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思考范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思考

摘要:

为了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种类与特征进行简要说明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制度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且为推动我国金融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贷风险管理不仅关系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利用情况,而且对于银行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无疑对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贷风险概述

对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可知,它是从萌芽、累积到爆发的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还款期届满前,对于借款人而言,其财务状况的恶化将会对其还款的履约能力产生严重影响;而对于贷款人而言,其除了能够借助所约定的一般性违约条款和对担保予以设定的方式保护其债权外,还能够在借贷合同当中拟定违约条款,以此来对债务人的违约责任进行追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信贷风险可分为两种,分别为市场性风险以及非市场性风险。其中,市场性风险大都来自企业生产、销售等各项经济活动,因市场条件与生产技术变动产生导致其不能如约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而非市场性风险则大都以社会风险与自然风险为主,社会风险大都是指借款人本身在社会上的各类行为所引发的风险,而自然风险则以因自然因素导致借款人受到经济损失而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为主。信贷风险的特征如下:

1.客观性: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只要存在信贷活动,则信贷风险便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于信贷活动当中。

2.隐藏性:由于银行信贷活动自身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导致的损失则极有可能因企业或其他相关借款人的信用特点一直被表象所覆盖,即信贷风险的隐蔽性,如资信评级良好的企业因自然风险或社会风险而丧失偿债能力。

3.扩散性:信贷风险导致的银行资金损失,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银行自身生存和发展方面,而更多的是因信贷风险而引发的其他关联性链式反应,对地区甚至国家经济所带来的严重影响。

4.可控性:虽然银行信贷风险的危害性较大,但却是可控的,商业银行可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规范自身操作流程,并建立其现代风险预测、识别以及控制和化解的应对机制。在了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特点的基础上,下文则着重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展开分析。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首要问题。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尚未像欧美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一样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信贷管理机制,从而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缺乏专门的信贷决策机构,因此无法正常地对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以及客户的信用评级标准进行拟定。以独立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由商业银行董事会与高级经理直接领导,同时与银行内各部门具有较强业务关联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效率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独立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还是专职的风险经理,均不具备独立承担高效的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发生的几率。

(2)银行在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估和分析时,仍然以传统的比例分析等定性手段为主,且缺乏科学、系统的定量分析流程,导致对企业信用的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偏差,一旦企业信用评估失效,则极有可能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

2.信贷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另一关键问题。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进行分析可知,其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科学的现代金融企业的决策程序与制度。对商业银行进行分析可知,商业银行的大体结构与企业类似,同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因此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的决策程序和制度是商业银行规避信贷风险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各项决策大都是由银行高级经理和董事根据业务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决定的。而对于信贷信息,如贷款额度、企业信用评级等信息在各环节和部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性和可靠性则并未予以充分考虑,加之缺乏有效的内部信息管理手段,增加了其信贷决策的不合理性;

(2)对于部分岗位的设置,并未遵循银行的内控原则与要求,同时,缺乏相应的量化考核,从而导致信贷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加之银行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工作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进一步扩大了因人员道德低下和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信贷风险。

3.信贷风险监控中存在的漏洞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及管理是一个相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了银行经营理念、风险防范意识、识别能力以及评估技术和处理与化解措施等诸多方面,无论是哪一环节的工作,若缺少了信贷风险管理的监督工作,则势必会提升信贷风险爆发的机率。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监控漏洞主要体现在信贷风险监控人才的缺失这一方面。当前,我国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诸多金融机构的高级风险管理人才较为匮乏,据我国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国内金融机构的高级风险管理人才(获得资质证书)高达230万人,而分配到商业银行中的高级风险管理人才仅有不到100万人。商业银行高级风险管理人才的缺失导致其信贷风险预测、识别、评估和化解的各个流程难以有效衔接,在增加银行信贷风险爆发可能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

4.信贷风险管理的文化缺失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主要包括两方面:

(1)多数银行员工、高级经理和董事在强调信贷业务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这种“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导致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活动后对贷出资产的管理能力大幅下降,而在信贷资金发放后,商业银行也很少对客户关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其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进行跟踪和监督,从而使得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出现失控局面,导致不良贷款增加,引发信贷风险;

(2)缺乏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思想。信贷风险的全面管理意识淡薄是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文化缺失的另一主要体现,目前,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大都停留在贷前的风险分析与预测方面,而对信贷资金发放后的潜在风险,如非市场性风险点等并未予以考虑,进一步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

三、解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的办法

1.建立并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是商业银行提高其信贷风险管理效率的首要方法。首先,商业银行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在充分认识信贷风险特点和危害的基础上,建立起专门的信贷决策机构,通过组建独立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并委派专员进行信贷风险的预测和评估,从而为银行董事和高级经理提供关于信贷业务的决策信息支持。同时,建立并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增强内部各部门的联系,以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为依据,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以确定其是否具有申贷资质。其次,在对企业(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与分析时,商业银行还需引入量化的处理方式,对某一具体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选定具体评价指标,并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信贷风险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模型,以量化的形式将信贷业务存在的风险直观地呈现到银行领导者和管理人员面前,通过与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对企业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将相关风险规避在可控范围内。

2.完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与内控制度完善银行的信用评级除了上述的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外,还应有针对性地构建商业银行风险信用的评级系统,以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信用进行评级,使银行自身对市场局势的变化和企业基本情况予以全面了解。基于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当有必要也必须建立起各行业数据库和信贷业务企业的数据库,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新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从整体上提高企业信用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降低信贷风险提供良好保障。在内控制度方面,银行领导者和管理人员需要积极构建现代金融企业的决策程序和制度,通过完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确保信贷业务各类信息在银行各部门传递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保真度,从而为银行领导者和决策者做出关于信贷业务的各项决策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此外,进一步强调信贷部门在银行内控体系中的职责,同时,强调部门内的各岗位职责,通过对各岗位人员业务进行量化考核,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岗位能力,并辅之以相应的内部监控措施,合理规避因人员道德低下和操作失误所引发的信贷风险。

3.加强信贷风险监控与风险评级加强信贷风险监控和信贷风险评级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对高级风险人才的招聘力度,可效仿“校企联合”的模式,与高校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提供实习岗位和培训基地,促进专业人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控效果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同时,商业银行还需加大对既有信贷风险管理与监控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开展人员培训,使相关员工进一步掌握信贷风险管理与各类信贷业务监控的要点,从整体上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监控效率,并确保风险评级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行业与审贷企业的各类资料进行广泛收集并进行系统整理,进而从中获取足够多信息,对具体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评估。在信贷资金的管理方面,银行应及时对企业关于信贷资金的利用情况和所做的重大决策进行监督,确保信贷资金利用的合理性,全面降低其信贷风险。

4.完善商业银行管理文化首先,商业银行的董事和高级经理应摒弃原有的“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在对信贷业务予以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信贷业务管理的宣传,使银行内部自上而下地形成对信贷业务管理与信贷风险防范的重视。通过对信贷风险进行事前预测、事中评估和分析以及事后处理和化解,在做到未雨绸缪的同时,尽可能将信贷风险为银行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其次,银行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以及各层员工应树立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思想,不仅应对信贷业务初始阶段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大对信贷资金发放后潜在风险的预防和管理,通过对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等非市场性信贷风险予以充分考量,从而做好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促使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特征进行阐述和说明,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建立并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与内控制度、强化信贷风险监控与风险评级、完善商业银行管理文化等方面对解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做出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加大对其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的研究力度,为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晓龙.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与控制[J].当代经济,2014(10).

[2]周鹏.我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徐淑娟.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13(17).

作者:赵祥鹤 臧建玲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