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投资管理对舞蹈教学需求的响应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舞蹈教学的类别,归纳了示范,记录、再现、比对,分析、校验、纠错,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应用四大需求类型。在此基础上,宏观规划了投资管理对教学需求响应与促动的系统———智能化舞蹈教学管理系统,论述了系统建设思路与功能构成,为舞蹈教学与投资管理未来能形成高层次的需求互动,并为现实舞蹈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投资管理;舞蹈教学;需求;智能化舞蹈教学管理系统
把“投资管理”与“舞蹈教学”组合在一起,是缘于现实工作中“投资管理”与“教学需求”之间的诸多不对称,既有信息的不对称,也有行为方式的不对称,还有工作思维的不对称,以及上级政策与基层工作的不对称。以上的现象想必很多老师都有切身感受,具体的表现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所论及的“舞蹈教学”,是广义上的“舞蹈教学”,其内容可能涉及包括训练、表演、编创、教育,以及研究、批评、传播等教学和科研的多个方面,更包括围绕上述内容展开的其他相关教学活动。本文对“舞蹈教学”内涵的规定,寄希望于采取泛指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涵盖目前有关舞蹈教学和舞蹈科研所涉及的内容,从而试图寻找其中“需求”的共性与特质,为“投资”提供可供努力和实现的依据和方向。但是,这种词语的选择,仅仅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从学术角度显然是过于宽泛而且不严谨的。
关于“投资管理”,是借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词汇,本意并不是要去讨论“舞蹈教学”领域以外的问题,目的在于将“买设备”、“编软件”“建房子”等等学院的“投资”行为,以服务的立场,在努力响应“需求”的背景下,强调“投资管理”的“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物尽其用”的观念,促进学院“投资管理”更加准确、高效。分析前述的不对称现象,“投资管理”没有及时、准确、有效地响应“舞蹈教学需求”,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不能简单责备一方,但是学院最重要的“需求”来自于教学(包括科研)系统,这是学院办学的核心任务。从“投资管理”的动机和目标分析,“投资管理”理应做出给力的响应。在一般情况下,“投资管理”的动机和目的都是围绕教学、科研系统的需求,其行为如果是积极、准确、有效的响应,这是一个正常状态,因此,不对称意味着不正常。而在理想状况下,“投资管理”则更要起到带动作用,对“舞蹈教学需求”形成促动,以自觉、趋前、拉动的行为,去唤醒、启发、开拓需求,从而提升需求。在这种关系模式下,“投资管理”与“舞蹈教学需求”之间的信息、行为方式、工作思维是流动的、畅通的、互动的。信息不对称仍将存在,但是已经进入到更高的层次,而不是再去纠结喇叭响不响、屏幕亮不亮、系统灵不灵的低层次问题。
本文也试图进一步从分析“舞蹈教学”需求的角度,为“投资管理”的政策推动提供一些线索。在现行高校管理的机制下,上级对于“投资管理”的思路大致还是因循管理“文理工农医”类高校的传统套路,不论包括舞蹈院校在内的艺术高校在教学需求方面有多么特殊,在许多内容上仍然要按照统一的管理口径实施。所以,学院在解决“投资管理”与“舞蹈教学需求”的不对称过程中,必须还要面对另一个事实: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期待发生改变,期待“特殊”成为“惯例”甚至是规律,但是在改变没有发生之前,如果一味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特殊”而漠视环境的一般规律,我们可能会失掉很多机会,低层次的不对称将长期困扰我们的日常工作。显然,“特殊”与“一般”的政策不对称,不是辩证法的庸俗解读,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如何在现行机制下寻找到自己立足点,不断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去反复地研究、阐述、宣传自己的“特殊”,以更加有效的“投资管理”服务于教学需求,为学院的教学、科研的特殊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以“行得正”、“走得通”、“做得好”的方式,使“舞蹈教学”的“特殊”成为管理视野的“一般”,达至“投资管理”与“舞蹈教学需求”之间的“相看两不厌”,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舞蹈教学的分类及其需求分析
(一)舞蹈教学的分类
