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究降低企业信贷风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是降低不良资产,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而信贷风险又是主要风险。贷款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银行资产的质量,但反映经济效益大小的利润指标则可能会给企业还贷造成一种假象,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反映贷款企业现实货币资金的现金流量的分析,从而了解贷款企业的即刻偿债能力。
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实践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家盈利的企业可能因不能偿还到期贷款而面临清算,而一家亏损企业却能偿还贷款并继续维持经营。这种看似奇怪的现象说明,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偿还贷款,进而防范信贷风险,仅看其盈利能力是不全面的。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利润是偿还贷款的来源,但不能直接偿还贷款,企业到底能否还贷,起支撑作用的是真正拥有多少现实货币资金,因而,对商业银行来说,关注和分析借款企业的现金流量,对防范与化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尤为重要。
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背离
净利润与现金流量是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但计算这两个指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由利润表提供的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而由现金流量表提供的现金流量是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记账基础所计算的结果当然就背道而驰,难以保持同步性,当净利润缺乏足够的现金流量支撑时,借款企业的巨额净利润就成了“纸上富贵”。所以在分析借款企业的偿债能力时,利润表有一定的片面性。而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以及净现金流量的具体信息,可据此掌握企业的融资能力、偿债能力等,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取得投资收益、收回贷款本息的“晴雨表”。因此,发放贷款时以及发放以后,信贷人员一定要对借款企业的现金流量表进行认真分析,以便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在会计制度制订的现金流量表中,整个业务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都可能出现“净利润高”而“现金流量低”的尴尬现象。
(一)经营活动
1.收入高而现金流入量低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时,收入应当在以下四种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当条件满足时,企业就应以“收入”入账,但同时有可能未及时收回货款,因而就造成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的增加,却并未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由此出现收入高而现金流入量低的现象。
2.成本费用大多以现金方式流出
在成本费用中,除了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各种准备、无形资产和待摊费用摊销等,企业的其他费用如:工资及福利费、税金及附加、材料、水电、业务招待费等大都以现金形式流出,这样,一定期间内,收入可能尚未形成真正的现金流入,可费用又以现金形式流出,因此,就会导致该期间内现金流入低于利润的情况出现。
(二)投资活动:投资收益中的“泡沫”
随着投资意识的增强,企业为取得更多的投资收益或为了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等,往往会进行对外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时,或虽投资不足20%但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时,投资企业应按其所享份额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作为当期投资收益,而当期被投资企业却不一定分配利润,这种利润虚增而现金并末流入企业的情况必然引起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产生背离,净利润增加,而现金流量却未同步增长。
(三)筹资活动:筹资少而还本付息多
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背离,筹资活动不如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那么明显。一般来说,无论是吸收权益投资还是发行债券或借款,短期内就会有现金流入企业,另外,偿还利息及本金时,现金流出与费用的确认也大体上能够同步。但是,当某会计期间筹资活动流入大于当期偿还本金及利息支付的现金时,就会使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如在筹资初期。在某会计期间筹资活动流入少而偿还本金及利息支付的现金多时,就会使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如在筹资中后期要偿还大量的本息,若当期又未能进行新的融资等。这样在后一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净利润高而现金流量低的现象发生。
二、对借款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对商业银行而言,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一般以借款企业为分析对象,分析企业在某一个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及现金净流量。当然,如果银行是向企业的某一个重要项目发放贷款,也可分析该项目投产后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从而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
(一)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现金净流量结构分析。其中,流入结构是现金流入各组成项目占现金流入总量的比重;流出结构是现金流出各组成项目占现金流出总量的比重;现金净流量结构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及非常项目现金净流量占现金净流量总额的比重。在分析时,可列表进行,以掌握企业各项活动中现金流量的变化规律、企业所处的经营周期等情况。
根据现金流量结构来判断企业偿债能力时,可借鉴以下原则:
现金流入结构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比重越高越好;
现金流出结构中,非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比重越低越好;
现金净流量结构中,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比重越高越好。
当现金净流量大于或等于0时,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较强,反之,则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甚至没有偿债能力。
