣味有很大启发和益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心灵的文化,是集多元精神为一体的融合。儒家要求人们面对现实,积极人世。道家要求人们淡然处世,不为功名束缚。当代的思政教育若能融入传统文化对心灵的锻造,将有助于大学生心灵的精华,思想境界的提升。此外,儒家传统伦理所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也不失为一种供大学生们借鉴和运用的良好教育方法。以上这些都要求新时期思政教育应当把传统文化放在基础性的地位,使大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能获得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
2.4优秀传统文化对良好人际交往的强调,为思政教育构建新型人际关系注入了活力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儒家宣扬人际和谐,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了人与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他也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述,强调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我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思想家再三强调一个“和”字,到今天逐渐积累成为一个心理倾向而形成独特的中国特色,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为这个汉字赋予了生命。这一理念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强调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像西方文化中更加注重个人至上的意识形态,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与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时有冲突,所以我们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于建设的新型人际关系,促进建设和谐的社会,这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启发当代大学生交友处事的态度,即以诚待人,以德服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乃立人之本。可见诚信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当代的思政教育中,更应该回溯到诚信文化的本源,以此来滋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使其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工作与情感。在传统文化中和谐和诚信为基准的人际交往关系必将为当前的思政教育开辟新的路径和方向。总而言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符合学校所在地域的基本形势,必须以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为基础,积极研究,汲取传统的营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封丽静单位: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
第二篇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经过数千年的文明积淀,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思想教育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礼”与“仁”,“民为贵”;道家的“旷达”、“天人合一”等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环保、科学发展观等结合起来,既生动有趣,又能提高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有效改变高职学生所存在的不良风气,提高高职学生思想素养和专业课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将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首先,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比如说从屈原、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冯子材等历史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操能够深深地鼓舞学生,激发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奉献祖国的思想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慎独”、“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等等都是大多数高职学生身上缺少的意志品质。
再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荒于嬉”可引导高职学生专注于学业,热爱自己的专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将相和”、“和气生财”的主张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识大体顾大局意识、协调好人际关系、达到利益双赢不无裨益。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众多文化遗址、发明创造、长城、故宫、兵马俑等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时刻提醒着子孙后代要继往开来,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去。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历史故事穿插在教学内容中,既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又可以用实例增强教学的效果,避免干巴巴的说教。比如在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爱岗敬业时,我们给学生讲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风貌,让学生讨论颜回所乐为何事,引导他们专心投入学习,体会忘我的境界。也可以讲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孙康“囊萤映雪”;杨时“程门立雪”;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孔子“韦编三绝”;祖逖“闻鸡起舞”;等等故事。并以一些当代的励志人物做典范,让学生看到从古到今成大事者都能克服惰性,战胜自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明白“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在讲到人生态度、人生目标等问题上,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诸子百家的学说,对比他们的思想和观点,让学生体会传统思想文化的奥妙。结合当前青少年中的非主流思想,给学生讲“竹林七贤”的故事、讲王充和范缜的故事,使他们了解到历史上的非主流思想和人物,让他们比较古今非主流的相同与不同,鼓励他们的想法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其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很重要。
我们向学院相关部门积极申请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定期登上学院的职大讲坛,为学生呈现一场场精美的文化大餐,让学生真正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编排、表演优秀传统文化节目,以话剧、戏剧、电影、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比如说庄子“鼓盆而歌”的话剧、三十六孝故事等;组织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等活动,读后组织学生开讨论会,谈阅读心得。向学生大力推荐国学网站,鼓励学生业余阅读,力求使得传统优秀文化深入学生心中,让高职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能得到触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期从思想到行动上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改观,同时能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开展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在给学生灌输“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之后,以“我做孝子30天”的活动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让他们坚持在30天内,每天为父母或其他长辈做一件尽孝的事情,从而体验古人的孝道思想和守孝三年的不易。再比如对于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体验,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每天休息前做自我反省,将反省的结果记录下来,作为下次课堂讨论的内容。对于日常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做到“礼”(现实中的礼仪规范)与“仁”(内心的自觉维护)的统一,同时让学生讨论实践心得,互相学习,在生活中将好的做法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细致观察学生的进步和每一项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好的做法予以推广,收到了极好的成效。
作者:徐盛雷张宏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