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保险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提要]互联网保险发展推动保险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和行业的升级,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保险专业应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才能培养出适应互联网保险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人才职业素养提升
一、互联网保险概述
互联网保险业务,是指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通过自营网络平台、第三方网络平台等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业务。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2014年底,全国共有85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其中中资公司58家,外资公司27家;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远高于全国同期电子商务交易增速。到了2018年,2018年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费收入为1,905亿元,其中保险公司的自营平台约占三成,而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经营实现的保费收入占70%;有152家险企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其中财险74家、寿险78家。互联网保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互联网保险发展过程中,金融科技、保险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保险业服务水准的提升和行业的升级。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保险业开创了以人工智能为先导的创新技术,优化了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新的业态的发展也创造出了新的保险需求。科技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保险的覆盖率,增进了消费者的保险意识,推动了保险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重要的业态,互联网保险业务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产品创新不足。互联网保险不是简单地把线下产品搬到互联网平台上销售,而是要基于互联网手段开发场景化、定制化和碎片化的保险产品,满足大众多元化的投保需求。但目前,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产品,主要集中在简单的寿险、年金及意外伤害保险、车险等,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替代性强。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往往采用价格竞争,因而破坏了市场秩序,也不利于保险公司长期稳定经验,最终也将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产品创新不当。互联网与保险业务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品创新不当的问题。各种带着互联网色彩的保险组织模式、产品开发模式、营销模式等不断呈现,但其中,噱头性产品过多,往往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忽略了保险风险保障的本职。比如,2018年某平台上线的“相互保”产品,上线后即吸引了大量客户投保,短短9日内用户数突破千万。但不久,该产品即被监管部门叫停,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其涉嫌未按规定使用经报备的条款费率、误导性宣传、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三)利用互联网手段侵犯消费者权益。根据银保监会统计,2018年共接收保险公司保险消费投诉88,454件,同比下降5%;但在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方面却出现大幅增长,相关投诉10,531件,同比增幅达121.01%。此前,2017年互联网保险投诉量也比2016年上升了63.05%。有的保险机构为片面追求关注度和销售量,推出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存在宣传内容不规范、网页所载格式条款的内容不一致或显示不全、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等问题,涉嫌误导消费者。有些互联网保险从业者利用网络营销误导消费者。通过自媒体平台饥饿营销类、夸大收益类、曲解条款类信息。部分保险营销员编造不实信息的行为属于销售误导,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某些在线平台在其票务、酒店预定页面通过默认勾选的方式搭售保险产品,且未完整披露保险产品条款等相关重要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权益。
三、互联网保险发展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
伴随着2018年的保险最严监管年的过去,保险业逐渐回归保障本质,保险行业的监管呈现恢复常态的情况。面对互联网保险在信息安全、资金安全、从业人员混杂等方面暴露出了新的风险点,保险监管逐渐从监管业务到明确责任主体,更多的监管对象直接对应到了保险从业人员,尤其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夸大保险功能信息的行为,平衡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可能的漏洞,促进互联网保险行业更健康规范的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发展,也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职保险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对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意义。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辞海》里对素养的解释为“平日的修养”。也就是说,“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时间(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2019年中国就业研究所第二季度中国就业较好的行业中保险排名第二,招聘人数呈现增加的趋势。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成为学生岗位适用性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保证,是学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对企业而言,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员工,是企业生存与不断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对保险业人员职业素养提出新要求。传统的保险人员的基本素养要求职业礼仪的基本素养,诚信、责任、团队合作、专业胜任等素质外,新的保险发展时代对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信息传播速度快是把双刃剑,良好的消息可以快速的传播,不良的消息亦可以甚至可能更快的传播。互联网保险的宣传如何关注保险本质,而不能仅仅关注到如何快速的销售,如果忘记“保险姓保”的职业初心,就可能会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这种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保险行业的伤害是巨大的,如何让从业者不忘初心,这就是更高要求的职业道德,时刻保持道德底线和监管思维。在保险产品设计中,要立足于为客户服务而不是设计陷阱来欺骗客户,在产品创新中如何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这些看起来是产品设计或创新中的乱象,究其本源还是保险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导致的。互联网时代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会提升一个新的高度。2、更高的技能要求。从职业技能的角度,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保险行业不断规范发展的背景下,保险从业人员除了应具备保险产品认知、保险业务操作技能外,还应特别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金融专业知识、产品意识、保险姓保、理财规划能力、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普惠金融等。3、更高的创新和服务能力要求。互联网保险发展是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如何提升创新意识,整合保险资源,保险的数字化资源,为企业和社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限进行风险管理,促进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服务。互联网保险不仅仅是一个线上的保险产品,更是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各个场景下的保险服务,为群众提供快速精准的保险服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触手可及,精准直达的保险服务,这些都需要更好的将保险与现实结合起来的跨界思维,整合思维,数字思维。
四、互联网保险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一)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互联网保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以良好职业道德为基础,搭建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借鉴互联网发展中共享、开放、升级、迭代的思维方式,不能局限在当下,要在发展中进行升级,在保证基础稳固的模式中不断探索更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行业和市场需要进行调整,不断升级迭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改造。
(二)促进课程体系优化。传统的保险课程也需要进行优化,增加互联网金融课,让学生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够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同时对原有课程进行优化,比如保险销售实务中可以增加网络营销和新媒体营销的内容;将传统的统计课程升级为数据分析课程等等。
(三)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互联网保险的教学改革首先是提高教师对于互联网的应用能力,不断吸收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互联网保险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保险基本的要素没有发生变化,教学的重点是在保证保险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互联网应用能力。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师去制作课件、微课、精品课,教师要学会利用资源来为教学服务,各种互联网资源都可以来为教学服务,但是核心还应当是专业教学。同时,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工具来建立碎片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淮中,王丹.财经职业素养教育与实践[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周灿,王迎芳.经济新常态下的保险职业教育模式研究[J].理论观察,2018(3).
[3]张倩.论VUCA时代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软赋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0).
作者:苏重来 李鸿雁 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