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匠精神融入班级文化建设途径探析范文

工匠精神融入班级文化建设途径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匠精神融入班级文化建设途径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工匠精神融入班级文化建设途径探析

摘要: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中的高层次精神体现,是从业者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最高追求。中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的专业性教育机构,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十分重要。本文简要概述工匠精神在中职院校的内涵,着重分析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策略,旨在帮助中职学校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工匠精神,并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精神指导。

关键词:工匠精神;班级文化;必要性

工匠是社会生活中的专业人才,他们通过对一件工作的长期实践和积累培养出极高的专业技能,是工业文明后对于技术人才的尊称。工匠精神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聂圣哲,他把工匠精神奉为“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过渡的重要精神品质。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要将工匠精神写入企业发展,工匠精神对于现代企业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企业提供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班集体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技能知识和实现精神升华的重要平台。中职学校的班集体是将“工匠精神”灌输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富有“工匠精神”的班级文化,能够帮助班级内的学生更快地成长为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以下先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再逐步探讨它与班级文化的关系和具体培养途径

一、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被社会热议。不少学者开始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解读,企业家开始把工匠精神的学习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并比对企业自身发展提出新内涵。敬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敬业要求职业人对工作目标不懈怠,对工作内容一丝不苟,对工作结果有责任感。精益是指从业者对于自己接手和制作的每一件产品、每一个环节都保持细致认真和追求完美的职业素质。追求精益的从业者对工作内容不满足及格和优秀,总是要求在下次做到更好,尽量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专注则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和笃定,是对自身思维的最高要求,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看来并不容易,从业者们要能够排除内心杂念,对自身职业有高度认同并做到心无旁骛,在自己的领域不断积累优势而成为行业“领军人”。《庄子》中记载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专注的力量。创新是工匠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精神内涵,是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古至今,匠人们的创新和发明推动着历史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铁路、互联网、电网上的多项技术突破,都离不开工匠们的创新精神。中职学校作为培育工匠的摇篮,其工匠精神不仅包括以上四个方面,更应当借鉴专家的新解读和教学目标与学校组织形式重新建立对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基于现实,我们可以将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中职学校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利用教学资源和设备在校园环境内形成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工匠精神氛围,引导学生形成爱校奉献、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好学、创新发展的价值观,学生和教师要在教与学中深刻用这一价值理念武装自己,共同创造贴近社会生活的校园氛围。

二、工匠精神融入中职班级文化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中的课程主要是切合社会和企业实际用工的技能技术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的特点是与企业单位管理和生产实际关联度极高,中职学校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投入工作岗位,为企业提供技术好、上手快、流动性小的职工。但观察企业实际用工发现,很多毕业生在毕业投入工作岗位时并不能做到快速实现身份转变,特别是无法习惯企业的管理体制,在思想上存在不主动、不愿适应的情况。笔者的调查中发现,从中职学校招录的员工离职率比预期高很多。一方面,学生的思想不能及时转变;另一方面,学生技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无法胜任岗位要求。企业管理与校园管理存在很大不同,学生在企业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导致技术无法提高,人心散漫,甚至不能完成学生向技能工人的转换。企业的用工现状体现出中职学校教学的问题,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尽量将校园文化向社会化靠近,加强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完美对接。在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在保持校园多元化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特点,为企业培养技能对口和素质优良的员工。

三、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1.从教学入手,转变学生传统观念。形成具有工匠精神的班级文化,首先需要班级中的每个成员具备工匠精神。因此,首要方法就是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正确的理解。受我国古代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家一听到“工匠”这个词,就会联想到拥有特权和高贵身份的人才够资格拥有工匠的产品,“工匠精神”总被赋予一种高大上、遥不可及的内涵,让人有望而生畏、望而止步的感觉。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而言,要达到工匠技艺不太现实,因此对“工匠精神”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那种精神境界。事实上,随着“双创”的到来,“工匠精神”已经变成一种普通的职业精神,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精神境界。因此,在班级文化的健设中,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从自身言行和教学出发,告诫学生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并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典型案例学习和自身行为规范给学生做出表率,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共同营造一种具有“工匠精神”的班级氛围。

2.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当学生已经对工匠精神有所理解,并树立了信心,就适合建设具备“工匠精神”的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目标,共同商讨出符合专业特色的班训。例如,计算机专业的班级可以拟定“用代码写出人生幸福”、汽修专业的班级可以写出“修出一流人生”等这样具有正能量的班训。班训可以连接学生的心,帮助大家互相监督,树立学好技能的自信。它还可以制作成横幅张贴在教室墙上,时刻激励大家。另外,班级的黑板报是展现班级文化的重要窗口,在班级黑板报的设计上,班级同学要各抒己见,并设立体现“工匠精神”的文化专栏。该专栏主要刊登一些同行业知名前辈的励志故事、成长经历,激励大家学习和汲取能量。

3.形成规范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工匠精神里重要的内容就是敬业。敬业不仅是对工作保持尊敬,更要对工作环境和制度保持敬畏。各个班级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符合职场特性的规章制度,将现代企业管理的“5S”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用统一标准要求学生,为学生模拟企业文化氛围。倡导班委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不仅精于技能,也具备管理能力。班委的选举和轮换可以融入企业管理的元素,对权责进行明确,并制定晋升制度,将考核指标融入班级管理,让学生能够从制度层面约束自己,形成自律、负责的人格。

4.营造具有工匠精神的班级精神文化。物质和制度的但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班级“硬文化”,要能保持班级文化热度,从“软文化”入手,关注学生的个人心理状态。班级应当定期组织班级活动来鼓舞大家的士气,凝聚精神。例如,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从讨论和发言中汲取更多营养。班会活动可以采用故事分享、观看相关影片、专业知识抢答赛、辩论等形式展开,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对自己专业的理解,也能更加体会到工匠精神带给自己在职业道路上的好处。班会和集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都可以交给班委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要做好过程指导,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状态,及时做出指导和调解,让学生自发地实践工匠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发挥中职学校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价值,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中职学校文化建设操作层面的班级,应当找准方向,寻求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技能上的渗透,定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栋,唐婷,许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途径解析[J].经贸实践,2018,(7):328.

[2]李雪.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院校班级班委会建设之新研究[J].科技视界,2017,(13):82,104.

[3]由丰收.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神州,2018,(29):65-66.

作者:肖胜强 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