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合作学习与合作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2001年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里,笔者主要探讨的是合作学习。但是,与以往学者和专家论述的侧重点不同,本文主要从当前以竞争性的班级文化的危害入手,说明建立合作的班级文化的必要性,然后阐明合作学习对于班级文化的这一转型的意义。
关键词:
班级文化;合作学习;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而且对于整个班集体起着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1]显然,班级文化包含着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但是笔者更认为,班级的整体精神文化氛围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正确学习方法的习得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凸显了我们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当前以竞争为主的班级文化
走在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校园便不难感受到,竞争的气氛十分浓厚。考试、排名、竞争,甚至“明争暗斗”已然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学生们早已习惯了和别人“比高下”、“排名次”。在他们看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进与退的标准,不是过去的自己,而是自己身边的同学——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对他们来说,掌握知识是次要的,发展能力、陶冶情操也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在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排得好名次,超过自己的对手。不得不承认,学习中需要这种“上进心”,在班级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进步,可是,如果竞争的心态长期地被老师和家长认同、强化,如果班级中只剩下了竞争,那么这就是被扭曲、曲解了的竞争,造成的也只是学生心理的畸形和不健康。本来是友好的同学、朋友,只因为竞争,他们要去争夺那唯一的“上名校”的机会,彼此变得冷漠,甚至仇恨,变得不真诚、相互隐藏。你买的什么参考书,晚上熬夜到几点,报了什么辅导机构,这些都是绝对不可以告诉别人的,因为别人知道了也就意味着你的优势没有了,别人就会超过你。这是多么畸形的竞争啊!它以失去关爱、友谊、真诚等人类最美好品质为代价,目中无“人”,可遗憾的是它仍然为我们的老师所提倡、所奉行。
二、建立合作的班级文化的依据
事实上,竞争与合作并不完全相矛盾,我们也不常说,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建立合作的班级文化,并不是杜绝竞争,避免竞赛和比较,只是要把这种竞争气氛降低,使它不至于影响到班级成员之间的正常交往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整体上以合作为主的班级文化中,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建立合作的班级文化的依据。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要求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学校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智力因素中又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忽视“人”的培养,忽视一个健全、完整的人所需要的交往技能、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发展。毋庸置疑,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可是在只有竞争、“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冷漠的教育中,真的是在培养人吗?这样的人可能会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吗?为了竞争可以不择手段,在中小学里有人花钱找关系,在高考中有人不惜花重金铤而走险,在只有竞争的教育里,已经使得我们的学生、家长,包括部分教师丧失了人格、诚信和道德,难道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未来接班人吗?为贯彻落实我们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2001年6月7日,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这次改革中,设计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了课程的情意功能,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合作型的学习方式中,正有助于达到这样的目标。一个人的成功依赖于他人,小组成员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都会既考虑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又关注他人,帮助自己身边有困难的同学。[2]在相互合作和互助中,不也正是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关心他人,正确认识学习、成绩以及同学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的过程吗?
(二)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由此,笔者认为班级的文化心理气氛正属于较低层次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它是当人们求得生存之后的必然要求。而在竞争为主的班级文化里,人与人之间冷漠、孤立,彼此不关心,学生的学习各自独自进行并且时刻面临着被超过、被追赶的巨大心理负担,学生找不到自己所归属的集体,不能得到同伴的认同,体会不到爱与被爱的感受,因而他们“归属与爱的需要”根本得不到满足,更不用说认知需要以及最终的自我实现需要。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学生是在学习呀!他们刻苦地学习、拼命地追赶,可是教育者可曾关心过学生的心灵,关心过他们是否快乐,是否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是否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爱与尊重、体验了有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合作的班级文化正起到与此相反的作用,它首先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归属,然后在为共同目标而合作、努力的过程中实现每个人的价值,取得共同进步。当学生低层次需要满足后,他们自然会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表现为乐学、好学、积极参与。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继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其有一系列基本主张,如认为知识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构成真理;知识是文化的、境遇的、价值关涉的。而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知识建构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虽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的主动建构,但它同时还强调合作、会话,在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的模式中,都涉及一个重要环节即协作学习。因为毕竟个体对世界的理解存在着局限性,只有通过彼此的合作,在合作中对话、交换彼此的观点,才能最终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建构结果。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意见整合有助于帮助个体将思维过程外显化、明确化,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由此可见,建立合作的班级文化,不仅不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培养发散思维和反省思维。
三、转换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促进班级文化转型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及含义合作学习是20世纪主要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也进行了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而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也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对于合作学习,不同学者的具体定义略有不同,但有许多共同要素,如我国教育学者王红宇认为:“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王坦的定义是:“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3]其中,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载体,共同的目标是动力,生生的互动合作是主要特征。
(二)合作学习对班级文化转型的意义首先,每个小组需要设定共同目标,然后每个人都为之努力。与竞争性的学习方式不同,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努力都有助于达到大家共同的目标,如果一个人不努力,则大家都无法成功,因为在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中,不是看单个人的努力和学习结果,而是看重大家共同目标是否达到。这就使得班级由一盘散沙转变为一个个学习共同体,组内成员彼此合作,组间成员竞争,变单个人的竞争为小组竞争,由鼓励竞争转向鼓励合作。其次,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承担有一定的学习任务,他的学习成果是小组学习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他又依赖于他人的学习结果,这就要求学生:(1)学会认可和相互信任;(2)进行准确的交流;(3)彼此接纳和支持;(4)建设性的解决问题。[4]由此可以看到,在合作学习下,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彼此淡漠、仇视是无助于学习的,只有友好、真诚、团结互助才能实现每个人的发展。最后,在合作学习中,每个人拥有均等的成功机会。不同于以往单以某次考试的结果排名、定胜负的评价方式,合作学习引入了基础分和提高分的概念,鼓励学生跟自己比,只要比过去进步,就可以得到认可,就算是成功。这不得不说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学生被竞争性教育摧残了的心灵,有助于他们正确看待考试、正确评价自己,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看待他人的进步与成绩。合作学习对良好学习心态的关注,对于班级文化有竞争转向合作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事务[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4]刘玉静,高燕.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徐巾媛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