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特色品牌创建及培优工作通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三个最大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创造性履行民政为民职能出发,大力推进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创建和培优工程,全面提升民政工作的发展水平,推动全市民政工作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为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大力推进民政特色品牌创建和培优工程,进一步强化全系统的进取意识,有效引导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的创新实践活动,同时,打造在全省同行业有较大影响的民政工作特色品牌,推出一批在宜昌市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性的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在全市民政系统树立“民政创新品牌”标志,真正从发展内涵上推动全市民政工作的创先争优和全面进位,争创一流民政工作业绩。
三、主要任务
(一)升华现有特色品牌。近年来,经过全市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市在民政工作不同领域创造的一批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先后得到了省民政厅、宜昌市民政局等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各地各单位要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狠抓完善提高,进一步丰富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使已有的特色品牌得到升华、拓展和变大、变强,展现出新的魅力。
(二)培育良好品牌雏形。近年来全系统从推进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出发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使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工作呈现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发展态势,一批品牌也即将脱颖而出。各地各单位要切实把握这一工作特征,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努力在工作中突出特色,千方百计让这些品牌雏形尽快崭露头角、发育成熟,并成为在全省全国叫得响、有影响的民政工作特色品牌。
(三)打造一批创新型品牌。各地各单位要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为重大契机,立足本部门、本行业实际,按照“三个最大化”的要求,以品牌建设为目标,着眼于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立足于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搞好谋划,竭尽全力抓好推动,切实解决各项民政事业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和前瞻性问题,重点打造一至两个具有“牵一发而动一身”的创新型民政特色品牌,引导各领域、各行业工作的科学发展,并力争在宜昌市或全省同行业产生影响。
四、工作责任
(一)各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都要从实际出发,在今年内重点抓好1-3个民政工作特色品牌的创建和培优工作,并通过这项工作促进民政工作提高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今年,各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都要全力抓好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工作,确保年内至少有1个创新型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得到省民政厅或宜昌市民政局的肯定和推广,并在全省全国同行业产生影响。
(三)下半年,市民政局将成果上报宜昌市民政局参加宜昌市民政系统“十大民政创新品牌”评选活动,各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都要至少申报1个创新型特色品牌,参加展示和评选。申报的具体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系统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创建和培优工程的组织领导,把它作为今年民政工作和“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各单位主要领导要把这项工作始终拿在手上,搞好计划安排,抓好整体推进,加强检查督办,努力通过品牌创建和培优工程统筹各项工作发展全局、推动各项民政工作不断创新。各分管领导要围绕单位工作计划安排,切实担负起品牌创建和培优项目的具体牵头和组织责任,分领域、分行业抓好品牌创建和培优工程。局机关各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在抓好面上工作指导的同时,要从自身工作职能出发,谋划好、组织好、实施好一个重点特色品牌的创建和培优工作,务必在本科室的业务范围内打造出一个覆盖领域广泛、地域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且在全国或全省同行业领先的特色品牌。
(二)明确创建项目。各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要按照市民政局确定的今年的品牌创建和培优工程主要任务及工作责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尽快确定今年的品牌创建和培优项目。对计划通过创建和培优推向全宜昌市全省的品牌项目(各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都要分别确定1个),各单位要分别填写《全市民政工作特色品牌创建和培优工程登记表》,将创建单位、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创建目标、创建时限、责任领导等内容于4月17日前报送到报市民政局办公室。
(三)强化工作推动。各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要制定今年的特色工作品牌创建和培优工作实施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抓好组织实施工作;要明确品牌创建和培优项目的责任领导,并对品牌创建和培优工作实行全程责任制管理;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的经验,切实抓好对品牌创建和培优工作的引导;要建立健全进度督办机制和成果检验机制,完善配套的奖惩制度,确保工作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