另外,对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现金净流量结构还可通过列示若干连续期间的数据,来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是指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动态意义上的偿付能力。
我们知道,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计算出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但这两个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有可能会因支付方的信誉、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发生坏账损失,同时存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存货变质、适销不对路等),而且流动资产中还存在着虚资产——待摊费用,所以,在实务工作中,有些企业账面上存在着大量的流动资产,但偿债能力却十分有限,甚至无力偿债而加大财务风险直至破产。对商业银行来说,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不要被借款企业账面上的“繁荣”所迷惑,要着重关注企业有多少现实货币资金可用来还贷。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流量就反映了借款企业的这种“即刻”偿债能力,因此可通过现金流量和债务这两个指标来进行比较分析,以反映其真实的偿债能力。通常可关注以下指标:(1)现金到期债务比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2)流动负债保障率:经营活动净流量/流动负债(其倒数为流动负债偿还期);(3)总负债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合计(其倒数为总负债偿还期)。以上三个指标越大,说明借款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入越快,流量越大,财务风险越小,企业财务基础越牢靠,偿债能力也越强。
(三)利润质量分析
即对真实收益能力的分析。如前所述,利润和现金流量是两种不同记账基础下的产物,两个指标存在着背离现象。同样道理,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也往往不相一致,特别是企业销货与收款时间上发生脱节且脱节时间较长(如大于1年)时,尤为突出,这样,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的经营净收益即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由于不存在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就显得比营业利润更加真实可靠。
对利润质量的分析主要是通过现金利润率来进行的。现金利润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该指标反映了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营业利润的差异程度,即当期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现金作为保证。
三、现金流量分析与贷款五级分类的融合
商业银行贷款发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或大或小的风险,为了有效的防范风险,应针对贷款的不同情况,对贷款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分类。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采取的贷款分类办法是将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个档次。这种分类办法主要是以贷款风险是否逾期及逾期时间的长短作为贷款风险大小的依据,其实质是对贷款风险的一种事后统计,不利于对贷款风险进行事前控制。因此,经过一段时间运作之后,终被淘汰。自1998年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了国际上通用的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因此商业银行在对借款企业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应结合贷款类别进行,以此来评估贷款质量,揭示贷款的真实价值和贷款的风险度。具体分析见表2.
四、现金流量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商业银行在贷款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了解其偿债能力,然而在进行分析时,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新晨
(一)报表数据应有真实性。现金流量表作为三大主表之一,可为商业银行提供企业在诸多方面有价值的信息,但是由于会计技术上的局限性和可能存在的粉饰与造假行为,分析所依据的资料有可能不真实,含有虚假成分,这样即使分析水平再高,手段再先进,所做出的判断也将是错误的,进而误导银行的信贷决策,甚至造成新的不良贷款。因而在面对借款企业提交的现金流量表时,应持怀疑态度,进行必要的审查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要注意到,即使贷款发放时,借款企业情况良好,但随着各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贷款风险。因此,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以后,仍然要进行动态跟踪,通过监测,给商业银行提供预警信号,从而防患于未然。
(二)现金流量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是以货币计量的会计数据,但许多非常重要的信息却难以用货币计量。如企业人力资源、内控制度、企业经营环境、市场营销情况等,因此在进行分析时,应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通过分析、调查、跟踪等一系列措施来防范贷款企业诈骗贷款、有钱不还、逃避债务等行为,以提高贷款质量,降低不良贷款。
(三)应结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一种动态报表,可以反映企业各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其来龙去脉,但无法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营销情况、营运能力等,因此,在具体分析时,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分析,如通过损益表中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项目和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应收款项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来源于本年的现销收入,还是以前债权的收回,还可了解企业的销售规模、盈利能力、赊销政策等信息。另外,从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中可以得到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但却无法了解现金的付出是用于更新设备,还是增购资产等,而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则可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通过三大报表相互作用,最终反映借款企业的真正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