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首因效应及其在求职面试中使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人际交往中,凭借最初获得的信息对对方下判断,而对后来的信息不太重视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具有先入性、不稳定性、误导性的特点,同时又是双方的、互动的。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有相貌因素、语言因素、表情姿态因素及空间时间因素等。在面试中要注意合理运用首因效应,以达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首因效应特点影响因素应用
首因效因又称初始效应(primaryeffect),属心理学范畴的概念。首因效应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否愿意,都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双方的、互动的,也可能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或者是情愿的或不情愿的。正因为如此,首因效应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们的职场生涯,有时甚至是至关重要的。
1首因效应及其特点
1.1首因效应
武汉大学新闻系教授罗以澄在《采访学》一书中表述:“人际交往中,凭借最初获得的信息(即第一印象)对对方下判断,而对后来的信息不太重视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首因效应。”美国心理学业家洛钦斯于1957年首次进行试验研究证明了这种现象。
首因效应实质上可以理解为最先接受的信号在大脑中形成为原始印象,构成为“记忆因式”,而后的印象受记忆因式的影响与左右。其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第一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有时第一印象并不完全准确,但第一印象总会在决策时在人的情感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甚至道听途说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正因为如此,第一印象眼看去“是感觉良好”或者是“感觉不好”,这种感觉的好坏程度在求职面试中意义重大。
1.2首因效应的特点
首先,首因效应对人的认识的影响是强烈的,具有先入性。它会左右对此人以后一系列特性所做出的解释。在首因效应的经典实验中,实验者向四组大学生介绍了一个叫吉姆的陌生人的生活片段。在对第一组的介绍中,把吉姆描述成一个热情、外向的人;在对第二组的介绍中,把吉姆描述成一个冷漠、内向的人。在对第三组的介绍中,先描述吉姆的外向,再说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在对第四组的介绍中,先介绍吉姆的内向,再介绍吉姆的外向。然后要求四组大学生分别说出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显示:第一组有78.1%的学生认为吉姆是一个热情、外向的人;第二组有82%的学生认为吉姆是一个冷漠、内向的人;第三组有95%的学生认为吉姆是一个热情、外向的人;第四组有97%的人认为吉姆是一个冷漠、内向的人。此实验有力地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先入性。第二,首因效应是可变的,具有不稳定性。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会对周围的人有所听闻(即间接交往)而形成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对我们以后保持同此有关人员的后继交往具有显著的首因效应。但这第一印象也是不稳定的,会随着两个人的直接交往(即面对面的交往)所形成的印象有所改变或替代。生活中人们常讲:“日久见人心”、“不可以貌取人”、有的人是“混生不混熟”,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其它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或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第三,首因效应是瞬时形成的,具有误导性。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往往比较偏颇,往往被误导。孔子曰:“以面相人,失之子羽。”说的是子羽曾拜师孔子,孔子因看其长相丑陋而待之冷漠。子羽无奈,离孔子而去,自学而成。讲述儒学,有弟子儒百。孔子得知后,甚是忏悔,发出了“以面相人,失之子羽”的感慨。以过早的表面印象取舍,下结论,会使你结交下“地雷式”的朋友,酿成灾祸;也会使你错过真诚的朋友,遗憾终生。
2首因效应的影响因素
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的影响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相貌因素、语言因素、表情姿态因素及空间时间因素等。
2.1相貌因素
相貌因素对第一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据国外有关专家调整,在招聘职员的过程中,有20%的招聘者会把第一印象作为是否录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形成第一印象的主要依据是应聘者的相貌。这就是首因效应的相貌因素的作用。一个人的体形外貌是由先天遗传素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以个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但一般人在判断别人时,特别是在初次接触时,第一印象往往主要来自对其外表特征的评价,而在日后的交往中,从心理上往往无法消除对其外表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心理现象,即对于哪些与我自己外表、风度相类似的人,也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2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对第一印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说话作为人们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学会更深刻地领悟语言的真谛,学会如何说话,显然是势在必行的。说话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会说话是一种本事。它看似一项很简单的活动,只要两片嘴唇一碰,原始的语言便生成了。但是说话容易,真正说出有水平、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话来则需要下一定的功夫。
