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俄罗斯经济对外依赖性看其未来走势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2001年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继2000年大幅上升(GDP增长8.3%)之后仍保持了强劲增长的态势,当年GDP增长5.0%,增幅位居世界前三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引人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一年俄经济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都有较大改善,而且促成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生了质的变化。2001年俄除了GDP增长外,其对外贸易、外汇储备、货币的稳定程度都有明显的改善。2001年俄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8.1%、基本建设投资增长8%。据俄央行公布的材料,截至2001年年底,俄黄金外汇储备为385亿美元,比2001年1月1日的280亿美元增加了105亿美元,增幅达37.5%;资本外流下降8.4%;通胀率全年估计为18%,低于2000年20.5%的水平。一年来,卢布的汇率一直稳定在1美元兑换28.5~29.5卢布这个幅度内;2001年俄罗斯股市上涨80%,成为全球股市的佼佼者。
在“9·11”事件爆发、世界经济受到冲击、整个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俄经济脱颖而出成为亮点。据此,国际社会及俄国内一些专家对俄经济的走势看好,评价积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列尔预测2002年俄经济增长幅度约为4%。俄政府预测2002年俄经济增长4.3%。在国际社会和俄国内各界舆论一片赞扬声中,俄经济似乎已经全面好转,并且已经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其实并非如此,俄经济发展的基础还很脆弱,前进道路上还将面临许多困难。
一俄经济转轨以来的发展情况
俄罗斯自1992年年初开始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以来,生产大幅度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转轨以来,俄GDP及工业总产值均下降近50%;农业总产值下降3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下降40%左右,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下降,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大约20年。从1992年至1998年的七年中,除了1997年出现了0.9%的经济微弱增长外,其他各年均为负增长。
造成俄经济在转轨期间出现如此严重危机、且危机时间如此之长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历史因素,即原苏联时期传统模式的弊端的后果,作为原苏联的继承国,俄继承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长达70年的计划体制中,苏联一直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旧体制、畸形的经济结构与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等习惯性作用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加之原苏联时期的经济处于半封闭状态,其对外经贸一半以上是在经互会成员国之间进行的。1991年经互会解散,导致俄与经互会国家的经济联系中断,加之,俄罗斯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扩大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所以造成俄经济严重衰退。
另一方面是现实因素,即俄转轨政策的失误导致的。俄改革之初,推行“休克疗法”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激进式措施:一次性大范围放开价格;实行严厉的财政货币紧缩政策;快速推行私有化和对外开放政策。结果虽然在短时间内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但由于新的市场经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造成社会经济一直处在混乱无序状态。况且这些政策措施之间本身就存在自身矛盾的地方,如在向市场经济快速推进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有很多直接与保持经济稳定的目标相左;在垄断没有消除和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一次性地放开价格,必然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恶化了经济改革的宏观条件,从而加深了经济危机。
1998年8月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俄爆发了全面的金融危机。当时国内外普遍的看法是,俄经济在短期内难以复苏。但是,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俄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势头,这一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2%,这种势头在2000年不仅保持下来,并显得更强劲,2001年俄经济继续增长,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2001年8月份职工人均名义工资为3370卢布(约合112美元),同比增长了47.9%。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使国内外的人们对俄经济今后发展的信心大大提高。尤其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与2000年相比,2001年俄罗斯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与特点。2000年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良好的国际市场行情造成的。就是说,经济的增长主要不是内需拉动的结果,而是靠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据估计,这一因素对200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70%,而内需的贡献率为30%。而2001年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70%,而出口的贡献率下降为30%。它的增长不再是主要靠国际市场行情,而主要靠内需的扩大。
近三年来的俄经济回升态势表明:俄经济已经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收支平衡并有盈余、卢布汇率稳定、还债率稳定、还债及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二促使俄经济走向恢复的因素
