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统文化符号在艺术作品的体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关于符号和文化符号,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分别对两者提出过相对明确的定义,他们认为符号是我们能够用以抽象的某种方法,文化符号不同于艺术中的符号。首先,文化符号是内在统一的,主要体现在它们有着共同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法则上;其次,文化符号又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等自身特殊性。因此,文化符号是一种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的符号体系。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是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物质部分,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不断创造的动力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特征和思维方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在对某一文化符号经多次重复使用后,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符号。例如:“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帝王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意象模型,而在西方国家传统观念中,“龙”则是一种具有翅膀会喷火的凶猛野兽,是贪婪和恐怖的象征,由此可见,同一种符号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区都有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方式
当代艺术创作者在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时,通常会存在各自的偏好和准则,他们的作品通常能体现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他们当中有的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艺术创作,有的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和生活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也有的对经解析或重构后的中国文字符号(即方块字)进行艺术创作,也有的运用中国古典绘画技法进行艺术创作。上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呈现形态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艺术创作态度。艺术符号文化内涵非常深刻,本文结合符号学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分为继承型、发展型和融合型三种方式。
1.继承型
继承型是指在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某些作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时直接继承了符号的本来内涵,所用符号的能指项和意指项都没有变化,这是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直接继承。此类作品以王天德的“水墨菜单”为典型代表,作者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桌椅为素材采用水墨画的形式勾勒出一幅当代人们用餐的场景,作品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他希望人们在能够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当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虽然得到了经济和物质上的一些满足,然而,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令人们精神上浮躁、乏味和厌倦,使得宁静高雅的生活趣味已经成为在当今喧闹社会大环境下的一种奢求。
2.发展型
发展型是指在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某些作品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时,改变了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人为地加入了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元素,并在所用符号上赋予新的涵义,此类作品以徐冰的“析世鉴”为典型代表。徐冰的“析世鉴”使用书法和汉字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在西方国家的人看来,他作品中那种方方正正的字就代表着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甚至被认为就是汉字。由此可见,汉字符号由一个相对稳定的符号涵义正逐渐演变成一个受外界改变处于变化发展中的艺术符号。
3.融合型
融合型是指在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某些作品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符号,体现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内涵。此类作品以尚扬的“大风景”系列绘画为典型代表,该作品综合运用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波普式的文化内涵及思维方式,作品中既有拼合结构的百纳布又有西方波普艺术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合和西方思维模式的完美结合。因此,如何合理运用上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方式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包含继承、发展和融合等多种形态,我国的艺术工作者在追求中国艺术作品的民族化上已经付出他们不懈的努力,并作出一些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探索和尝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和问题。在实践上,存在误用、滥用和机械式的运用等缺点,在理论上,大多艺术工作者一味地去探索某一具体文化符号的运用,忽略了对文化符号整体的掌握。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原则
上文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经常会被误用、滥用及机械运用。传统文化符号的误用是指艺术创作者在未能正确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测对这些文化符号作任意或者想当然的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当今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传统艺术正渐渐远离人们的现代生活,这使得人们对它们的理解逐渐淡化。传统文化符号的滥用是指部分艺术创作者为了追求艺术作品的本土特色,胡乱将不相干的传统文化符号拼凑在自己的作品中,它们对传统符号的理解仅停留在符号的表象上,它们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设计者运用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并不是作品本身的内在需要,而是设计者盲目的主观追求,显得不伦不类,最终将会导致作品中民族个性的丧失。传统文化符号的机械式运用是指创作者一味地使用中国传统符号而忽略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倾向,未能将传统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与现代艺术倾向有机地统一起来。他们的作品中没有对所涉及到的传统艺术符号进行再设计,导致其与现代艺术格格不入,完全是一种混搭的形式。为了避免上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几点运用原则:
1.应正确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具有正面文化价值和负面文化价值的符号,对于那些具有负面文化价值的传统符号应批判地使用,使整个作品服从于积极的价值追求;
2.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时,应综合考虑大众的欣赏水平,艺术作品不能远离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因此,选用那些公众识辨度较高的传统文化符号更易于让人们接受,更易获得大多数受众的认可;
3.将传统文化符号合理地与现代文化语言、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甚至可以将中国传统符号与其它民族文化符号进行有机融合,实现艺术作品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中,一些作品直接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一些作品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作了一定的调整并加入了具有当代特征的一些元素,还有一些作品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环境下,融入了其它民族的文化符号,同时表达出了其它民族的文化精神。当代艺术创作在合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同时应考虑将传统文化符号赋予当今的时代特征并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内涵,用发展的眼光探索出一条具有创新性的创作思路,努力搭建一个全新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体系。
作者:夏美娟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