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养老保障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机遇范文

养老保障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机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养老保障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机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养老保障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机遇

摘要:2000年以后,我国步入了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比率逐渐增大,甚至出现了一个年轻人赡养四个老人的局面。只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保险来实现我国的养老事业是不够的;则需借助商业养老保险来弥补其不足。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近年来,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开始着力,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改进。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所处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让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面对挑战。

关键词:三大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机遇;挑战

一、引言

自从2000年开始,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缓冲老龄化逐渐严重的局面,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了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行动,意在通过设计不同的养老保障体系能够把养老的社会风险给分散掉,将养老的责任分担到社会、企业与个人的身上。目前,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由政府、企业、个人这三大支柱构成,特别是近几年的第三支柱的热度越来越高,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主要由商业养老保险构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制的建设应当以“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为原则,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养老责任是由基本养老保险来承担的,第二、三支柱明显发力不足,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存在失衡情况。商业养老保险,范围窄、保费低,发展的较为缓慢。在现如今的巨大养老压力下,好好利用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可以有效减轻社会及政府的养老压力,使多层次养老结构更加牢固,对于民众则可以帮助其满足养老需求,改善民生。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商业养老保险起源。1990年,商业养老保险的产品与业务出现在保险市场。2004年,我国第一家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平安养老成立。2014年8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着重强调了商业养老保险的关键地位。2017年6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的明确肯定了政府对养老事业的重视,促进了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稳固,使得保险市场的养老保险多样化,有助于改善民生,解决老龄化问题。

(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近年来,商业养老保险的地位逐渐升高,国家了许多政策支持第三支柱;因此,商业养老保险存在许多发展潜力,众多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再加之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上升,对养老保险的需求也日益提高。1.资产额不足、产品类别小。据国家保险统计数据截止2020年末,中国保险总资产额为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但其中商业养老保险资产总额占比不到20%,可见其份额严重不足。据调查得知,商业养老保险的品种较少,并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大多数都是以年金保险为主。目前在营的养老保险机构有52家,总计推出了34种养老保险产品,且都采用分红的形式。2.机构众多,但保障性单一。我国目前存在的商业养老保险机构数目虽然逐渐增加,但是其到达一定专业程度的养老保险机构仅有十家。可见,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机构的专业化水平是较低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并不能有效提高其对养老保险事业的保障程度。

三、商业养老保险优势及机遇

(一)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优势。

1.有益于投资养老观念形成。中国人喜爱储蓄,喜欢将自己的剩余财富以现金或者固定资产的方式积累起来,以便应对不时之需。殊不知,财富增长的速度(利息率)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率的,这也就意味着积累的财富会面临贬值的可能,那么应对未来突发情况的能力也就会变小。商业养老保险的出现,使得养老变为了一种投资。这将有利于家庭的资产配置,通过合理化的市场化运营以达到保值增值的功能,形成安全的长期养老规划。

2.有利于养老金领域平衡发展。基本养老保险虽然在市场上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其覆盖地域较广,它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的养老范围。但是,它还是不能兼顾所有,仍然有一些地区、一些群体(例如贫困群体)的养老需求并不能得到有效满足;飞速的发展下使得养老要求提高,也对基本养老保险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就不得不快速发展企业年金保险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特别是商业养老保险,它有利于明确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使得三方共担责任,共同发力。第三支柱的出现,可以针对各种群体推出不同的养老保险产品,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险覆盖的更全面与平衡。

3.有助于国家金融结构完善。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的配置结构有许多不足,资金配置不是很有效,体制方面的布置不够成熟,产品比较陈旧不具有创新度。但是,商业养老保险风险较低,可作为长期投资项目,投保人缴纳一定保金,在年龄到达规定的标准后,即可领取一定数额的保障金以供养老。这一产品实为保险产品的创新,有利于将从人们手中的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其资金额巨大,能带动市场活力,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尽可能规避不必要的损失,完善国家金融结构。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机遇