1.训练教学训练教学是舞蹈教学的基础部分,其任务主要是基于某种舞蹈训练理论,完成以下教学任务:针对学生的身体能力,包括力量(耐力、爆发力等)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灵活性训练等;在上述基本能力基础上舞蹈专项技术、技巧,如跳、转、翻的训练;适应某个舞种风格特点的特殊能力的训练,例如劲力、韵律、动势等。训练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理解、掌握、运用某种舞蹈理论的训练要求和规律,形成符合这种舞蹈理论的“舞蹈人体”(在某种舞蹈理论下规定的具有特殊风格、能力、技术特征的“舞蹈人体”),并在表演、教学、编创中熟练地使用“舞蹈人体”这一特殊材料,完成相关的艺术任务。因为舞蹈的艺术特点,训练教学是在身体的生理功能性训练的同时,要不断地叠加审美的要求,形式上是特定舞蹈理论美学观点的物化过程,同时也是该舞蹈美学在学生心理、思维中的内化过程,两个过程是训练教学的两个侧面。上述两个过程必须最终成为学生的身心综合记忆,如同基因改造一般伴随学生的艺术生涯,显然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连续性、重复性就成为训练教学的基本特点。同时,由于师生个体以及时间维度上的差异,训练教学还具有动态性、即时性、不确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因此,训练教学的过程信息含义丰富,意义重要。由于训练教学基于特定舞蹈理论来进行,因此该舞蹈理论,或者该舞蹈理论的语境当中,应当存在某种属于自己的标准或者说理论模型,也就是这个理论具备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排他性、唯一性和自足性。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可以推测,至少在理论层面,每个舞蹈理论的规定下、语境中,存在一个可以表达这种规定或者语境的理论模型,这是训练教学关于结果的重要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模仿的对象,即模型)、记录、分析、比对、校验是其基本需求。同时,由于训练教学涉及众多生理、心理的技术指标,需要更多的辅助学科(对于舞蹈教学来说)的理论、技术、设备的参与。
2.表演教学表演教学是舞蹈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在某种舞蹈理论的基础下,主要针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进行的教学。但是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表演教学和训练教学是难以割裂开的,往往两类教学交织在一起,其称谓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教学目标的不同、内容组成的不同。表演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设置多种教学情境,即舞蹈剧目,学生在完成舞蹈剧目的过程中运用“舞蹈人体”理解、掌握、运用某种舞蹈理论关于表演的规定,体验、领会、实践在规定的情境下运用合理的身体技术和表演技术,演绎不同的情节、情绪、情感来塑造艺术角色,从而不断提高表演能力。与训练教学相类似,表演教学也具有重复性、连续性,以及动态性、即时性、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由于艺术情境的出现,往往还具有典型性、独创性。无需赘述,在表演教学的过程、结果当中,过程信息与结果模型同样是需要关注的主要信息。与训练教学类似,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模仿的对象)、记录、分析、比对、校验是基本需求。不同的是,表演教学往往采用某个经典的样本(剧目的某个版本)作为教学内容,因此,表演教学的模型,是一个模型化了的样本。
3.编创教学编创教学是舞蹈教学的创造性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综合运用表演理论、创编理论、舞蹈人体进行创新、创造的教学活动。在编创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设定或自定的情境、动机、素材,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编创教学的结果既是教师、学生的智慧劳动,也是教师、学生的身体实践,其结果往往具有原创性、开放性和唯一性。由于舞蹈综合性艺术的特点,至少要涉及音乐、美术领域,因此编创教学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鉴于编创教学的特点,过程信息虽然可能与结果不是直接相关的,但是其资料意义、素材意义则使得过程信息成为愈发有意义的信息。
4.综合教学综合教学是对训练、表演、编创教学的整合,往往以舞台实践的方式进行。因此,综合教学不仅是训练、表演、编创教学的实际印证或强化,还需要相关专业的配合与协同,例如舞蹈舞台美术、舞蹈灯光设计、舞蹈造型设计、舞蹈演出管理等专业。同时,综合教学往往还是舞蹈基础理论研究、舞蹈鉴赏与批评、舞蹈传播等的素材和条件。因此,综合教学需要更综合的教学平台和更全面的教学条件,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参与。因此,综合教学具有跨学科、超专业的特点。
