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班级文化建设途径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最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以及同伴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学生主体”思想不断渗透在初中教育中,但是班级管理仍然墨守成规,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新型班级文化的建立迫在眉睫。
[关键词]
班级文化;学生主体;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主要因素,好的班级文化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习气,使学生的身心、学业健康成长。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把问题找出来,做改变或隐藏,并把优良的一面发扬光大,才能真正达到课标中要求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制管理,缺乏民主在中国“教师权威”思想的影响下,班级中大多采用的是“警察式”“裁判式”管理模式。首先,班级管理人员———班干部的确立基本上是由教师任命的,教师单一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班长、课代表和小组长的任命,这些人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教师维持上课的纪律,督促和检查学生的作业,传达班主任的任务,没有相对的自主权。例如,在调查中一个小组长表示自己的任务是对组内成员上课说话、不完成作业等情况进行惩罚或者负责记录,一个课代表的任务是帮助代课教师搜集作业并协助进行批改。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没有自主活动的空间,没有自我教育的可能,当然自主意识、自觉意识、参与意识也就无法被唤醒。
(二)独立行动,缺乏合作班级是不同个体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建立合作性的群体,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力和学生个体的能力水平。班级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班级管理中奖励针对的是个体,学生不得不在同伴之间进行竞争,这就形成相对自私的班级文化。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很多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不愿为知识薄弱的学生讲解,认为会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不愿意将已经获得的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进行分享,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三)静态文化,缺乏创新性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久性的动态工作,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主题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班级的奖惩规则是一成不变的,班级管理人员是一成不变的,黑板、墙报内容和参与人员也是一成不变的。在调查中发现,一个班级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参与过班级活动。一个初二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艺术体育方面的特长,成绩不够优秀,几乎在所有的班级活动中都插不上手,并感叹毕业后班级学生可能都不知道他存在过。班级是每一个学生的班级,也应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这种封闭的动态的文化并不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采用灵活的职务、座位安排制度在班级常规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座位的安排、班级职务人员的设置。首先,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打破成绩原则,按照学生自愿和互动的原则进行基本的座位安排,并给学生两到三天的时间进行意见反馈,确定后作为本学期的基本座位安排。然后每周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自动变换,如按照从左到下、从前到后进行一条龙的调整,这既体现公平性又有利于学生视力的健康。其次,班级职务人员的设置上采用固定与轮流担任相结合的模式,所有的班级职务都可采用两员制。其中一个是固定化的,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方便师生之间的对接,另外一个采用轮流制,班级事务的处理由轮流班务人员负责。在每日工作结束后完成任务对接,固定人员必须服从轮流职务人员的管理。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管理者,淡化“管本位”思想,树立主人翁意识,认识到班级是每一个学生的班级。
(二)以小组为单位动态创设班级文化班级的墙面文化、板报设置等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班级文化中需要进行及时更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环境的创设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班级墙面文化和板报文化采用周更新模式,展示墙面采用日更新模式,以周为单位采用小组轮流制,负责人轮流担任。墙面文化和板报文化由学生自主选择,展示墙面是各任课教师布置的延伸问题,不同小组的探讨结果,负责小组需要每天进行整理,并在第二天上课前展示在墙面上,以供同学们相互鉴赏,取长补短。综上所述,新型班级文化的创设应坚持平等、开放、多元的理念,建立公平的班级职务人员安排制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放手让学生负责班级事务,负责班级文化的创设和班级的管理,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慧昕.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王倩.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3]姜君.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胡洁丽 单位:广西上思县上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