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继承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理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认为,中国的落后状况归根结底是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造成的恶果。
传统文化是“吃人的礼教”,严重地压制了人性和个性,与民主、科学等现代精神格格不入,一无可取。因此,他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再造中华”等口号,认为不抛弃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就无法摆脱封建专制、走上现代化道路。需要注意的是,“五四”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着明显的论战性质,“极端化的否定”在当时是一种论战策略。梁启超曾说过:“天下事莫难于破坏,莫易于建设。”为了尽快“破坏”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思维方式,了解并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尽快成为“现代人”,“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文化先锋们有意无意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过激化的批判,拿“中华传统文化”的糟粕与“西方现代精神”的精华相比较。中华传统文化中固然有愚忠愚孝、压抑人性的黑暗成分,但也有自省、仁爱、诚信等积极的成分;西方现代精神固然有理性、平等、肯定个体价值的成分,但也有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的危险成分。掩其精华而彰其糟粕,以此来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精神相比一无是处,显然有失公允。“五四”时期,等人针对当时“尊孔读经”的复古思潮,提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将孔孟所开创的儒家传统乃至一切传统文化与封建礼教一起作为“封建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实际上,封建礼教与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有区别的:宋明之后,儒学演化为“政权化的儒家”即“儒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在有效地帮助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的同时,也越来越显露出僵化的弊端,并渐渐与注重自省、关切个人人格发展等真正的儒家精神背道而驰。“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仔细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将传统文化作为“封建遗毒”予以一概抹杀,在当时及后来的中国人心中刻下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截然对立的印记。
二、不仅“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概念长期被误解。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继承”二字也很少能够得到正确认知。常识总认为,“继承”就是接受了前人所拥有的某物,或接着做前人所做的事。但这都是有限事物的继承,作为族群认同基础的“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性意义,它的根本标志在于价值观层面,并非有形资产,甚至与技艺等无形资产也有所区别,是所有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中最为奇妙的财富。对于金钱、房产、技艺等资产的继承总是有意识的、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但对于文化这种特殊财富的继承却极为微妙和复杂。文化有可能通过无意识的方式继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它传承下去,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自然传承过程。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是一种自然过程,这种“继承”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无意识继承,尽管具有转化创造的潜力,但也仅仅是一种潜力,要把这种潜力实现出来,还需要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面对新环境新情况的创新转化。对传统文化的有意识继承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句话中的“善于”一词很重要。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得到肯定,“国学热”兴起,一些人对于传统文化从“一概否定”急转为“一概肯定”,将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陈规陋俗也视为“文化遗产”要求保留,这是机械式的继承;还有一些人,为了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对照西方现代精神,在传统文化中搜寻一些片断逐一与之勉强对应,这是附会式的继承。前一种“继承”,无法使中华传统文化应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后一种“继承”,无非是在西方思想体系的框架内增加一点“中国色彩”,丧失了自身的文化根基,因此都不是可取的继承方式。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对活文化的继承,这种继承既面对历史,更面对当下和未来。传统文化不仅不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还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建构作用,这一视域下的“继承传统文化”必然是以创新为前提的继承,只有以创新性转化为前提,才能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提供内在资源。
三、经历了百余年的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得到应有的尊重。
传统文化需要得到继承和发扬,这一点在今天已无疑义,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这些观点很好地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源头活水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联。传统文化是有生命的“活物”而不是工具性的“死物”,更不是只能供人凭吊和感怀的古董,它渗透于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人伦日用之中,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和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工具性的、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教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但注重内省、追求和谐、富于人文关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经过创造性转化后,有能力应对西方现代精神的挑战。不仅如此,它还能够与世界其他一切文明平等对话,相互取长补短,为多元化的世界文明提供一份宝贵文化财富。中国人曾经恪守“夷夏之防”,鄙视、排斥外来文化;也曾经做过西方文明谦卑的学生,过度贬低甚至要全盘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综合国力重新跻身世界前列、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之路的今天,中国人重拾自信,能够以平和客观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也应当实现现代化、世界化,认识到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平等的一员,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话交流、互相启发,为全球多元文明格局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要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合格继承者,必须具有文化主体意识,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必须明确自身的民族文化主体身份和现代文化主体身份,只有树立主体意识,我们生活的意义才能由自己而不是别人赋予。在方法上,既要对传统文化作“出乎其外”的客观、公正、准确的了解,又要有“入乎其内”的践行、体证式认知。“中国人怎样回到传统,取决于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现在和怎样设想自己的未来。”善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熟背孔、孟、老、庄,也不是生搬硬凑地将传统文化“对接”西方现代精神,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以文化主体的身份,积极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问题,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
作者:李宁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