5.教育的教学“教育的教学”是将舞蹈教学作为教学对象,针对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理论以及自己业已形成的“舞蹈人体”,在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情境中,体验、理解、掌握、运用舞蹈教育理论,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教育的教学”从宏观角度,其最终结果是培养舞蹈教学的执行者,也就是新的舞蹈教师,于是倾向于培养“能教舞蹈的人”。从微观的角度,是完成某一动作、某一剧目、某一理论的教学任务,其结果是“能教舞蹈”。从需求的角度,在这种教学当中,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外,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老师教授的内容,还需要接触和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研究方法。因此,除了展示、记录、分析、比对、校验等等常规需求以外,对于教育决策和教育技术选择的需求就显得更加重要。
6.理论教学舞蹈教学的理论教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很难在训练教学、表演教学、编创教学、综合教学中把所谓的理论与实践截然分开。特别是训练、表演、编创的理论如果不围绕身体的实际体验来进行,其结果难以想象。因此,舞蹈教学的所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多的时候是交融在一起进行的。在某些情况下,舞蹈教学的理论教学就是训练教学、表演教学本身。当然,关于艺术理论、舞蹈元理论、舞蹈史学、舞蹈鉴赏与批评、舞蹈传播、舞蹈教育理论等教学,在同样强调身体体验的前提下更多地强调思维训练和知识积累,与以身体实践为主的教学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一类舞蹈教学的需求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教学有着相似之处。
(二)舞蹈教学的需求整合谈论“投资管理”对“舞蹈教学”需求的响应与促动,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作为支撑,即“舞蹈教学”虽然有着众多的特殊性,但是作为一种稳定的制度化行为,对于“舞蹈教学”的整体来说,一定具有方法可复制、过程可观测、目标可确定、结果可预期、质量可控制、成果可评价、偏差可修正的共性。正是基于这种共性,“投资管理”这种制度化行为,才有可能对“舞蹈教学”的需求产生正确的响应。
1.教学标准建立———示范的需求在舞蹈教学的各个种类当中,示范的需求都是核心的部分。作为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媒介———人体,既是教学的素材,又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结果,分别属于教学中的不同角色,———教师和学生。舞蹈教学的“口传身授”教学方法,主要内容是教师的“身授”,也就是教师的示范,和学生模仿之间的互动。学生不断地接近老师的示范,甚至是接近老师脑海中的“范儿”,从形似到神似,最后达到形神兼备。因此,示范的需求在训练、表演以及专门的技术、技巧的教学中最为普遍,是舞蹈教学的基础需求。教师的身授,就是把动作演示给学生看,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舞蹈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的动作演示,既可以亲力亲为,也可以用手势来代替肢体动作,还有非常著名的“录老师”(过去是看录像、看光盘,现在是看视频文件),最终都是在完成建立理论模型的任务,也就是标准的建立。无论这个标准是存在于老师脑子里,还是直接展示出来,还是可以用语言描述,都会成为学生观察、模仿、校验的对象。所以,这个标准的样本很近似于所谓的理论模型。这里所讲到的理论模型不同于通过数学计算建立起来的标准模型,它是一种经验模型,因此在同种舞蹈理论下,可能不是唯一的。对于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可能同时存在多个被接受的样本或模型,从而形成样本库或模型库。但是,之所以这些样本和模型能够进入同一个库,库内的每一个样本或模型都应该在表达共同的或者类似的经验,这可能是艺术的模型与数学的模型最大的分歧。至此,建立理论模型在舞蹈教学当中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虽然艺术的个性化、个体化特征,使得这个模型相比于数学模型要显得模糊。但是在舞蹈教学的实践中,这个模型是存在的,因而建立模型的需求可以看作是舞蹈教学最为广泛的需求。
