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统节日对文化包融性的体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古人十分重视每年的第一天,一年的时日岁月皆从这一天开始。我国古代对正月初一,有多种叫法《:汉书》中有“三元”“、三朝”、“四始”之说。三元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三朝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四始为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宋朝人蒲积中编《岁时杂咏》一书中收录有从三国到宋朝的诗歌,其中元旦、正旦、元正、元日、新年、初年、太岁日、岁日、朝元、岁旦、新正等名称,其中以元旦最普遍。明清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一般称为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后元旦及新年改为阳历,于是旧历的元旦被改称为春节[2]“。春节”之名真正流行开来,是新中国建立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春节”一名才取代了流行三百多年的“元旦”,沿用至今“,元旦”则指公历新年[3]《。论语.乡党》记孔子行事云“:吉月,必朝服而朝”,意思是说:大年初一,孔子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做为文化名人,参加政府举办的团拜活动[4]。春节可谓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从腊八节“、小年”二十三祭灶,到除夕、春节,延续到元宵节。唐宋以来,春节已成为华夏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元宵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汉代汉文帝,周勃、陈平戡平诸吕拥立刘恒为帝的日子是正月十五前后,所以刘恒每当到这晚就出宫与民同乐,古时正月又称元月,“夜”又称“宵”;另一种说法于佛教有关。传佛祖释迦牟尼正月十五示现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而道教则称元宵节为所奉之神上元天官赐福之日,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各地的一些其它风俗习惯。清明节又叫冥节、踏青节,其最突出的习俗就是扫墓祭祖。祭祖作为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它在氏族社会就已出现,进入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后仍然盛行。《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清明节”条中说:“在古代,清明前两日(,或前一日),为纪念春秋时被烧死的介之推母子的寒时节,民间有禁烟火只吃冷食之俗,由于两节相距很近,故后许多地方都把清明、寒食融合为一,寒食节变为清明节的一部分。端午节的起源也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历史文化名人的,其纪念对象是各地根据当地的历史潮流文化推抬出来的:楚人抬出的是屈原,越人抬出的是勾践,吴人抬出的是伍子胥或孝女曹娥的,广西苍梧地区纪念的是太守陈临,湖南则纪念东汉马援;一说是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辟邪而产生的节日,要在放兰草蒸煮过的水中洗浴,要载朱索、佩菖蒲、悬艾于门,饮雄黄酒、采制药物等。端午节可能在汉代起源于我国南方,但很早就风行大江南北。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民间上坟祭扫,割麻枝、谷穗插门外献神,告祖先秋成之意。道教将七月十五日作为中元节,认为是地官的生日,地官赦罪、超渡囚徒饿鬼是中元节的主题。佛教这一天为盂兰盆节。《佛说盂兰盆经》中说,释迦牟尼让弟子目连在七月十五日集百味饮食于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众,以这样的功德使亡世父母脱离饿鬼道,往天界享受福乐。道教中元节与佛教盂兰盆节正好合在一起,这一天便成为安抚众鬼、荐悼孤魂的盛会。中秋节是以月亮为主题的节日,它主要是在古代秋分祭月的基础上形成。中秋节大概源起于唐代,到宋代日渐隆重,后来地位进一步提高,最终跻身三大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之列[5]。腊八节是我国春节的序幕,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华夏族就有粥可用来送老扶微的信念。佛教传入中国后,南北朝时期佛教界人士把腊月初八变成了中外合壁的节日。到了每年的“腊八”这一天,佛徒们要诵经纪念,熬粥供佛。从此,民间风俗腊祭也慢慢融进烧香拜佛等佛教内容。在宋代,更是逐渐形成了民间喝“腊八粥”的风俗。民间喝腊八粥的意义与佛门不尽相同,主要是庆贺五谷古登,驱鬼逐邪。“腊八节”可谓是典型的佛教与固有民俗相互影响的产物。
由于儒家礼法思想统治文化的影响,不少风俗与礼仪融为一体,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于成国家的大典。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中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大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儒教、道教、佛教均已形成,并相互融合,反映在节日文化方面,中华各民族的节日也有所融合和发展。道教和佛教一些宗教观念经常会合在一起渗透在民间生活习俗中。比如,从道教祭祀天地水的三官大帝的活动中产生了三元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下元节;佛教纪念目犍连救母的中元节和纪念释迦牟尼的腊八节,都有儒、道、释对传统民俗的融注,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巨大包融特质。七月十五日。祀告本是七月十五日的民俗主题,秋成告祖表达的是对祖先的怀念,反映了百姓的观念。在这一民间习俗受佛道影响成为节日。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为地官诞日,《道藏经》指出,七月十五日乃太上老君同元始天尊会集说法召十方天帝神仙真圣之日。佛教规定每年的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的三个月僧人要定居在寺内专心修道,称作“安居”。七月十五日安居期满要举行检举忏悔的集会,称为“自恣日”,就是自己检讨自己的意思。“自恣日”这一天还要举行“盂兰盆会”[6]。唐代道教为皇族宗教,地位空前,中元节的素食习惯就是从唐代开始形成的。道家设醮禳灾,寺僧设盂兰盆会祓除厉疫,百姓祭祖,士拜魁星,耕者祭田神迎秋收,不一而足。佛道围绕世俗祭奠亡亲的需求各显神通,世俗之人则出于释道儒三教之间,使中元节呈现出纷繁多彩的局面。腊月八日。古代,人们常在年终时用打猎得来的禽兽祭天地、神灵和祖宗,以祈福延寿,祛灾迎祥,称为“腊祭”,有腊日节。汉代以来,行祭的日子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但即使在宋代人的心目中,腊日节是腊日节,腊八节是腊八节,各自疆界分明。佛教色彩的腊八节在宋代粉墨登场,腊日节趋衰落而腊八节渐入世俗。食粥本是腊日节的一个传统,佛家施舍腊八粥的举措可以说是僧人饮食习惯和世俗节日饮食传统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佛教对腊日节的利用。节日形成的过程也是文化包融的历程,更是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的历程。不管是中元节、腊八节,还是源起于南方的端午节都成为民族的共同节日,被广泛认同并相互融合。比如大概念的春节,从喝腊八粥序曲,到腊月二十三祭灶,到除夕守岁,初一拜年,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无不体现着儒教、道教和佛教的活动与内容,分不清它专属于哪个教派,更已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是我们民族最隆重、最热烈、民众参与最广泛的文化象征。每逢春节,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回家过年,将思乡盼归的团圆亲善之情发展到极至。可以说,正是文化的强大包融是传统节日魅力的来源。
