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问题与对策范文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问题与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问题与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问题与对策

摘要:传统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偏重财务指标、偏重即期考核目标、偏重经营部门和难以适应新型金融部门等,无法适应新时代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而新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应建立全覆盖、多维度的绩效评估目标体系,建立全面、精准和创新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推进金融科技底层架构建设。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局限性;建议

长期以来,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成果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估。根据中国银监会2012年6月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评估监管指引》,商业银行绩效评估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建立考评指标、设定考评标准,对考评对象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风险状况及内控管理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考评结果改进经营管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新时代商业银行的运营状况为切入点,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指出其中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建议。

一、新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与以往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为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因此,在新时代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中坚力量将受到猛烈冲击。陈雨露(2015)认为,深刻理解“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问题本质,就是要充分厘清并正确处理好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方法论基础和实践原则,最终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良性格局。[1]陈四清(2015)指出,新常态下银行业在风险、竞争、营运和监管等方面都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2]周慕冰(2015)提出,新常态下银行业需不断推进改革转型,进一步激发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力[3]。金融科技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经济特征,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2017)指出,在金融科技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保持息差稳定和应用金融科技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两大任务。[4]汪可(2018)以我国34家商业银行2003—2016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对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价格竞争与其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会蚕食商业银行利润、加剧价格竞争,从而增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5]汪可和吴青(2018)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并向新常态转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爆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6]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及思维方式提出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银行业的发展方向,颠覆银行业的传统运行方式。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亟需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新常态。但目前关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和应用性。基于此,本研究将针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新常态下中国商业银行及其分行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提供相关建议。

二、传统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局限性

在新时代,受经济新常态和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盈利方式、经营管理和客户行为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服务重心下沉、增长规模趋缓、发展模式转变、金融风险更加复杂,以及追求创新和差异化经营等新的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呈现出较大局限性。

(一)偏重财务指标在现行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中,财务指标是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核心指标,在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中具有非常大的权重,甚至是唯一重要指标。在财政部2016年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银行类金融企业的绩效评估包括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和偿付能力四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13个二级指标,且所有绩效评估指标都是根据商业银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指标进行设立。基于此,我国商业银行必然会将财务指标作为整个企业绩效评估的重点,进而赋予财务指标更多的次级指标和更大的权重,这不仅导致商业银行对超额利润的高度依赖,也使得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兼顾长期发展战略和创造社会效益。

(二)偏重即期考核目标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的发展初期,以会计资本为基础的绩效评估体系被广泛应用,而随着经济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该绩效评估体系的局限性愈发明显,尤其是该方法过度追求当期的经营利润,却忽视了长期发展目标。基于此,美国SternStewart公司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了基于经济资本的EVA考核指标,EVA能够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矛盾。尽管EVA指标在中国各大商业银行已有了多年的应用经验,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蔡逸仙和蔡跃祺(2018)指出,如果将经济资本应用分为四个阶段,国际先进银行已经处于第三,甚至是第四阶段,而我国则处于第二与第三阶段之间的水平。

(三)难以适应新型金融部门在新时代,受到经济新常态与信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冲击,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战略面临新挑战和新要求,重视和开发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等新型金融业务模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在新时代获得竞争优势和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策略。当前,中国五大行及其他商业银行纷纷设立金融科技部门、普惠金融部门以适应中国经济金融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然而,尽管此类新型金融部门的设立成为商业银行的战略亮点和竞争优势,但绩效评估手段却未能得到与时俱进,无法充分体现新型金融部门的创新性与前沿性。不仅如此,新型金融部门甚至会受到传统绩效评估体系的制约而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结果中垫底,导致其在商业银行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由于传统绩效评估体系存在偏重财务指标、偏重即期考核指标和难以适应新型金融部门等缺陷,导致商业银行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传统绩效评估体系须从指导性原则、绩效评估方法,以及绩效评估指标等层面上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三、构建新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全覆盖、多维度的绩效评估目标体系绩效考评目标体系不仅需要符合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的总体要求,还需要对不同分支机构和部门、业务条线、网点和员工进行差异化评估,以此充分实现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最大价值。一是确定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摊、归集方式,以及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法,客观、准确地衡量不同主体对象所创造的价值,以此保证不同主体对象的绩效水平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估。二是逐步改变以往针对不同分支机构目标单一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起针对不同主体对象的差异化、多维度绩效评估目标体系。深入挖掘和分析不同分支机构和部门等的地域、政策、经营方向、客户分类、风险特征和主营业务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基于此建立符合不同主体对象特征的绩效评估目标体系。三是对所建立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目标体系设定严格的奖惩激励措施,对未达到目标的主体对象进行相应惩罚,对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的主体对象进行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实现全覆盖、多维度、针对性强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目标体系。

(二)建立全面、精准和创新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的作用与功能,绩效评估指标的设定需涵盖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同时,还需厘清各绩效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充分体现各指标对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关键作用。1.确保绩效评估指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绩效评估指标必须真实、准确才能够保证绩效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进而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作用;反之,则会对绩效评估激励机制形成负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指标的真实性,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备的内部信息传递系统,以及有效的行内监督体系,使得指标在商业银行内部流动的同时也受到严格的筛选。同时,商业银行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EVA和RAROC等指标的内涵与计算方法,不断提升风险控制、数据采集与分析、拨备和风险计量等方面的能力,改变使用单一资本成本率的做法,研究不同区域、行业、机构、产品的风险特性,并根据整体战略需要设置有差别的资本成本率,逐步使相对准确地反映考评对象的业绩价值。2.突出价值核心指标商业银行需要根财务报表中的盈利类指标,来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并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来明确自身定位和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商业银行在确定竞争优势类指标时,需要全面分析和深入挖掘该指标的内涵与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将EVA、RAROC等价值指标引入对各主体对象的绩效评估中,引导各主体对象努力实现绩效评估目标。3.强化非财务指标在绩效评估中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金融机构,为了保证经营业绩必须要密切关注财务指标的变化,故财务指标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和主要权重。然而,这种过度关注财务指标的绩效考核方式尽管能够保证商业银行在短期内维持较高的经营业绩,但却不符合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因此,商业银行在确保财务指标重要地位的同时,也要突出非财务指标在绩效评估体系中的作用,如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银行潜在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市场份额等。这些非财务指标关乎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是商业银行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三)推进金融科技底层架构建设在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得到空前发展,金融科技成为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金融科技也是推进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不断创新的重要工具之一。基于此,商业银行需将金融科技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中,并积极部署金融科技底层架构建设。一是改善和促进信息通讯系统建设,建立高效、科学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为多维绩效评估体系和绩效评估数据处理提供支持。二是以金融科技为支撑实现绩效评估过程的智能化、精细化、简明化,降低考核成本,缩减无效考核环节,提高考核效率,进一步增强绩效评估的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陈雨露.“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J].经济研究,2015(12):8-10.

[2]陈四清.新常态下的银行经营管理[J].中国金融,2015(6):14-17.

[3]周慕冰.关于做好新常态下银行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J].金融研究,2015(7):13-23.

[4]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J].新金融,2017(9):36-40.

[5]汪可.金融科技、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J].上海经济,2018(2):108-116.

[6]汪可,吴青.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影响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8(3):112-116.

[7]蔡逸仙,蔡跃祺.基于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上海金融,2018(6):68-74.

作者:章安辰 单位:交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