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优化投资环境的举措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新挑战,各地只有号准了“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脉,才能开出好“药方”,突破发展“瓶颈”,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郡治县则天下安,遍栽梧桐引凤来”。投资者就好比是候鸟,候鸟是哪个地方的气候好,就往那个地方飞’投资者也是哪个地方的环境好,就往那个地方投资。因此,当前投资的竞争、发展的竞争,实际上是环境的竞争。区域经济能否在新常态下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环境好,则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从而产生“洼地效应”和“聚集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会形成恶性循环,经济恶化愈演愈烈。可以说,优化投资环境是当前各地的当务之急、头等大事。本文着重就政府在优化投资环境应采取的一些举措,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政府应该重视三个方面的环境建设
首先,要建设高效低耗的政务服务环境。政务服务效能的高低、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高低、态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商家运行成本的高低。目前,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中梗阻”、“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在各地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政府只有抓好政务环境建设,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才能最终达解决企业商家“愿意来”的问题。其次,要建设造护商利商的社会治安环境。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开展好任何社会活动的基础,更是企业、商业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目前,影响投资软环境的治安问题主要有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暴力阻挠施工、恐吓外来客商等违规违法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行。政府必须开展针对性的集中排查和整治,才能以稳定的治安环境保障企业发展,最终解决企业商家“留得住”的问题。第三,要建设亲商拥商的政策法规环境。宽松、积极的政策法规环境,是助推商企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效手段和有力支持。当前,各地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依然存在,制约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政府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原则下,因地制宜,解决与企业需求不适应,与发展环境不适应的政策法规,最终才能达到企业商家“做得强”的目的。
二、政府应该抓好规范权力运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让权力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吃拿卡要”,执法不公等现象折射的是权力的任性。一些公职人员缺乏法制的观念,有法不用、有法不依、有法不行。在工作中,讲“人治”不讲“法治”,以权谋私,搞特权,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搞好投资环境,政府就必须将权力回归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真真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二是要让权力在阳光环境中公开运行。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防腐剂。国务院早在2007年就颁发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如能落到实处,将对保障公民权利,增进权力透明,促进依法行政,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优化投资环境,就要将行政权力晒在阳光下,做到公开透明,保障企业间的信息公平对等,最大限度防止权力滥用、幕下交易等现象的发生。三是要让权力在监督约束下理性运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理论政治家阿克顿勋爵在其所著的《自由与权力》中有这样一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公职人员掌握、行使着国家公权,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如果失去监督也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在优化投资环境时,政府必须给权力监督者创造了更好的监督环境和条件,让监督者对权力监督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让监督更为有力,才能使权力运行更加理性。
三、政府必须要打击的三类行为
一是要坚决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行破坏发展环境的人,说到底,他们就是为了追求一己之私利。不顾公德,甚至藐视法纪,蛮横无理干出损人利己的恶事,他们的行为正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如果任其蔓延和发展下去,势必会出现一批黑恶势力,将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因此,政府要建设好投资环境,就必须对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秩序,阻工扰工,使用暴力、威胁手段,欺行霸市、强揽工程、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二是要坚决查处破坏投资环境的行政效能低下行为。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行政乱作为、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现象极为减少,但同时为官不为现象却迅速滋生,很多公职人员表现出脸也好看、门也好进、话也好听、就是事不太好办;对应由多人协作办理的事项互踢皮球,谁都不愿管,谁也不愿牵头和承担责任。低效能反映出政府存在的庸懒散浮拖问题,也极大困扰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办事效率,坚决查处效能低下等为官不为行为,助推企业快速发展。三是要坚决追究破坏投资环境的责任不落实行为。当前,政府部门中“玻璃门”问题突出。“名义开放、实际限制”称为“玻璃门”。“玻璃门”现象就是说一些政策规划的愿景看起来非常不错,但实施起来,由于受思想观念、相关规定以及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阻碍,使得这些政策规划“看得见、够不着”,中省市县一些惠民利民政策,到了个别单位、个别人的手里,政策就成了文件柜里的摆设、宣传栏里的样本,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只能看不能落实”。因此,政府必须坚决追究公职人员不落实问题的责任,保障惠及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实。
作者:高雄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