传统节日发挥重要的精神扶慰功能
到了宋代,我国传统节日又有新的特点:原始的、祭祀性的、宗教性的成分淡化,娱乐色彩渐浓,神圣的宗教向简单的心理情感需要转化[9]。儒释道汇通、融合民俗,使传统节日以其巨大的包融特质,向社会提供精神扶慰,满足来自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广泛心理需求。首先,儒家的天人合一观、道教的神仙观、佛教的极乐世界观荟萃于传统节日,为世人提供精神丰宴。儒教精神重点强调仁孝的社会伦理,追求天人合一。佛教以人生为苦,为实现人生解脱的崇高理想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把人们的孝行和佛事活动结合起来。只要遇到痛苦灾难,人们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克服,就会想到神,希望神能满足人们对种种现世幸福的要求。其次,节日文化包容满足个体综合心理需求和社会不同层次心理需求。人生在世,就要为生存生活而奋斗,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涉及伦理,就需要以儒家伦理为指导;人生奋斗进取中难免遇到失败挫折,还需要道家的清静飘逸来安慰;人生在世,苦多甘少,对苦难的接纳,对死亡的面对,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都需要佛家情怀。每个人在生命的进程中都需要儒家的奋进,也需要道家的自然和佛家的超脱。因此,节日赢得了普世性的喜爱。再次,节日的文化包容提供情绪宣泄的组合途径。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是单调的重复,节日的设立是对单调生活的一种调剂,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使积累的情绪得以表达和释放,对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具有积极意义。如苏东坡《前赤壁赋》名篇,就是在中元节、下元节时写就。作者因文字狱被贬谪黄州,内心充满矛盾痛苦。中元节的荡舟赏月活动触发了苏子的创作灵感,使他从中捕捉到“水”“月”作为宣泄郁闷之气的突破口,洋溢字里行间的仙风道韵正是中元节的道教思想启迪作者心境的结果。如果没有中元节的荡舟游乐习俗,恐怕苏轼就不会留给我们《前赤壁赋》这样的美文了;如果中元节只有佛家的超度说教而没有道家思想的渗透,《前赤壁赋》也许就是另外一种神貌了[11]。节日文化的魅力可见一斑。
以节日平台为重要抓手,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1.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一个根,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而传统节日最能体现祖先崇拜的精髓。无论是清明节的祭祖、端午节的爱国,还是中秋节的团圆,每一个节日都望成为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都可能成为人们联结凝聚的高潮。感动中国人物——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高秉涵,74岁高龄,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这就是中国人的故乡家园情结,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正如“颁奖词”所写的,“……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在传统节日里抒写乡愁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一角。
2.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色。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国传统节日呈现出儒文化、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的交相辉映,光彩迷人。我们看到主流文化对民间习俗的依重利用和尊重肯定,看到民众对各种文化的拣选和认同,传统节日曾经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扶慰和情绪疏导功能。今天,节日呈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特质为我们提供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底色。可以说,我们是在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化、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渴盼实现中国梦,渴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一体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各种浪潮中,描绘我们的中国梦,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节日的文化自觉是我们可以倚重的重要资源。诚然,传统节日既蕴含着优良的文化因子,也包含着一些应该剔除的封建迷信糟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真地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传统节日没有洋节受欢迎吗?传统节日真地是只有物质功能只剩下吃了吗[12]?在文化比较和对话的视野中,我们不能忽略传统节日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必须真正了解传统节日的丰厚内涵,才会真心地喜爱和参与其中;也只有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才不致于让节日只成为假日。当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的精神家园涂抹厚重底色,节日也会成为我们由衷喜爱、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本文作者:白海燕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