1.社会方面。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催生了商业养老保险的出现。第一,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满足自由职业者的养老需求。第二,传统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在慢慢地减弱,人们的孝道观念的有所转变,个人养老投资有利于自己从家庭养老中抽身出来,实现自己的养老梦。第三,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慢慢产生了对个人投资养老的兴趣。

2.政策方面。近20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支持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这也就促使了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的产生,据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强调需要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3.经济方面。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的经济表现得越来越好,中国的市场越来越有潜力和爆发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养老的需求和要求也会逐渐增加和提高。

四、商业养老保险所面对的挑战

(一)税收优惠政策不明确。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的税收优惠政策处于空位,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具体打击了商业机构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创新精神,导致商业养老保险不敢大胆发展。无论是从保险机构还是保险消费者的视角出发,过重的税收负担,无异于都加重了两者的保险成本,分别挫伤了两者创新与购买的积极性。

(二)市场缺乏监管,市场秩序较差。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本来就比较慢,基础差,再加上未形成具体的行业规范,监管较差。监管法律过于单一笼统。我国保险主要依据《保险法》来进行法律裁定,对商业养老保险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来实施保护。这可能会导致商业养老的权责裁定不明确,不利于复杂的养老保险市场的监管。监管主体不到位。保监会所派出的监管机构数量不够,监管主体不到位,必然会导致市场出现混乱,就会很有可能使得偿付能力较差的机构涌入市场,使得市场的稳定性逐渐变差,违反法律及行业准则的行为将层次不穷,使得市场逐渐失灵;那么也将会打击人们购买此类保险的欲望。

(三)产品比较单一,宣传力度不足。与基本养老保险不同的是,商业养老保险会产生竞争,随着市场行情波动,多样化是它吸引购买者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养老保险种类少,缺乏投保吸引力,多数为有缴费期限的年金保险。其缺乏以地区、收入、年龄等为条件的差异化保险产品,无法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竞争力不强。例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不同,那么对保险的要求不同,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较差,防范风险的意识不高,针对于它们应该提供风险系数较低的产品。我国养老保险的参与人数仅为全国总人数的25%,参与度不足,原因在于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较差,人们对于保险的信任度较差,直接导致销售情况欠佳。

(四)公民保险意识不强,购买意愿较弱。大多数人的思想还是停留在“养儿防老”“铁饭碗、国家养老”的思想上,只是单纯的依靠国家与企业层面来养老,没有树立起积极的自我养老意识,尤其是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更低,因为这类人群的收入较低。

五、商业养老保险的改进措施

(一)出台较完善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是可以提高养老机构的创新激情,也可以降低人们购买保险的成本,激发人们的购买意愿。国家可以通过加快商业养老保险的个税递延型的发展,加大覆盖范围,降低税率;还可以设计出不同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甚至可以给予政策性养老补贴。

(二)提高市场管控。随着保险事业的崛起,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突破监管、冒着风险做业务。中国保监会,应该加大力度监管,创新监管方式,以维持保险市场的秩序。保监会可以提高养老保险机构的入场标准,规范行业准则,使得保持优胜劣汰的规则继续发展下去。同时抑制恶性竞争的发生,提高保险机构的资本准备金以防范突发情况的发生。坚决抵制保险机构用保险金投资高风险的产品。除此之外,还可引入社会群体组织进行监管。

(三)创新产品+提高宣传力度。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必须是多样性、多需求性的,不同群体的养老偏好是不同的。比如针对低收入群体,应该尽可能减少其投保所产生的风险,以来保障该群体的合法利益。人们的偏好程度是不同的,设计不同的产品有助于人们的选择,人们的选择多了,商业养老保险的规模也就上去了,抗风险的能力也自然会提高。此外,商业机构的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保险公司加大宣传,提高人们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可度,增强人们的意识。宣传的方式不亚于讲座、电视宣传与赠送礼品等。

作者:朱新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