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教产业预算管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计划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位置越发突出。
一、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预算的滞后性。高等学校的内部预算编制工作通常在年末岁初进行。由于教学工作的周期性,正式的高校预算通常在当年的
二、三月份才能通过学校资金预算委员会等预算管理部门的审批而下发执行。这种滞后的预算失去了对于资金支出的控制作用,甚至有可能变成被动的资金调整。
2、高校内部各单位利益的片面性。高等学校内部预算按照预算管理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安排学校的预算资金计划。这种资金计划安排使得校内各单位在使用资金时完全从自己本单位的人员利益以及教学、学生以及教辅工作等的需要出发,从而忽略了对于学校整体利益以及整体状况的全盘考虑,片面强调了内部各单位的利益。
3、资金支出计划编制的不合理性。高等学校在编制资金预算计划时,通常的标准是在上年的支出基础上,考虑物价水平、人员因素等的上浮因素,即“基数+增长”的预算支出计划安排标准。这种标准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导致支出计划中“存在即合理”现象普遍。
4、高校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分析的不完整性。高等学校在安排大宗的资金使用计划前,会有论证手续。但是在计划通过论证执行完成后,缺乏有效的效益分析和设备设施使用的反馈分析。这种现象会使高等学校对于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管,对于论证依据的选取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从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不能科学、合理调配资金。
二、针对上面的问题,高等学校要想加强学校资金预算计划的科学性,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自身积累与发展能力,就需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将学校的预算资金计划的编制工作安排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进行,并保证完成。每年的第四季度是高等学校教学及其他各方面工作运行较为平稳的时期;另外,各单位在这一阶段对下年度的工作重点以及工作计划都有所考虑,正是总结以往,谋划新的蓝图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安排预算资金计划的编制工作,一方面可以给学校的各个单位充分的时间谋划和考虑工作安排,另一方面可以有较为充分的时间进行比较数据收集和资金效益评价工作,为新一年的预算计划编制奠定基础。另外,这种前置的计划编制工作,可以从下年的年初即实现资金的事前控制工作,保证各项工作以及资金使用的可控性。
2、整合学校的各方面资源,打破部门资产观念,使高等学校资产实现全校范围的共有共用,从而提高资产甚至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学校的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与盘点,对于各项资产的使用状况、使用方向、使用单位、可提供的其他服务等各方面信息。一方面,将全校范围内的涉及相同内容的设备使用计划统筹安排,提高资产使用频率和利用率;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提供各种可能的有偿服务,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设施技术指标先进、高等学校理论及实践水平领先等优势,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有利因素,既避免了内部的资源浪费现象,又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在制定切合高等学校支出实际的预算定额体系的前提下,重点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高校预算。高等学校应该根据以往的支出数据和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地域以及客观经济条件等信息,采取科学、实用的方式方法,制定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支出预算编制定额体系。在确定了支出定额并获得认可后,学校的资金预算编制工作便从依据工作和经验数字随意确定支出计划,发展成为依据各单位基础数字(包括人员、学生、课时、实验数据等)和预算定额有据可查的确定预算支出计划;从“基数+增长”的增量预算法转为以科学数据为基础的“零基预算法”,从而使预算支出计划屏弃不合理因素,向科学、合理方面转化。
4、充分考虑学校现有资金和预计资金到位情况,安排来源等于占用的资金使用计划。月末充分考虑学校的资金情况,依据各单位上报的资金计划,分别轻重缓急和意外事件处理等,编制资金来源与占用相等的资金使用计划。将现有资金优先安排重要支出、必保支出和紧急事件支出,在保证了上述支出的前提下,在根据本月资金到位以及资金剩余情况,安排其他相对性重要性、紧迫性较小的或者不是特别重要的、特别紧迫的支出。通过这种支出安排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收定支”。
5、对于单独立项申请资金的项目,建立资金使用及效益分析档案。通过建立立项资金使用及效益分析档案,登记资金申请情况、立项依据、论证依据、预期效益,并登记该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执行中的调整、调整原因、调整依据等,以及执行完成后的验收情况等基本信息。在登记上述基本信息的前提下,登记计划完成后三年的使用情况,包括设备提供的实验、实习台次、接受训练的人次等基本使用信息,并与立项申请中的预期效益及论证依据相对比,从而实现效益分析评价。利用效益分析评价数据修正论证依据以及其他相关的论证项目,从而挖掘潜力、避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