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控制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发挥居民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导向,推动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是实现该战略的重要手段与执行环节,故而在风险防控的金融监管环境下研究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控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立足监管者、个人消费信贷供给方、个人消费信贷需求方三个主体,探究政府、消费信贷企业及消费者在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形成中的作用,进而以此探究防范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的决策有所裨益。
关键词:个人客户;消费信贷;风险控制;征信体系
一、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始提升,根据《2016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研报告》,我国的消费者正从满足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社会需求的必需品到逐步消费提高生活品质及体验的服务,消费重点从性价比较高的低端产品逐步过渡到高端商品,注重品质消费,甚至是奢侈品消费。在现代社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必然会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根据《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消费信贷总规模增加3.89万亿,总规模达到9.8万亿,且还在快速增长,2017年当年增幅达65.80%(参见下图)。但是,在消费升级、个人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引发出众多消费信贷风险,本文重点对此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数据、易观数据、WIND数据库整理。
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诱因
厘清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诱因,方能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措施,有效防范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文章在该部分从政府、消费信贷企业及消费者个人三个角度分析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诱因。
1.政府层面,个人消费信贷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度发展滞后从监管层面来说,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形成,最基础的原因在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在法律体系、信用机制、风险转移三个方面均缺乏健全的制度设计。一方面,法律体系方面,我国没有完整、清晰、操作性强的《个人消费信贷法》,因此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互联网企业,在展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时均只能按照各自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如商业银行遵循《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互联网金融企业遵循《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等,这种监管法律条文零散分布在各个法律文本及行政规章中的法律监管现状,使得我国难以对个人消费信贷领域违法行为与违规操作实施有效的法律规则;另一方面,个人信用机制不完善,具体包括个人征信机构不成熟与个人征信评估体系不健全,从而无法实现对个人真实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个人消费信贷缺乏约束;最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缺乏配套的保险及证券化安排,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转移机制不健全;这些情况都使得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难以监控与约束。
2.企业层面,消费信贷企业个人消费信贷管理及风控能力不足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供给主体就是商业银行、中小型消费信贷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等,不过目前我国对于消费金融的监管比较严格,消费金融企业数量并不多,基本上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个人消费信贷企业群体。消费信贷企业个人消费信贷管理及风控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消费信贷企业的贷后管理能力欠缺,无法及时、准确获得消费贷款人的信息,无法掌握消费贷款人的工作情况与收入情况,甚至连资金使用情况都无法实施有效约束;其次,消费信贷企业是市场主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尤其在资本市场重视财务指标的大背景下,消费信贷企业对于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与客户数量过度关注,从而导致个人消费贷款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优质个人不愿意付出高额价格来获得贷款,而信用条件较差的个人愿意付高价格,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增大;最后,商业银行及个人消费信贷企业目前对于个人信贷的风险控制管理重视度不足,消费者的资金使用投向并没有完全受到消费信贷企业的有效约束,并且缺乏对消费者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由此造成了风险的增加。
3.个人层面,消费者行为规范欠约束且偿还能力不确定性强我国居民收入长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开始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居民的收入也快速提升。但坦率地说,当前我国的消费者在理财与消费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消费行为缺乏足够的理性,对自己的财务状况缺乏有效约束与规划。同时由于经济形势欠佳,目前国内居民的偿还能力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故而非常容易造成个人消费信贷无法偿还的情况。部分消费者甚至以消费贷的名义获得资金,然后寻找黑中介进行套现,将自己用于理财、投资甚至其他非法用途,这极大增加了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
三、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
文章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类梳理,相对应,文章本部分就基于政府、消费信贷企业及消费者三个主体,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详细分析。
1.政府加快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各项制度的完善在个人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加快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各项制度的完善,为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1)人大要重视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制定,条件成熟时要择机推出《个人消费信贷法》,解决当前个人消费信贷法律规定零散、冲突及法律效力偏低的问题,确保个人消费信贷行业有法可依,进而做到有法必依。(2)金融监管部门要加速信用制度的建设,目前央行征信系统初步成型,但是并没有实现金融机构信用体系的并网,我国居民征信评价还处于较低水平,对居民信息的信息掌握度不足,监管层应该进一步推动全国统一征信体系的建立,在此过程中可以融合或借鉴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征信数据与模式,完善消费者的信用评价体系。(3)为了加速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监管层应该进一步放宽保险行业的展业范围,可以考虑鼓励保险机构设计与个人消费信贷相关的保险产品,从而实现商业银行及相关消费信贷企业可以转移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完善市场风险防控机制。(4)出于丰富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的考量,政府可以逐步退出个人消费信贷的证券化,促进个人消费信贷资产的合理流转,盘活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资产。
2.消费信贷企业优化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与风险防控消费信贷企业作为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主体,在防范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风险防控的核心地位。在风险防控的治理思路下,消费信贷企业要优化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与风险防控。(1)在优化个人消费信贷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不追求短期的业务增长指标,不搞“业务运动”、“信贷泡沫”,要坚持业务开展与风险防控的联动性考核,降低“劣币驱逐良币”的发生概率。(2)要进一步强化消费信贷企业对于申请消费信贷个人的信用审查,联合其他金融企业,摸清楚个人消费信贷申请人的真实财务状况及财务潜力,注重对抵押品的评估,规范消费抵押贷款的工作流程,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3)突出贷后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强对企业内部风险防控人员的管理,建立权责利统一的贷前、贷后管理机制,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实施对客户数据的精准性分析,并形成分析结论交于管理者判断决策。
3.消费者要培育科学合理的个人消费信贷观念由于历史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居民基本形成了爱储蓄的习惯,但随着90后、00后新一代的诞生,居民消费观念开始出现转变,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都在快速上升,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乐于见到的情况,也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必要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高,且经济处于一个增速趋缓的发展周期,故而在个人消费信贷中我国消费者还是需要培育科学合理的个人消费信贷观念。(1)要熟悉个人消费贷款的政策规定、风险要点,确保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2)要量入为出,在个人消费信贷中不过分透支未来的消费能力,确保自身财务的安全。(3)消费者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杜绝通过消费信贷来获取资金用作它途,如炒股、炒房等违规行为要坚决约束并计入征信档案,进一步约束个人消费信贷的违规使用行为。
四、总结与反思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新时代下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必须依赖消费的振兴,基于此种判断,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空间及潜力都非常巨大,这无疑对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但是,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能为了追求消费繁荣而过度推动居民消费,从而透支经济发展潜力、透支居民消费能力,增加社会负担。从美国、欧洲的经验来看,要想真正促进消费的快速发展,推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国家在产业政策、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方面必须投入更大的资源与精力,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遗憾的是,短期来看,我国并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故而,在发展消费信贷时,无论是监管者、企业还是消费者都要量力而行,注重金融风险的防控,确保个人消费信贷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旭.浅谈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点及防范对策[J].金融经济,2014(24):176-177.
[2]李梓铭.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评估研究[J].时代金融,2015(29):93-97.
[3]周小舟.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甘肃金融,2014(05):41-43
[4]方圆.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北方经济,2012(12):80
[5]曹婧.个人消费信贷法律风险及其对策[J].中国外资,2011(06):212-213.
[6]林宝荣.银行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定位及实践[J].金融经济,2013(10):108-110.
[7]章彰,编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19.
[8]蒋建华,编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稽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2-35.
作者:费梓钰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