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于拳架要求的大架太极拳的练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太极拳,统一拳架
历时几百年至今,经过五、六代的人传承和发展,杨氏大架太极拳之精髓应该说得到了传承,但客观地讲,传承至今也有着不少的演绎和创新,最为明显的是继杨露禅之后,演化派生了杨澄甫、武禹襄、李经伦、全佑、陈发科五大派,各派拳架各有差异,是为必然。
杨露禅创杨氏大架太极拳传其子班侯、健侯及张凤岐等人,健侯又传其子杨澄甫,再传至李雅轩已是第四代,第五代弟子陈龙骧(李雅轩之女婿)、栗子宜、王明伦等名人大家,现在都各有建树,极力把杨氏大架太极拳发扬光大。
然而,就是杨澄甫之后的陈龙骧、栗子宜、王明伦等名师所述拳架也有所别,以杨氏大架太极115式为例,以陈龙骧所著《李雅轩杨氏太极拳法精解》2007年7月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陈拳)和栗子宜所著《传统杨氏大架太极拳械推手》1991年10月第一版、2003年第五次印刷(以下简称栗拳)为佐证。
我们先从预备式、起势说起,“栗拳”上只是:“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下垂,顶头拔背,两眼平视前方”这就是整个预备式。而“陈拳”的预备式却还包含了:“右脚向右侧开半步”,这样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却是质的变化。“栗拳”的起势:“右脚往右横开略与肩宽,成开立步势,两臂徐向上升起”,开脚提手几乎是同时并行,可“陈拳”的起势则只有手起的动作。这种较为明显的拳架差异,虽对练功本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让我们后来人对先师雅轩的拳架产生了些许猜测,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拳架竟如此之差异,实在是让人感到有些茫茫然。
再例如“豹虎归山”一式,“栗拳”上说:“左掌经左耳侧,右掌平胸部,两掌同往前(西北)方推去,(左掌平肩,右掌平胸)”,可“陈拳”说:“右手前臂内旋,翻掌心朝下,随势向右后下方挂出,高度平腰部,止于右胯前,左手随屈肘经左耳根部向右后前方推出,高与肩平”,前者称右掌平胸部,后者则称右掌平腰、胯部,这可不是一尺之差的问题,可怕其拳意也会发生变化。还有就是打虎式,左打虎式出左脚,一说西北方,一说正北方,可图片上却成了东北方向了,当然这也可以灵活地认为,根据实战需要,不可拘泥于一招半式的差异,这应该在实战中的运用,那么在平时的习练中,特别是集体演练时,不就乱成一锅粥了吗,还有什么整齐可言。因此,在一个小集团学习的话,最好作统一拳架要求练习为宜。
我们在集体练习时,有的人根本就是我行我素,各自为阵,没有一点集体观念和意识,我常说:集体练拳时一定要与带拳的人同步,这样才有拳味,才会有更快的进步。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沉的道理,不仅仅是美观好看,更重要的是你会无意中得到带功者的真传,正如念师默像练功一样,你会得到他的气场。
在整个陈、栗二拳的著述中,还有很多的差异就不一一列举,这种差异从本质上不会影响到杨氏大架太极的根本,但是,我们要有严谨治学的好作风,特别是作为一个小的团队,必须要树立团队意识,要有大局观念,从教拳者和习拳者进行统一规范,练拳练的就是精气神,要的就是那股仙风道骨般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