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信息全覆盖通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发展农业电子政务,打造新型农业服务平台,扩大网上市场营销,加快智能农业建设,创新农技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对农业决策指挥、农业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政策法规宣传的信息服务全覆盖,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到“十二五”末,形成以省、市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柱,县(区)“两电一信”(电脑网站、“”三农服务热线、短信)新型信息服务为主导,镇村“信息服务站点”为主体的覆盖全市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全市对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90%,利用网络营销农产品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视频监控农业生产基地400个以上,服务高性能农业机械10万台,网上培训人次占全部培训人次的50%以上。
二、建设内容
(一)加强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高信息服务覆盖面。
1.建设惠农短信系统。依托省农委农业信息中心惠农短信发送平台,市、县共同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全面采集农业市场主体和农业系统人员相关信息。建立分工明确的专家和综合信息员队伍,健全短信采集、编辑、发送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十二五”末,用户数据库规模达到5万人,综合信息员队伍达到1000人。话交流。积极做好“”热线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农户与热线的良性互动。“十二五”期间,每年接待群众咨询5万人次以上。
3.建立农业电视点播系统。农业、广电、电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建设农业电视点播系统,实现热线电话、电视栏目、电台节目、电脑网站“四电合一”。推进以农村政策、农业技术、产品供求、市场价格、分析预测、农家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视频节目库建设。通过广泛宣传、经费补助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点播农业视频节目,实行免费收看。“十二五”末,建成十二大类涵盖农业各个方面的农业电视点播系统。
4.建设农机信息服务平台。由农机部门牵头,有关通信部门配合,建设市、县(区)两级农机信息服务平台。市县(区)总平台和分平台实行分级建设,统一管理。加强农机数据库建设,强化基础资料管理,实现实时指挥调度、实时展示农机运行状态以及实时监控等农机管理目标,同时为广大农机手提供农机法规政策、跨区作业、维修保养、行业动态、安全监理和天气变化等优质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平台功能,提升全市农机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强化农产品网上营销服务平台建设。以涉农主体网上宣传和农产品网上营销为主要任务,推进“市农产品信息网”升级和“天下粮缘网”建设。
1.以“市农产品信息网”为主建设信息平台。加快市农产品信息网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网站名特优农产品介绍、农业展会宣传、农产品价格监测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业行业协会展示等农业信息功能。
2.以“天下粮缘网”为主建设网上营销平台。“天下粮缘网”要积极开展与知名电子商务网站的合作,以市场化为导向,引导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学生创业园、种养大户等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在网上开设营销店。通过网上产品展示、在线订购、在线支付、客服在线服务、语音呼叫联络、投诉语音直通等方式,不断扩大营销规模。支持供销系统兴办“网上供销社”,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十二五”末,将“天下粮缘网”建成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涉农电子商务网站,发展会员10000户以上,在线销售和客服人员达到120名以上,争取在“创业板”上市。
(三)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传感、通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推广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有机结合。
1.建立远程智能农业视频系统。建设市—县(区)—乡(镇)三级覆盖全市重点生产基地的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农产品生长情况、农业自然灾害、植物病虫害、重大动物疫情、农业资源环境、农村经营管理等动态信息,实现网上监测预警、专家网上指导和远程技术培训等功能,为各级决策及时提供科学依据。市农委建设系统总监控中心,五个县(区)各自建设分控中心和生产基地前端视频采集站。今年每县(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基地50个左右,全市共安装260个左右监控及语音系统,以后每年根据高效农业发展情况,适时增加新的农业生产基地,不断提高高效农业生产基地视频管理服务的覆盖率。
2.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应用农业智能传感设备,采集蔬菜、畜禽、水产、土壤、环境、物流等农业相关信息,通过传感网络,实现农业信息的多尺度传输,最后将获取的海量农业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并通过智能化操作终端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科学管理和即时服务,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和安全。“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设施温室物联网示范基地、大型畜禽养殖场物联网示范基地以及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基地各5个以上。
(四)加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基层信息服务站点,提高队伍素质,推进农业信息服务。
1.实施乡(镇)千户农资门店视频信息工程。通过宣传引导、补贴扶持等措施,鼓励乡(镇)有规模、影响力大的农资门店,参与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扩大基层信息服务覆盖面。支持供销系统建设农资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乡(镇)千户农资门店技术培训,通过签订农业信息服务协议,明确服务职责和服务内容,为农资门店设置大屏幕和栏,拓宽基层信息服务渠道。“十二五”期间,每年建设农资门店视频信息大屏幕200户。
2.实施信息队伍培训工程。市农业部门要定期分级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对县(区)级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开展数据库建设应用、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预警分析、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相关技术和系统应用等方面培训;对乡(镇)级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开展信息采编、上传、、报送、网页制作、数据库系统应用等方面培训;对村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市场主体,开展信息采编、报送、上网和上屏、查询和网上开店、网上交易等方面培训。“十二五”期间,每年培训农业信息服务人员200人次。
三、保障措施
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建设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组织财政、计划、农业、林业、农机、供销、粮食、通信等相关部门,成立机构,加强协调,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科学制定规划。各地要根据省、市的统一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制订本地农业信息服务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
(三)创新投入机制。各县区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农业信息化项目。通过服务外包、技术协作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新格局。
(四)强化工作考核。市政府将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纳入农村工作整体目标考核体系,重点考核远程智能农业视频系统建设、农业网站建设、乡(镇)千户农资门店视频信息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并将考核实绩与政府、部门工作实绩联系,与项目补助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