2.教学过程控制———记录、再现、比对的需求由于舞蹈教学具有动态性、即时性、不确定性、重复性、连续性的特点,使得舞蹈老师在理想化的状态下要具有过目不忘、博闻强记的超级本领。学生的身体是舞蹈教学的材料、对象和结果,师生的互动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中,这就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格外复杂。在舞蹈教学中,动作行程、节奏变化、情感表达以及情景描摹都是转瞬即逝的,同时又叠加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室里的变量可能远远超出老师眼睛的视域、大脑的“内存”和思维处理速度。然而,教师和学生所需要捕捉的教学成果就蕴含在上述这些复杂的教学瞬间当中,如果苛求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表现都可以过目不忘,显然勉为其难。于是,通过记录进而实现再现、比对就成为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过程控制的需求。
3.教学成果评估———分析、校验、纠错的需求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身体基础条件、能力倾向、心理素质、意志水平、思维能力、审美趣向等等个体因素都是教学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因此,在舞蹈教学当中,因材施教原则是核心的原则之一。虽然舞蹈教学的最终目的都倾向于那个不断被展示出来的理论模型,但是其结果往往都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甚至是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理论模型。但是,无论舞蹈教学个性化特点有多么地强烈,一个哪怕是只存在于想象当中的理论模型对于教学本身都是必要的,因为毕竟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知道那是什么,才会发生如何个性化地去表现或者改变等等更加有趣的事情。因此,无数个性化是怎样在动态的、即时的、不确定的过程当中反映着理论模型的召唤,进而又如何影响着那个共性的理论模型的变化,每天都发生在舞蹈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完成的舞蹈教学当中。这是一种分析、校验的过程,既有依据理论模型对一个学生不同阶段的结果分析,也有不同学生在相同学习内容当中成果的交叉分析。舞蹈艺术是人体的动态艺术,舞蹈教学是动态艺术的动态实现过程。同时,艺术首先是主观的、个性化的和排他的。在教学当中,教师的主观感受是最主要的观测手段,这就决定了舞蹈教学的成果评估首先并且主要是主观的定性评价,这是艺术教育的特点。例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等定性评价,是对结果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评价结论,也是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评价。同时,对于教学成果的评价,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模糊的定量评价,比如“高(低)一点儿”、“快(慢)一点儿”、“强(弱)一点儿”等等。这些主观定性的、模糊定量的评价,都是在共同的理论语境当中对某一个具体的促使其向标准样本或者模型接近的过程,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一定是所有差异的共同经验综合。于是,虽然舞蹈教学永远不可能出现标准答案,但是存在一个关于标准答案的集合,也就是前文所属的样本库、模型库看来是有意义的。这个集合存在模型化的可能,至少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的选择。
4.教学数据使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应用的需求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可以计量、可以处理的数据。例如使用计量指标能够表达的,不同地域的生源结构及体质特征,不同发育阶段的身高、体重、比例等基础数据和骨骼、肌肉、体脂等解剖学特征,心跳、血压、呼吸、体温、体液等动态体征指标,动作的角度、速度、数量、频率,教学的强度、密度、内容的过程信息,训练损伤的记录、分析、治疗、康复,营养、热量的摄取,作息时间、生活习惯都可以通过仪器设备进行记录、采样和分析。这些教学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应用,或许其结果不是艺术的,甚至使用不当会干扰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上述这些舞蹈教学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其价值和意义可能不仅仅能够服务于学院的舞蹈教学,如果利用得当、开发有力,或许会对更广阔的领域有所贡献。
二、投资响应的方案设计—智能化舞蹈教学管理系统①