第一,卢布贬值效应。1998年金融危机后卢布大幅度贬值。它一方面抑制了进口增长,实现了需求转换政策,从而刺激了进口替代型产品的生产,特别是刺激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部门的发展,如2000年轻工业增长了22%。另一方面,卢布大幅度贬值,大大刺激了出口。2000年俄外贸顺差大幅度增加,这说明卢布贬值的效应仍在起作用。
第二,与国际市场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2000年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好转,世界经济增长4.1%(1999年为2.8%),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经济增幅达4.8%~5%。这使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不仅保持了1999年的水平,而且不断上扬。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使俄外汇收入大大增加,从而拉动相关部门的生产增长。2000年俄从原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这三项产品的出口中,仅由于价格上涨,就增加外汇收入330亿美元。这对于1/3的外汇收入来自出口石油的俄罗斯来说,对其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及政府宏观政策调整也是促使俄2000年经济形势好转的新的因素:普京执政以来,把实现经济增长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为此,在经济上普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务实的经济政策。从改革税制入手,取消周转税等不合理的税种,降低过高的税率;大力整顿混乱的经济秩序,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行为;同时利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节卢布汇价,稳定币值,降低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外汇储备,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加之,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俄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已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等等。
与叶利钦时期国家宏观政策的侧重点是抑制需求,紧缩财政货币,以达到经济稳定的做法不同,普京时期重点是增加供给,扩大投资和需求,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标。为此,政府采取了保护产权、降低税率和利率的政策,理顺投资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关系,结果生产领域的投资大幅度增加,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把消除贫困和提高收入作为政策的优先方面,按时发放工资和退休金,使居民实际收入和货币收入大大提高,社会零售商品额大幅增加。市场需求的扩大,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三对俄经济的未来展望
俄经济已经总体进入增长阶段,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被国内外普遍看好的俄罗斯经济是否从此将走上迅速发展的坦途呢?其实不然,尽管近两年俄经济增长势头喜人,但据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的年度报告,目前东欧大多数转轨国家已恢复到转轨之前的生活水平,但俄罗斯至今仍然没有恢复到转轨之前的水平,2001年俄GDP与1991年相比仍下降30%,仍有1/4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且近几年的俄国内经济回升,仍没摆脱过分依赖石油天然气工业、依赖能源型产品国际行情的局面。事实表明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基础是脆弱的,普京总统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在2000年的国情咨文中指出,当前俄经济的好转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俄经济问题依然十分严重。造成经济发展的未来不确定因素过多,在新的世纪,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俄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如何降低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是俄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1.国际市场上能源、原材料价格的稳定是决定俄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
能源出口是影响俄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俄罗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俄罗斯实施激进改革以来,油气工业在支撑出现严重危机的经济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石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在俄罗斯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92年的29%上升到2000年的51.3%。多年以来,俄联邦的预算编制和完成情况一直取决于国际市场上油气和工业原料产品的行情变化。近两年俄经济得以复苏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国际市场行情。2001年美国“9.1l”恐怖事件发生后,全球油价一路暴跌,10月3日俄罗斯乌拉尔石油价格降到19美元/桶,接近俄2001年预算确定的最低价。如全球经济进一步衰退,则将加剧世界石油需求量缩减,石油价格可能会继续走低。
俄2002年预算收入是按18.5~23.5美元/桶的石油价格计算的,据有关专家预测,2002年俄石油产量将达3.18亿吨,其中1.5亿吨用于出口。据此估算,石油价格一桶下降1美元,俄预算就会遭受10亿美元的损失。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也承认油价下跌将对俄预算造成威胁,他表示,如果油价保持在18.5美元/桶以上,则俄财政储备尚可保证收支平衡,如果低于此底限,则政府将不得不改变2002年预算指标。石油价格的变化难以预测,如果油价跌至17.5美元/桶以下,则预算支出仅能满足国内开支,难以如期偿还外债。
油价波动关系到俄罗斯经济命脉,虽然俄预算中已划拨财政储备以抵御原油市场行情变化的风险,俄也将在国际市场上继续开展外交斡旋,争取利益空间,但油价仍是影响俄经济发展的一大变数。
另外,据俄通社塔斯社2002年5月28日报道,虽然俄境内的石油资源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2%,但目前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中一半已被用完。由于缺乏大规模投资,俄石油产量下降,石油出口量也将受到影响。
