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政策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三个平等”原则,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13年1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推出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比重“6788”计划和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成长“2334”计划。本文立足于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税收贡献现状,分析制约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因素,借鉴国外税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做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税收贡献分析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概况1.投资力度大,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2014年,江西非公有制经济(简称非公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43489亿元(其中民间投资4040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3.51%。除2014年外,非公经济投资增幅均高于公有经济投资,非公经济增加投资已成为江西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出口份额高,凸显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发优势。2014年江西非公经济的商品出口贸易规模达到296.19亿美元,占全省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92.45%,是2010年的2.47倍。2010—2014年,内资私营企业的商品出口贸易额从70.25亿美元增至227.68亿美元,年均增幅44.82%。非公经济不断扩大出口份额,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拉动江西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发优势。3.实力增长快,发挥了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作用。至2014年年底,江西私营企业实有32.89万户,同比增长25.10%;注册资本总额11704.59亿元,同比增长47.98%。实有个体工商户154.25万户,同比增长12.31%;登记资金总额1347.53亿元,同比增长30.24%。2010—2014年,江西非公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由5152.2亿元增至9129.3亿元,非公经济占GDP比重由54.6%提升至58.1%,且年增幅均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主要发展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江西非公经济迅猛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二)非公有制经济地方税收贡献分析1.地税收入贡献稳步增长。从地税收入总量看,江西非公经济贡献地税总量逐年稳步增长,从2010年的308.58亿元增至2014年的985.84亿元,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70.93%提高至2014年的79.87%。从增幅看,2010—2014年,非公经济地税收入平均增速43.89%,除2012年、2014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非公经济地税收入增速高于同期全省地税收入增速。从非公经济构成看:内资非公经济是增收的主力军,呈快速上升趋势;外资非公经济对地税收入贡献最小,且小有波动。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西内资非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税源起伏变化幅度较大。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4年,公有经济主体相对稳定,每年新增户数不超过0.5万户;非公经济主体中个体经营、内资非公经济变动大,呈增长趋势;外资非公经济有增有减,每年增减户数不超过0.7万户,小有波动。3.盈利创税后劲急待放大。2014年江西地税减免地方各税42.61亿元,其中减免非公经济地方各税40.61亿元,占95.31%。非公经济实体享受鼓励高新技术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5.24亿和0.29亿元,所占比重分别达到97.03%和72.5%。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帮助非公经济实体提升竞争能力,不断增强营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二、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因素分析
(一)税收优惠政策与地区产业发展错位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税收优惠政策,其适用目录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为依据制定,该目录是全国性的,并非是专门针对江西等欠发达地区,与江西的资源、生态等特点结合不够紧密,导致部分地区产业发展与税收政策错位。例如2014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旅游大省建设成为旅游强省,其所迫切需要发展的交通、景区开发等,现行税收政策没有给予其他地区更大的优惠;旅游产业中的“农家乐”等吃、住、行特色产业没有列入鼓励产业目录,虽市场前景看好,但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更需要税收优惠政策的鼓励和扶持,而从事这些特色产业的大多是非公经济。
(二)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发展状况错位目前国家出台针对非公经济发展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少,主要集中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上,其他非公经济单位创业初期在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普遍处于劣势,未能受惠于事前、事中政策减免。以企业所得税为例,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间,除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是自获利年度起计算外,其他行业均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年度起计算。以笔者对上饶经济开发区企业的调查,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到获利这一过程一般需要2—3年,有的甚至更长。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年度起计算优惠,无形中缩短了企业所得税优惠享受期限。
(三)税收政策细节与鼓励扩大投资错位对企业未分配利润转为再投资,没有相应的税收优惠,限制了非公经济实体的扩大再生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重视对技术使用环节的税收优惠,使受益对象主要集中在已获得自主创新收益的企业上,而对企业事前的技术研究开发支持力度较弱。财务及公司治理不够健全,信用记录缺失,非公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贷款利率一般比大企业高出15%—20%,当控制信贷总规模时,难以获得贷款,而民间借贷高于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部分的利息成本,不能在税前扣除,影响非公经济的投资。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国际借鉴
1.减免税收。美国政府在《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包括2883亿美元左右的减税和税收直接支出计划(约占方案总额1/3),直接给予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和个人;英国为减轻中小企业税负,2000年4月,将中小企业纳税起征点由4万英镑提高到5万英镑,税率则由20%下调至10%;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对小企业在标准税率之外实行了比较低的累进税率。2.支持创业。对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的优惠力度较大,使得中小企业能够相对容易地生存下来。例如:德国对在落后地区新建企业可以免交营业税5年,对新建企业所消耗完的动产投资,免征50%所得税;韩国对创业初期的企业减征财产登记税、财产获得税、财产税和土地税,对新创办的中小企业所得税实行“免三减二”(开始三年免税,其后两年减半征收)的税收政策。3.促进投资。重视培养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税收政策引导鼓励个人投资于中小企业。加拿大政府对企业的第一笔20万加元以下的收入,所得税率降低16个百分点,以帮助企业储集创业初期的经济实力;美国对投资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给予投资税永久性减免,对向新工厂、新设备投资的企业提供用于研究与开发的长期税收额度减免,对符合条件的小企业的股本所获得的资本收益给予至少5年5%的税收减免。
四、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拓宽税收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空间针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取向(即增加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全面推进第二产业的内涵式精细化发展、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营改增工作,消除流转环节重复征税;对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产品给予退还流转税优惠,以引导绿色消费,扩大节能环保产业内需;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重点企业从事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技术转让、节能降耗技术示范项目推广,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流转税和所得税;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节能环保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优惠;取消研发项目领域限制,改用税收抵免方式实施优惠,简化操作流程,对国家急需进行科技研发行业从高设定税收抵免比例。
(二)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税收政策通过减免税及各种优惠手段构筑起一个从建立、发展直至最后重组或升级的税收政策扶持体系。例如:对新办的中小企业年应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的,3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税所得额10万—30万元的,3年内减半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又如,自取得第一笔经营收入年度起投资回报期间免征企业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间自获利年度起计算等。
(三)营造促进非公经济良性发展的税收环境坚持依法治税,全面落实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继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项目、程序,优化业务流程、压缩审批环节和时间,精简表证单书,加强后续管理;提高纳税信用等级利用率,积极将纳税信用信息融入金融机构对非公经济信用评级体系,做好非公经济融资服务。
作者:黄贞 姚生林 单位:江西省地方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