2.3表情、姿态等因素表情、姿态等因素也是首因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也是最便捷的沟通工具之一,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的社会沟通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语言包括:手势、面部表情、体态表情等。人体各部分的动作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因此,人体的各部分的动作特性纳入交际情势中就会给交往带来细微的差别,而这此细微的差别在同样动作的运用中又是含义不一的,例如,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使用这一或那一手势,其意义就可能不同。另外,视线接触也是对言语沟通的一种补充。所有非语言的沟通系统,由于具有加强或减弱语言的能力,这些非语言系统同语言系统一道保证了人们共同活动所必须的信息交流。
2.4空间和时间因素
空间和时间因素同样是利用首因效应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沟通过程中,空间和时间也同样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也是沟通情境的组成部分。如个别交谈的场所,应根据交流对象和内容分别选在餐厅饭桌、家庭客厅、宾馆房间,还有公园亭阁。还要注意,交流双方面对面的位置,表示对说话者的注意,可以促进思想交流;相反,如果双方位置不当就不利于交流意义的表达,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实践证明,交往中的某些空间形式对交流的效果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3首因效应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
首因效应在求职中会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自荐材料间接形成,另一方面通过面试可以直接形成。特别在当前,求职已成为整个职场生涯的瓶颈,首因效应的作用更值得引起求职者的关注。
那么,如何利用首因效应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呢?就求职者本身而言,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合理运用首因效应,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下面结合实际,具体谈谈求职面试如何利用首因效应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1)着装。着装是对事业很有帮助的“利器”,着装上要做到干净、整洁、适宜,要随时随地保持最佳状况。如果你能懂得正确着装的方法,用服装为主考官塑造一个想象空间,让他看得出来你坐上这个职位时的样子,那么这个职位非你莫属。大学毕业生们现在越来越“职业化”,经常可以看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穿着刚买来或借来的西装,踌躇满志地走进公司的面试办公室。更有甚者,面试前跑到美容院美容,以便占尽首因效应带来的职场先机。(2)守时就是守信。面试迟到是大忌。首先,迟到是不尊重主试人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你不能按时到场,让主试人久等,主试人一定会心烦,而且会认为你这个人面试都迟到,那么平时工作时怎么可能守时呢?所以,你最好提早10至2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一来可以先熟悉一下环境,找出准确的面试场所;二来可以稍事休息和稳定一下情绪。(3)合理使用礼貌用语。如被传召,在入面试室时应先敲门,最好说一声“我可以进来吗?”等待对方说“请进!”时才推门进去,在进去之前千万不要忘记向引领人员表示感谢。见到主试官后先问一声好,然后转身静静地把门关好。面试完毕,在离开前也要主动和主试人握手道别,诚恳地说声“谢谢”和“再见”,才走出面试室。除此之外,对前台接待人员或面试室外其它参加面试的人都要以礼相待,不要忘记多说几声“谢谢”、“请你……”之类的客套话。总之,在等候时,不要旁若无人,随心所欲,对接待员熟视无睹,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把接待员当主人看待。也许接待员就是经理的秘书、办公室主任或人事部门的主管人,如果你目中无人,没有礼貌,在决定是否录用时,他们可能也有发言权。新晨
上面几点考虑了着装、时间、礼貌用语等非语言沟通系统,因为对象是面试官,所以都遵循了比较保守的黄金定律,以此上策来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则成功的机会就大一些。
4结语
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在求职、交友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加强自身的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郑雪.社会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屠文淑.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刘爱伦,周丽华.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2.
[4]詹启生,俞智慧.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不同情境下作用的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
[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