2.制定合理的债务偿还战略是保证俄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
多年来沉重的外债负担一直是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俄积累的外债负担,目前占联邦每年预算开支的1/3。截止2001年11月俄罗斯的外债总额高达1370亿美元,俄罗斯需要花费30年的时间还清目前所欠的外债。
连续三年的经济增长,使俄罗斯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偿债能力:1999年俄GDP为1950亿美元,2001年达到3150亿美元,由于卢布实际汇率的上升,以美元计算,2001年比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0%。2001年与1999年相比,俄联邦预算收入增加了约1倍,达到约550亿美元,国家财力大大增强。正因为如此,2001年俄决定提前偿还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俄央行发放的27亿美元的稳定贷款。此举进一步改善了俄罗斯在国际投资市场的形象,缓解了2003年还债高峰年的压力。据俄刊报道,近三年俄需偿还外债金额分别为145亿美元、142亿美元和195亿美元,2003年俄外债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为5.2%,当年外债支出在国家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达到1/3。如何制定合理的还债战略,保持如期还债的良性循环,将是俄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3.引进外资,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是俄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俄罗斯从原苏联继承下来的是畸形的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军事化、三种产业关系不合理,产业结构级次落后。俄经济中80%的产业与军工有关,造成国民经济中重工业过重,农业、轻工业落后。原苏联长期以来把服务业视为非生产领域,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根深蒂固,致使第三产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GDP中服务性产值比重较小,1991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35.39%。在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从资源密集型为主,过渡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基础工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在此基础上蓬勃发展的是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而原苏联长期闭关锁国,在科技领域与西方的差距拉大,在其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工业,即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基础工业,在现代高科技领域俄落后西方至少15~20年。
为保持经济增长,俄政府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改革,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而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利用外资,但转轨以来俄吸引外资累计不足400亿美元。虽然在2001年投向俄罗斯的外资达到100亿美元以上,较上年增加23%,但大部分外国投资者仍对俄罗斯市场持观望态度。虽然俄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和其他成本仍然是十分低廉,但这些优势并没有为俄罗斯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一些外国资本往往流向东欧其他国家而不流入俄罗斯。
导致外资始终对俄罗斯市场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除了俄罗斯宏观经济不稳定外,还有官僚作风、税制不健全及企业管理落后等因素。许多外国投资者认为俄缺乏有效的现代管理体制,在俄投资会莫名其妙地增加原先根本不存在的额外成本支出,同时还会耗费过多的时间,所以不敢轻易进入俄罗斯市场。
其次,俄罗斯对外国投资商的优惠政策不明确。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为吸引外国投资而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但俄罗斯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的外国投资立法程序和一部完整稳定的外国投资法规。由于软环境的不理想,也给扩大吸引外资造成了困难。
4.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为俄经济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世界上已有143个国家,包括独联体的一些国家加入了WTO,但俄罗斯仍在WTO大门之外。2001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世贸组织俄入世工作组正式会议上,俄方拒绝了在其入世前将本国外贸领域的有关法律草案提交给工作组评估的要求,入世谈判一度受挫。“9·1l”事件爆发后,作为对俄罗斯支持美国反恐行动的酬谢,美国贸易谈判代表佐立克访俄。美国商务部出口管理局经过对俄经济体制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调查和评估后,于2002年6月正式宣布美国政府承认俄为“市场经济国家”。此举不仅为美俄双方解决贸易纠纷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它表明美国承认了俄的经济改革,为俄加入WTO铺平了道路。另外,在2001年10月初结束的俄欧峰会上,欧洲方面也表示将加快俄入世谈判进程。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在俄入世问题上政治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但西方国家和俄罗斯都不会置自身经济利益于不顾。近年来,俄政府对入世问题持积极谨慎态度。一再强调俄入世的原因是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不追求特殊优惠条件,但也不接受任何歧视性的要求和限制条件。俄总统普京在接见俄中小企业组织“俄罗斯实业”协会代表时也重申,我必须考虑到本国所有生产领域对入世后激烈的竞争是否已做好准备。因此可以预见俄入世道路依旧坎坷,任重道远。至今在关税减让谈判中俄已就70%~80%税号商品与世贸组织成员国达成协议,但在俄民族工业“敏感”商品,如飞机、汽车、药品、家具、纺织品和服装等的关税减让谈判尚无进展。而如果不能尽快加入WTO,俄就不可能有大量的外资的进入,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将很难持续推向前进。 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