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贫富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贫富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贫富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贫富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日益凸现,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笔者结合国情,收集中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投资环境、城市化、国有经济程度、教育程度、科技实力、居民服务水平等7个指标的数据,通过三种不同的回归方法来研究影响中国贫富差距的因素,发现人均GDP水平、城市化水平以及居民服务水平三个变量是影响中国贫富差距的重要变量。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富差距;人均GDP;城市化;居民服务水平

1引言

贫富差距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颇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中国近几年经济的迅猛发展,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引起社会与政府的普遍关注。城乡差距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农村廉价的劳动力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工轻农,使得农村和城镇的发展水平直接脱节。另外,分配制度的改革过分强调效率,忽视公平,也造成了农村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城镇的结果。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城乡生活水平差距逐步扩大。诚然,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道路上,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差距持续增大,必然会与和谐社会的理念相矛盾。包括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内的国内外权威组织,他们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充分显示了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因此,研究贫富差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指标的选取

2.1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按照通行的测量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是一个很好的测量我国贫富差距的指标,但是,我国并没有对全国的基尼系数进行过系统的统计。因此,我们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用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来替代基尼系数。(1)人均GDP本文选取历年各地区的人均GDP来表现各省份历年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一个地区的经济资源与经济资源的利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人均GDP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各地区资源禀赋的不同。(2)投资环境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造成了这个地区相对于其它地区的落后程度。本文选取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反映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因此,本文选取FDI来代表该地区的投资环境。(3)城市化城市化能够吸收剩余劳动力,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本文用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程度。(4)国有经济程度如果经济被垄断企业掌握,那就意味着该地区的财富将会集中用于少数人手中。本文用我国各地区国有企业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作为衡量国有经济程度的指标。(5)教育程度民众的教育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教育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决定了该地区先进或落后的程度,也影响了该地区的贫富差距问题。本文用各省份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支出占比的来衡量。(6)科技实力科研水平越高,经济竞争能力越强,生活水平也越高。本文选用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各地区科研实力。(7)居民服务水平居民服务投入越多,民众的生活差距就会越小。政府投入的领域往往是基础设施领域,普通民众受益最大。本文选用国家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作为衡量政府对居民服务领域投入的指标。

2.2符号说明(1)差距指标(y):这里用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来衡量。(2)人均GDP(x1):表现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3)投资环境FDI(x2):表示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城市化(x3):表示我国各地区城镇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5)国有经济程度(x4):表示我国各地区国有企业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6)教育程度(x5):表示各省份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7)科技实力(x6):表示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之比。(8)居民服务水平(x7):表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

3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3.1逐步回归方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到的回归模型为:D.W.=2.003,模型不存在自相关。由斯皮尔曼检验,模型不存在异方差。x3、x7的方差扩大因子VIF均为小于10,说明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2前进法通过前进法对数据进行模拟,得出的模型与逐步回归法得出的模型是一样的。

4模型的比较

上述得到的两个模型都通过了检验,都是合理的,只是模型中的两个变量x1、x3不同,现在对二者做一个相关性分析。从两变量的相关系数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3,说明二者确实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但是,它们在各自的模型中对缩小贫富差距的贡献是不同的,从而导致共同变量在两个模型中的贡献值略有变化。

5结论

对于上述的多元回归模型,有如下结论。

5.1城市化本文取城市化指标反映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回归结果中,它的系数为正值。这说明,随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我国的贫富差距状况逐渐减弱。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元经济结构改善的越好,我国的贫富差距越小。在回归结果中,城市化的系数还保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充分说明了此变量的重要性,要改善我国贫富差距状况,必须要改善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

5.2居民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对居民服务投入越多,则该地区的民众的生活差距就会越小。从回归模型看,它的系数为正值,且在缩小贫富差距的贡献方面较大于另一个因素,说明增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的人数,可缩小差距。

5.3人均GDP从模型估计中,我们发现,随着我国居民人均GDP的提高,我国各地区的贫富差距在缩小。同时,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越高,其城市化的水平也越高。因而,也就出现了文章中两个变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从而形成了两个模型并存的局面。

5.4科技实力从回归模型来看,原本认为科技实力是影响居民贫富扩大的因素,但实证结果并非如此。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企业研发形成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收入增加,但同时,也只增加了少数精英阶层的收入。二、技术的外溢性。长期来看,科技会提高全社会的生活水平降低消费成本,缩小贫富差距。但我国并没有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使得技术的优势并不能更好地呈现。

5.5教育程度中国的高等教育分布极不均匀的。高等院校集中于少数发达城市,而且缺乏市场竞争,这造成教育无法有效地在各地之间配置;中国的生源大省往往不是教育强省,很多时候教育经费的支出并不能反映出该地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虽然,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支出,但是,这些资源并不是完完全全、直接地用于提高教学质量上的。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该变量也没有进入模型。因此,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上述中的城市化、居民服务水平、人均GDP等3个因素都能够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我们必须结合扩大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寻求解决缩小目前过高的贫富差距问题的途径。

6建议

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日渐扩大,从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首次突破国际警戒线,至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接近0.6这一趋势,急需引起我们的关注。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6.1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措施居民服务水平,是国家对公民的一种社会保障。因此,缩小贫富差距,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尤其是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救助低收入群体,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我国现有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远远不能解决农村低水平的保障问题。因此,政府应大力加快我国保障制度的建设,尤其是扩大我国农村保障的覆盖范围,有效缩小我国的城乡贫富差距。

6.2大力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本文的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的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加快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过多地考虑贫富差距,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所以,我们必须理性看待贫富差距,全面考虑贫富差距。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共同调整我国的贫富差距,一方面,适当的保持合理的贫富差距,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要断绝不正当的收入来源,坚决杜绝不劳而获的现象,从而有效地降低贫富差距。只有从社会、经济两方面统筹兼顾,切实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我们才能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稳定,提高幸福指数,增强生活优越感,实现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谭荣波,梅晓仁.SPSS统计分析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冯婧,王培.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天府新论,2007(12).

[7]张君施.基尼系数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8]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9]张维为.从国际视角看缩小贫富差距[J].理论视点,2008(15).

[10]赵书山.从缩小贫富差距看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机制的建立[J].理论研究,2007(15).

[11]胡鞍钢,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12]刘艺良,等.中国地区差距与西部大开发战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3]郭彦森.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是否超出合理范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14]吕国忱,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调控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

[15]胡连生,杨玲.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状况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04(4).

作者:华锐 陈学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湖北省通山县职教中心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