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全口径信用风险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信贷组合管理的路径
(一)明确信贷投向,落实信贷组合计划。一是明确区域发展重点。要大力实施“都市银行”发展战略,明确城区行、郊区行及县域行需重点推进的项目、重点营销的企业,进一步夯实中高端业务和中高端客户基础。二是加大重点产行业信贷支持力度。三是明确信贷投放的重点。优先发展个人贷款业务,尤其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加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与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综合联动营销;择优发展“三农”贷款。继续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贷款和优质房地产开发贷款。加快发展有真实规范的贸易融资贷款、票据贴现业务;择优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银团贷款等投行类业务及表外业务。
(二)加强贷款定价管理,提升议价能力。采取分层的定价策略,提高贷款议价能力。加强对贷款定价的指导。推进贷款基础利率(LPR)的应用,适应贷款定价机制的转变。
(三)强化经济资本约束。在落实信贷业务符合信贷组合计划管理的同时,要求在经济资本限额内实施,增强资本约束理念,同时注重经济资本的节约使用。增强经济资本管理的主动性,提高信贷类经济资本的回报率。
(四)完善信贷退出机制。一是建立针对潜在风险客户和低效业务的主动退出排查的长效机制,定期对辖内信贷客户的经营管理、风险回报等情况进行科学评估,锁定主动退出目标,实施有序退出。二是切实加强到期贷款的收回管理和健全高效的不良资产清收机制。
(五)完善相关考核机制,确保信贷组合实施到位。加强跟踪监测。逐月监测经济资本占用、利率执行情况及信贷限额管理的实施进展,分析经济资本占用的合理性,关注利率执行水平变化和限额执行情况。建立定期评价和动态优化机制。定期对信贷资产组合状况进行全面评价,结合外部宏观经济政策形势和年度组合目标的执行情况,动态调整优化组合目标,确保目标执行的可行性。完善绩效考核。逐步将信贷组合管理指标纳入全行综合业务发展考评体系。
(一)进一步落实全面风险分类工作。首先,对信贷资产,依据客户基础信息、财务信息和风险线索,进行准确的风险分类,测评抵(质)押物对贷款的保障度情况,确保风险分类能审慎、真实地反映客户的信贷资产质量。其次,夯实分类管理基础,严格落实贷时分类要求、规范贷后分类管理,确保风险分类能真实、动态地反映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形态。再者,从客户评价、债项评价、保障度测评三方面对客户进行精细化分类研究,以进一步推动风险分类精细化管理。
(二)规范内部评级,提高评级准确性。对发生逾期、信用风险事件及客户分类形态下调的客户,及时下调等级;对因逾期、不良、财务恶化等原因,触发信用违约的客户,及时进行违约流程处理。同时密切关注客户自身经营情况、行业风险及区域风险等情况,及时调整客户等级,提高评级对客户风险传导的敏感度。
(三)强化风险排查机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监管政策及客户风险变化等情况,建立信用风险排查机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热点问题的信用排查工作,对贷款资金用途、资金链情况、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个人非住房贷款情况等进行专项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化解风险,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信用风险。
(四)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提升监管实效。关注产能过剩行业、与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行业、多元化投资、多头授信的集团客户及高危险的中小企业的风险暴露。采取现场监管为主、非现场监管为辅的方式,加强对上述行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监测分析,提出可行的风险管理建议。
(五)深化停复牌和行业限额管理。一是定期对停复牌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应停未停、停牌后违规办理业务、违规复牌、弄虚作假等问题,严格按制度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提升停复牌制度执行力。二是加强对政府平台、房地产等行业限额管理,通过行业信贷政策和名单制管理的有机结合,优化客户结构,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六)实施全口径贷后管理工作。将法人、个人、本外币、表内表外,以及理财融资、权益类业务、债券投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等类信贷业务在内的全部信贷品种,全部纳入贷后管理范围,实施全口径的贷后管理。
(七)控制拨备支出,压降风险成本。首先,防止分类形态向下迁徙,加强对逾期、欠息等高风险贷款、不良贷款逾期时间及法人贷款本息逾期时间的监测。其次,细化拨备管控工作及开展对DCF测算的后评价,检验不良减值准备测算准确性。
作者:韩振亚时倩单位:农业银行南京建邺支行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