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供给侧改革在2015年底开始就引起经济学界的研究和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动选择,是中国经济寻求进一步突破的客观要求,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创新,是大局统筹的系统性创新,是现代化制度的创新。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讨论了商业银行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应对风险控制的举措,希望能对信贷风险管理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信贷风险
一、前言
在新常态下,中国的宏观经济不断下滑,社会经济问题升温,如产能过剩、就业率下降、金融风险增加,在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下跌至6.9%,己是近25年的最低位,不良贷款余额也持续上升了18个季度。而导致种种问题的核心原因是供需错配,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问题。因此,中央顺应时势提出供给侧改革,历史性的改变我国宏观经济调整思路。在2015年之前,中国经济依靠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拉动,即消费、投资及出口,但如果不能联动供给、引发供给侧的响应,就不能完全激活微观主体的潜能和经济成长空间。“三驾马车”不能构成经济增长根本动力的原因,在于其无法在需求侧继续实现其“动力”特征与功能[1]。所以中国经济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制度,坚持以“规划先行、多规合一”才能得到进一步突破。供给侧改革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创新,是大局统筹的系统性创新,是现代化制度的创新。
二、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应发挥的作用
在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改革,改变原先需求侧的粗放式管理,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力求供需平衡发展。国内许多行业现今都在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宽松的货币政策产生的需求没能够很好的消化多余的供给,所以需要从供给侧寻找结构性的突破,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供给的机构,应重新审视是否有供给过多或质量过低,间接引导企业转型,帮助国内实体经济良性发展,尤其需要帮助中小企业调整融资结构,降低其融资成本。
(一)平衡供需双方金融供给需求拉动经济的模式是集中力量在需求端发力,但各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不断突显,只要产能过剩的企业大且不倒,银行就不断提供贷款资金,如此循环进一步恶化产能过剩问题,需求拉动经济的模式己不能有效的发挥经济作用。当前问题的重点并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结构无法适当的匹配需求结构变化,所以商业银行要以市场为导向,力求在供需双方平衡供给,精准投放资金,对资金供给过多的行业要减少供给,对资金供给不足的行业要加大扶持。
(二)优化产业结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数量占比仅1%的大中型企业拥有商业银行65%的贷款资源,而其他中小微企业只有35%的贷款资源。一些优质的新兴产业里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加上产能过剩的落后产业导致的价格不断下跌,严重约束了它们盈利能力及创新能力。所以商业银行应把握时机,顺应时势改革创新,把资金资源从落后的夕阳产业转移动新兴的朝阳产业,大胆探索新的利润点。
(三)严格防控金融风险经济环境持续下滑的情形下,银行的不良贷款持续增多,如过剩产能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金融风险,另外,地方债务危机也愈发严峻。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规范机制,打击不规范的融资方式,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减少企业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向地方政府提供建议,加速地方政府的债务置换。
三、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纠正供需错配商业银行纠正金融资源供需配置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举措,能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供给侧结构性和制度性不均衡的双重属性,传统的经济环境下,厂商为了生产而生产,导致不能匹配到真正的需求,最后为了刺激需求不断降价,在这样的循环下,生产资源不能被合理的投放市场,产品供给有效性低下,更衍生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商业银行应对“中国制造2025”中的新兴产业加大金融支持,减少夕阳产业的信贷占比,增加新兴产业优质企业信贷占比,助力新兴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二)解决创业创新融资问题经济要发展,创新是动力,创业是关键,解决创业创新融资问题是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需要优化创业金融的服务流程,筛选具备成长能力和符合政策项目的企业作为优先对象,适当降低其融资成本和授信条件。商业银行在支持大众创业的同时,也是在扩大其自身的发展空间。
(三)优化信贷流程商业银行在做信贷业务的时候,应重视管理信贷流程,实现金融活动与信贷风险平衡,提高金融活动的实际质量。风险控制可以从全程化和全面化这两个角度思考,全面化风险控制是将不同类型和不同体系的客户归集在一起管理。全程化风险控制是按流程的不同环节进行控制管理,做好每个细节管理,消除风险盲点。
(四)加强员工风险意识,塑造风险管理文化员工的风险意识决定员工的执行力,员工的执行力决定了信贷业务质量。所有职工,无论职位高低,都需要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做好贷前甄别审核、贷后管理工作,综合考量社会风险与不可抗力风险,严格控制信贷风险,提高风险控制的实际效率。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应重视员工风险意识培训,让员工清晰知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经济损失发生前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让全体人员强化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水平作为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风险管理意识落实到业务发展中去;第二,要加大员工培训的投入,除了常规的定期培训之外,还可以挑选行内优秀的人才前去国外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第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鼓励员工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风险管理技术和知识,对风险管理达标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员工给予处罚。
(五)信贷风险管理创新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复杂多变,金融风险也变得复杂多样,为了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质量,就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各种制度创新,全面、精细化管理影响信贷风险的内外资源。商业银行需要构建动态的评估管理抵质押物的过程,积极尝试和拓展抵质押物的品类。构建动态的风险预警制度,积极尝试和创新风险防控的方法。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积极尝试和创新不良资产处理手段。在中央供给侧改革的契机下,商业银行要持续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实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转型,以市场为导向,对客户的金融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与同行不一样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深入挖掘客户的需求,创造客户预期以外的服务[2]。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对客户管理系统创新,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降低信贷风险管理成本。当然,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各种风险,改革创新就是必须大胆尝试,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因噎废食是永远不会进步的。
四、结语
在经济、政治发展日新月异、日趋复杂的今天,商业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难度也在增加,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商业银行应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紧紧追随中国共产党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完善管理体制,在挖掘和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创造出安全高效的运营环境。
参考文献:
[1]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全球化,2015(3):63-69+117+132.
[2]杨亭亭.供给侧改革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探讨[J].中国市场,2018(25):54-55.
作者:吴万里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