(一)系统建设思路在舞蹈教学将需求表达了以后,在教学中满足这些需求,势必要使用各种设施、设备、系统等教学条件。如同舞蹈教学是一个专业化领域极强的领域一样,那些设备、系统也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所以,要把需求的满足解决好,最靠谱的方法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这个说法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满足需求不能把舞蹈老师都想象成为音响师、摄像师、系统工程师,扔给人家一堆设备了事;另一方面,舞蹈老师也要把自己需求表达更清晰一些。因此,服务于舞蹈教学的设施、设备、系统,必须具有简单、方便、实用、智能化的特点。根据以上对舞蹈教学分类和需求整合的分析,在此提出所谓建设“智能化舞蹈教学管理系统”(“IDEAS”系统)的投资概念供大家批评。“IDERS”系统是一个设备综合应用系统。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设备应用系统,不是设备物理组合。我们以往习惯的满足教学基本需求的“投资模式”是搞一套多媒体收线设备,甚至音响都是带调音台的,显然设备标准很高。但是,从实际应用看,那些是设备的物理组合,而不是基于需求的使用者特点和使用需求的设备应用系统。第二,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不是文本的记录与储存。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时代。我理解的数据是信息的一种形式,特点是可以运算(当然不是指四则运算)并产生衍生信息(数据挖掘)。如果是基于数据的方式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其实现方式对于文本(包括数字化的视音频)的记录与储存可能是颠覆性的。第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简单说就是简单,作为一般使用者真的不需要知道机器里发生了什么,只需要得到想得到的。第四,移动互联。移动互联应该是设备应用系统的基本功能。第五,好用、够用、免维护和拓展、升级的空间。第六,应用前景的拓展空间。第七,知识产权的安全。
(二)系统功能构成第一,样本库、特征库、模型库。根据不同的需求,建立样本库、特征库、模型库。第二,影音记录、播放。主要满足教学过程中对于模型演示、过程和结果记录、储存、调用的需求。影音记录的设备系统在建设中是分层次的,最高级别的是可以进行动态影像采集分析的设备系统,主要应用于研究领域。其次是能够用于影像识别分析的数据式记录系统,主要应用于教学方案决策支持。而日常普遍应用的更多的记录,主要用于教学素材的影音记录。第三,数据分析。在数据采集基础上,根据教学需求,对数据进行定向或者综合的进一步处理分析。第四,模型维护,对样本库、特征库、模型库在数据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进行升级、维护。第五,决策支持。在数据采集、分析的基础上,对舞蹈教学的方案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第六,系统控制。完成系统集成和系统的操作与控制。第七,外围功能。外围功能是接入性的辅助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是舞蹈教学研究的采集系统。主要对可进行测量的人体指标、体征、生化等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分析,为舞蹈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未来的课堂的设想———舞蹈教学与投资管理系统的响应与互动
“舞老师”接到了“IDEAS系统”发放的学期课表,在她的手机上自动生成了教学日志,在课前会有时间、内容、教室、设备的提醒。早晨,”“舞老师””一边和同事和学生们打着招呼,一边用手机在教室门口的识别器上轻轻划过,在备课时已经预置的课前背景音乐的伴随下,教室里的综合信息屏显示着课程内容、要求和安排,以及上节课教学重点内容的回放。随着“舞老师”的教学指令,综合信息屏成为一面熟悉的镜子,学生们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A同学的一个动作得到“舞老师”的表扬,并且作为样板在信息屏上回放,B同学的动作则被反复纠正。在间歇中,“舞老师”把“标准模型”播放在综合信息屏上,每一个同学的动作记录也被叠加在模型上,同学们直观地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应“舞老师”的要求,远隔千里的资深“舞老师”出现在屏幕上,对刚才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并且做了精到的示范。就在同时,“舞老师”的教学视频也同步发送到数以千计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网络学院同学们的邮箱。90分钟很快过去了,同学们向老师道谢,走过综合检测仪的时候,每位同学的体征数据和训练指标进入了数据库,很快,连同训练建议一起发送到同学们的电子邮箱,一张阶段训练的分析图表也到达了“舞老师”的手机上。但愿,这不仅仅是幻想。
作者:刘轩 单位:北京舞蹈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