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英语教学的传统文化导入范文

谈英语教学的传统文化导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英语教学的传统文化导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谈英语教学的传统文化导入

1.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代表作《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小弗朗士他们说:“对一个民族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毁灭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可见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000年,教育部重新修订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文化素养”这一概念,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熟悉中国文化传统,有一定作者简介:冯巧娥,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英语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电子邮箱:gracefeng79@163.com*本文系浙江科技学院教改项目“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本土文化意识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0IB-a32)的研究成果。的艺术修养”。然而反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现状,过分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受到了阻碍。许多大学生捧着巧克力和玫瑰花却不知“七夕乞巧”;戴着面具、点着南瓜灯却不知“盂兰盆会”,当被问及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四大发明”、“四大国粹”和“四大文学名著”时,则更是傻眼。一个对本国文化都缺乏了解和热爱的人,对他国文化也很难熟悉和认同,也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学好一门外语。英语专业学生作为与世界接轨的一个人群,在跨文化交际中无疑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如果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稍有偏颇就会直接影响西方国家人士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因此,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客观辩证地看待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特征,理解中华民族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话语权”。

2.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途径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在树立“知彼文化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己文化意识”呢?针对这一问题,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对英语专业一年级《综合英语》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导入,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2.1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刘润清、戴曼纯2003)。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harlesFries(1945)在《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指出:“最有效的教材是这样的教材:它的立足点是一方面对所学的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一方面又对学生的母语进行相应的描写,并加以仔细的比较”。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所选取的文章多承载着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母语文化缺失严重,鲜有教材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教程》(第2版)的第一、二册为例,仅有第一册在第六单元IsAnOnlyChildALonelyChild和第八单元MyForeverValentineDay的预习问题中提到了有关“计划生育”和“七夕”情人节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根据授课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地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比重。

2.2教学方法

如果把综合英语课堂按时间顺序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那么每一阶段教师都可以随时、随地、随境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1)课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起到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能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尤其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和补充。仍然以《综合教程》第一册第六单元为例,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里做一份英文调查,有多少比例学生是独生子女,然后让他们查阅有关“One-childPolicy”产生的背景、涵义、影响,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谈谈该政策的利弊。调查结果呈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对话、采访、演讲等。教师在正式导入时,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客观的评价,让他们正确理解在中国特定国情下产生的计划生育政策。

(2)课中

1961年,泰勒和索伦森提出了“文化包”这一教学模式,主张通过文化对比讲解或讨论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获得文化敏感性。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需求选择讨论的中心议题,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因此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有选择地融入课堂,并将其与西方文化做鲜明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让学生印象深刻。以《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WhateverHappenedToManners为例,文章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论述了讲究礼节的必要性和意义,全文中心明确,围绕“礼节”贯穿全文,论证充分,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在教授时,如何将一个比较抽象的主题,深入浅出地剖析给学生是一个难点。刘国正(1985)曾提出:“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该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不礼貌现象入手,如交际语言、餐饮和服饰礼仪等,将中西方礼节进行对比。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能切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仪原则;了解并认识西方传统文化“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的原则。这里要特别补充的是,文化本身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意识之别,教师在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仍可借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3)课后

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根据笔者在学期初对大一英语专业新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国的成语典故、民间神话故事、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先利用这些潜在元素,逐步引导学生对儒家思想或中国文学等较深奥内容的关注。这里分享笔者的一个教学实例:许多学生都看过电影和电视剧版的《京华烟云》,可是当教师把“MomentinPeking”写在黑板上并告知他们这就是《京华烟云》的英译书名时,同学们都惊叹不止,深感中英文互译的奥秘。于是教师顺水推舟把林语堂先生的生平介绍和部分作品推荐给他们,还给他们开了一份课外阅读的书单:如《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浮生六记》、《中国的智慧》等。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来自林语堂、辜鸿铭等中国文化大师的著作。这些文章不仅体现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也是对综合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一种肯定。

2.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起着检验教学效果、提供反馈信息的作用,还在整体上引导和调控着整个教学进程。教学评价过程往往借助于教学测试来实现和完成。“英语测试是衡量英语教学成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科学的衡量工具”(陈俊森2006)。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是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都侧重考查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缺失对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例如笔者建议在综合英语教学评价中可以适当比例地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测试。测试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短小的文化讲座、知识竞猜、文学戏剧表演,也可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模仿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在试卷中专门设置一道人文知识题,其考察内容为中国国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文学知识等。

2.4教师作用

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黄宗羲也曾说过“古之学者有大小,未有无师而成者”。千百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英文化和汉文化素养。教师在脑海里应绷着一根文化琴弦,通过广泛阅读、知识培训等不断充实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大量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将这些洞察的结果自然地、有条理地融入于思维之中并服务于语言教学。其次,教师在激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地同时,还应注重文化个体的差异,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爱好特长、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角度完成一些有关文化知识点的课程作业,使他们感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其学以致用。与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相比,教师一旦将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境界将大大升华。

3.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原则

3.1综合性原则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既注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又崇尚“和谐统一”的价值原则,还倡导“中和中庸”的修养境界。所以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应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将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学、风俗等穿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其在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真正做到“融会贯通”。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不是生搬硬套、强加于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而是在整个英语教学框架内进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意识和修养。

3.2阶段性原则

宋代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曾说过“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也应遵循这一规则,导入的内容应与学生所处的语言教学阶段相适应。教师先要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准确定位,然后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进行导入。在初级阶段,导入的内容可以是饮食、服饰、传说、风俗、礼仪等较生动形象的文化知识;在高级阶段,导入的内容可上升为文学、科技、艺术、宗教等教深奥的文化知识。

3.3启发性原则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可谓“启发式”教学的代表人物,他在《论语•述而》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得不出结果就不去开导他,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适时启发。在综合英语课堂中,启发式教学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问”,教师要对所导入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精心设计,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从“听而有得”的被动局面转到“思而有获”的主动局面上来。

3.4建构性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一个外到内的知识转化和传递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应根据自己所积累的新旧经验,对接收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形成新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在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也不是强行灌入的,要让学生认真对比、体会中西方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异同,对各民族文化形成自己正确的判断,既不“全盘西化”,也不“唯我中华”,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4.结语

文化是动态的,是有生命力的,它会随着时间、地点、任务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能让这块瑰宝大放异彩,因为它为综合英语的课堂提供了最真实、最生动、最新颖且源源不断的教学素材,这大大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真正感悟、理解、掌握英语知识,并将其灵活、有效、得体地运用于不同的交际环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感知力,有利于多维度的文化素养构建,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作者:冯巧娥单位:浙江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