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与建议范文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与建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与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与建议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2019年11月29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广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是贯彻落实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推进安全知识“五进”的具体举措,通过政府部门引导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让防灾减灾意识入心入脑,成为行为习惯和行动自觉,提高全社会应急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的认知度、熟练度,切实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是通过开展科普宣传、课程讲解、模拟训练、互动体验、应急演练等方式,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进社会公众对灾害及其危害性的认识,获得应对灾害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使其形成避免灾害习惯和应对灾害的能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作为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贯穿灾前预防、灾中自救以及灾后降低损失全过程,相较于其他防灾减灾措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不仅本身能够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害,还能帮助其他措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居(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定期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湖北省工作实践

湖北省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为减轻灾害损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湖北省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丰富宣传教育内容,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为贯彻落实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常态减灾要求,湖北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湖北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政策文件,对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出工作规划,明确工作要求。这些法规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既标志着防灾减灾工作逐步法制化、规范化,同时针对这些法规制度的宣传学习、普法教育本身也是对社会公众深刻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二)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常态。湖北省在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宣传教育活动,指导督促各地广泛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活动。2019年,全省共举办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教育活动6484场次,开设媒体宣传专栏10858个,发放宣传资料158.4万份,开展应急演练4253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13613个,整改11289处,开展应急疏散通道专项整治2191个,直接参加防灾减灾活动人数达196.18万人次,受益群众达686.98万人次。(三)社会公众宣传教育形式逐步丰富。湖北省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创新宣传教育活动形式,推进防灾减灾知识上电视、上广播,进地铁、进影院,进千家万户。省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厅制作5条防灾减灾公益动漫宣传片在电视台、地铁、电影院等公共媒体滚动播放,并被应急管理部评为二等奖。联合MF92.7楚天交通广播台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周特别节目《应急之声》,编辑印发4万本《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向全省4633万移动通讯用户发送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短信,全方位、多形式地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预算支持市县防灾减灾宣传体验馆建设。目前,咸宁、公安、孝昌等地已建成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定期面向中小学生、社区居民提供体验式、互动式灾害安全知识教育服务。(四)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深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湖北省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作为常态化防灾减灾重点工作持续推进,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作为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五个必备条件之一。各地社区结合人文、地域、灾害风险等特点,张贴发放减灾宣传资料、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编制灾害风险地图、专题知识宣传教育,强化紧急疏散、灾害救助、逃生自救及生存训练等专题演练,提升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社区综合减灾能力。

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战略目标,湖北省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中还面临着防灾减灾法规政策体系不完善,尚未完全纳入现有教育体系;防灾演练实际成效不够理想,社会公众参与率较低;社区受制于资金、人才短板,防灾减灾教育受众面窄、持续性差等问题,仍然有待从制度保障、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机制等方面加强。(一)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尚未形成制度化体系。防灾减灾教育,应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以宣传媒介和教育主体为抓手的全民教育体系。当前,国家虽然确定了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时间节点,各地也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上了日程,但还没有形成制度化体系,尚未完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该如何做好灾前教育、灾中教育和灾后教育,以及谁来做、做哪些、相关法规责任等内容尚无成型的法规政策,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二)地方政府对防灾减灾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不高,重视不够,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部分防灾减灾部门也未列宣传教育经费预算。在实践中,有的县(市、区)未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的地方在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时,宣传内容过于简单,演练质量有待提升。同时,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防灾减灾知识教材品种不多、内容不够新颖、针对性不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影视作品不多、特色品牌更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少。(三)社会公众对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参与积极性不高。作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客体,社会公众对于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居民本身的“安全幻觉”越来越严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较重,总觉得灾害离自身很遥远,危及不到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加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专业人员缺乏,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模式简单,吸引力不强,社会公众接受度不高。同时,参与防灾减灾教育的义务责任缺失,社会公众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对于相关的信息不主动了解甚至回避。而宣传教育本身不具有紧迫性,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效果,政府的宣传、教育主体的培训和教育难以引起民众的重视,社会公众感受不到防灾减灾教育与自身切身利益的紧密关联。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建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非工程性防灾减灾措施,从成本-收益性价比和复杂程度两个维度来看,相对于工程措施来说,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是更容易开展、投入更少、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的措施,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事半功倍。在此情况下,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是现阶段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构筑防灾减灾人民防线的重要举措。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制度建设。

要加强法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方面法规制度建设,以法律法规形式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健全终身防灾减灾教育体系。以法律形式明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主体责任、法律责任及奖惩措施。同时,要将“防灾减灾”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对政府部门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规范性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加强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素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构建长效宣传教育机制需要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和充分的激励机制。要明确防灾减灾年度预算,特别是要加强社区防灾减灾经费支持机制,支持社区防灾减灾长效发展。一方面需整合分散在各个涉灾部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资源,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权,加强上下资源联动,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也需要将相关防灾减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明确具体使用条件,改变当前通过项目申请标准模糊、项目通过难的问题。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上接各级党委政府,下联居民群众,是防灾减灾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最直接的工作者。社区要组织开展灾害风险排查治理,配备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并在其周围做好科普和讲解宣传工作。要定期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宣传活动,使居民了解其在危机发生前期宣传、中期危机发生、后期完善的各阶段方法策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防灾减灾知识技能。要组织编排一些能让群众坐得下来、听得进去、愿意学习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作品,让群众愿意接受教育、乐意接受教育。要培育、鼓励、引导群众身边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使公民不仅知晓防灾减灾知识,还要养成积极防灾减灾、冷静救灾的心态,掌握科学的防灾减灾技能,在灾害发生时尽可能降低生命财产损失。要发动居民群众的基础力量,发挥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防灾减灾,来实现“自救、互救、公救”的社区紧急情况的救助目标。

作者:商木林